■周
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
“留白”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的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课程体验、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放飞学生的思维。 “留白”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创造的一剂良药。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说明,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周密、完整,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时间的长度 留白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教师运用独到的教学智慧,灵活有效地进行课堂调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固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交流,但如果不能灵活地掌握留白的技巧,留出的时间过多或是把时间留在没有价值的问题上,就会致使许多教学重难点及相应知识的解读错失良机,整个课堂冗长拖沓,缺乏连贯性,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得到相应的培养,必然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作为一名智慧的语文教师要学会控制好课堂“留白”的长短,做到适可而止,收放自如,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课堂留白要掌握好时间的长度,才能更好地展现留白的艺术之美。
内容的宽度 由于对留白的实质理解不够,有的课堂徒有热闹的形式,缺乏实质的内容;有的课堂留白问题本身缺乏探究价值;有的课堂留白没有进行有序、科学的组织……致使留白流于形式。
导入留白,引发激情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堂精彩课堂的序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导入时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根据教学内容相应设置悬念,拉开精彩课堂的帷幕。例如,笔者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接触课题后,让学生质疑。在预设中,学生或许会提这些问题:“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什么意思?”然而,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远比这些精彩多了:“春光怎么会染绿我们的双脚?”“春光是怎样染绿我们的双脚的?”“为什么是染绿而不是染黄呢?”还有一位学生竟然说:“我觉得课题不对,因为春光只能照耀,怎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呢?”听着学生们的问题,笔者惊讶于学生的质疑。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不正是教学所需要研究的吗?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笔者充满了激情。教师抓住课题的特点,让学生主动提问,留下悬念。
问题留白,体悟感情 如教学《早》一课时,针对文中介绍三味书屋陈设的段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分别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哪些陈设?并在文中的插图中找找相应的物体和方位。这样提问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认真地对照着文字和图片进行思考,也就能积极地寻找答案。在课堂讨论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些学生甚至会对教师、教材提出质疑。这个时候,适当的“留白”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深入思考。
评价留白,触动真情 课堂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回答往往会超出教师的预设。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会有他们独到的感悟,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灵动的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巧妙运用评价留白,创造出更棒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金蝉脱壳》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说说金蝉脱壳的过程,学生不单介绍了脱壳过程,还加入了许多自身对这次生命蜕变的感悟。“蝉脱壳时的辛苦”这一答案已超出了教师预设中的目标。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进行展开和延续:“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了蝉脱壳的辛苦?”使学生对金蝉脱壳这一生命脱变的过程有了更深的情感上的认识,让学生鲜活的思维得以充分展现。
延伸留白,激发热情 语文课堂往往有许多拓展的部分,这些环节往往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在处理拓展部分时,教师也要懂得使用留白艺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特别是在结束授课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留白。要达到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却在持续活动的状态。如学完课文《秦兵马俑》后,学生对兵马俑兴趣大增,这时可让学生课后继续查阅与兵马俑有关的资料进行更深入地了解,也可让学生来做小导游,向朋友、家人介绍。又如,学完《谈礼貌》一课,可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讲礼貌的小事,并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式,以日记的形式进行小练笔。这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可以把更广阔的空间留给学生继续创造。
“留白”给学生创造了填补“空白”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留白”艺术,让语文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殿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横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