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军
(沁阳市博物馆,河南 沁阳 454550)
郭奉钦墓志铭现藏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具体出土时间和地点不详。该墓志为青石质,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均高75厘米,宽80厘米,厚12厘米。志文楷书,竖34行,足行30字,计933字。志盖阴刻篆书四行15字:“皇清貤赠昭武都尉逸园郭公墓志铭。”现录文标点并考释如下。
皇清例授奉直大夫、候选布政司经历、貤赠昭武都尉郭公逸园墓志铭
诰授中宪大夫,前分守山西河东、平蒲、解降、霍隰地方水利兵备道,兼管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盐法道,署理山西布政使司、山左邱县刘大观撰
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南提督军务、前署两广总督事、太仆寺卿、通政司参议、山右兴县康绍镛书丹并篆额
水北郭氏,结姻于平原张牧村观察。余与观察至戚也。遂因张氏论戚谊于郭氏需次通守字时斋者,殷勤余尤甚于其诸兄。以其季父昭武公行实,率其侄世楹再拜乞墓铭。辞不获已,乃按铭法,用述其生平大略焉。公讳奉钦,号逸园。受姓之始为虢,盖王季之穆。虢叔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国命氏。后以郭易虢。行谊功勋,代有伟人,不悉述。居河内以孝子称者有郭巨焉。公始祖春,于洪武初造自洪洞迁河内。以丁兰、郭巨同为孝子,遂居于水北丁兰巷。数传至公祖之梁,读书入成均。梁子训,少游太学,以煮字不能疗饥,无以奉祭祀,竭供养,乃弃书习于贸迁。握算持筹,丰腴日用,是为公之继父也。公本生父讳诚,候选布政司理问,践履端方,为乡闾推许。公事继父,先意承志,恂恂称子职。事本生父母,肫诚恳挚,亦复能得欢心。公兄弟三人,伯兄奉诏,仲兄奉恩,皆笃于友爱。公念其尊,甫不得已而弃书,非本志也。仰体先人意,取家藏旧书,刻苦研究,遂工举子业。而数蹇,屡试不售。以明经需次布政司经历。子维智,天资踈朗,读书有慧性,以体弱,先公两年去世。公生于乾隆九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卒于嘉庆九年六月初五日亥时,得寿六十有一。孙世楹,纳资农部,例授都司。以国有庆典,貤赠公昭武都尉。公在时,尝语人曰:吾郭氏以孝著名,所居丁兰巷为孝子故里。脱不讲孝道,辱先人,并辱此土。念族党无亲疏远近,皆出于一本一源,不敢忽视。其视犹子若己子,以养以教,本于慈悫。值岁歉,闾阎穷戚。曰:此父老子弟,吾先人之乡邻也。□乡邻,非先人意。日出粟数百斛,以生活之。嘉庆丁巳,怀庆修北城,发荒冢数十,累累见白骨。曰:此皆吾先人桑梓中人也。视暴骨不关心,吾何以对先人九泉之下。置槥器,敛骨瘗之。并谆谆属从事:勿遗寸骸,勿男女错杂,为死者憾。其它济人利物,诸盛德事,不可覼缕。凡此皆锡类之仁,以先人之志而继于其身者也。维时筑室落成,茁紫芝一茎,长尺许,荧然灿烂,数月不萎。郡中士大夫多有歌咏其事者。呜乎!有君子之风矣。公配郝氏,慈孝勤俭,有贤德,貤赠恭人。侧室马氏、王氏。子一,维智,候选州同。孙一,世楹,候选都司。曾孙守□□。以道光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庚申,卜葬于郡城西北之祖茔,郝恭人祔焉。铭曰:□义若不及,是为□也。勇以辅仁,下昌后之种也。太行之云,时叆叇于其陇也。□穹柏翠,是为逸园参军之冢也。
志云:“公讳奉钦,号逸园。受姓之始为虢,盖王季之穆。虢叔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国命氏。后以郭易虢。”王季,本名姬历,是古公亶父的第三子、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周部族首领。穆,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左传·僖公五年》云:“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1]47虢叔,季历第三子、周文王之弟、周武王之叔,封于西虢,虢叔被郭姓尊为始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2]3114由此可知,墓主名奉钦,号逸园,姓郭氏。志云:“公始祖春,于洪武初造自洪洞迁河内。以丁兰、郭巨同为孝子,遂居于水北丁兰巷。”洪洞,清隶属山西平阳府,位于府东北五十里[3]2030。即今山西省洪洞县。河内,清隶属河南怀庆府,为府治所在地[3]2082,即今河南省沁阳市。丁兰,河内人,《二十四孝》中“刻木事亲”男主角。在沁阳市怀庆办事处水北关村有丁兰巷,内有“汉孝子丁兰故里”碑一通。碑正面正中竖刻楷书“汉孝子丁兰故里”七个大字,右侧为丁兰刻木事亲故事:“丁兰少丧母,刻木为像,事之,定省不怠。邻人张叔从兰妻称贷,兰□告□□,像□不悦,不以借之。叔醉骂木像,以杖抶其首。兰还,见木像色不怿,□问故,妻具以告兰,即木击张叔。吏捕兰,兰辞木像去,木像为垂涕。郡县以闻,诏□其像。”左侧为立碑时间和刻石人:“大清乾隆五十二年季春毂旦,河北镇方城王普勒石。”[4]149郭巨,字文举,《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的男主角。《河内县志》卷十八《古迹志》载:“郭巨墓在府城北沁水北岸。”[5]《勾漏山房诗》有诗云:“自从汉室推双孝,谁向怀州继两公。联语空存祠宇坏,遗基犹在泮宫东。”诗注:“汉丁兰、郭巨,皆吾邑人。旧有二孝子祠,在河内县学宫之左。乾隆辛巳没于沁水之灾,今仅存大门一间。”[6]元朝末年,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中原一带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加之黄河决口,连年灾荒,造成“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惨景。而这时候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朱元璋创建明朝后,为了巩固新的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根据当时国家的现实状况作出了一个大的决策——“移民屯田,开垦荒地”。明朝在洪武、永乐年间,曾数次从山西一带向中原地区移民,恢复农业生产。由于洪洞县位于晋南,靠近中原,便于迁徙,故多次组织当地“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迁籍。而怀庆府河内县位于河南西北部,与山西交界,首当其冲成为山西移民迁徙之地。《沁阳市志》第三篇《人口民族》第二章《姓氏》载: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灾荒,沁阳县民死亡流离,境内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洪武年间,迁徙山西洪洞等县大批移民于沁安家落户。今沁阳姓氏结构中,以洪洞迁民后裔之姓为主体,约占全县总户数的80%以上[7]85。墓主郭奉钦的祖先郭春作为移民大军中的一员,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移居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因丁兰、郭巨同为孝子,于是便在汉孝子丁兰故里水北关丁兰巷安家落户。
关于墓主祖上情况,史书、方志均无记载。根据志文记载和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馆藏墓主次兄郭奉恩墓志铭《皇清诰赠昭武都尉候选州吏目荣昌郭君墓志铭》“君讳奉恩,字荣昌,姓郭氏……君世居河内水北关丁兰巷。曰永例,监生、赠承德郎者,君曾祖也。曰之梁,封奉直大夫者,君祖也。曰诚,候选布政司理问、赠中宪大夫者,君考也”[8]之记载可知,曾祖郭永例,监生,即国子监学生,死后获赠承德郎,正六品[3]3273。祖父郭之樑,读书入成均,获封奉直大夫,从五品[3]3273。生父郭诚,候选布政司理问,即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理问,掌推勘刑名,从六品[3]3346,死后获赠中宪大夫,正四品[3]3272。墓主郭奉钦弟兄三人,上有长兄郭奉诏,次兄郭奉恩。可能是因为其父郭诚的同胞兄弟郭训膝下无子,墓主郭奉钦被过继给郭训为子。继父(即养父)郭训,年轻时游学于太学,因为玩味文字不能解饿充饥、致使没有什么可用来祭祀祖先和奉养父母,于是就放弃读书而从事贩运买卖。握算持筹,丰腴日用。至此可将墓主郭奉钦的家族世系排列如下:
郭春(始祖)……郭永例(曾祖)——郭之樑(祖)——郭诚(生父)、郭训(继父)——郭奉钦。
墓主郭奉钦史书无载,志书记载甚简,仅在《河内县志》卷七《选举表》(附例贡)有“(例贡)郭奉钦”[5]之记载。根据志文记载可知,墓主郭奉钦生于乾隆九年(1744)三月十五日辰时。奉钦与奉诏、奉恩弟兄三人笃于友爱,起初出于对二位兄长尊敬的考虑,奉钦不得已放弃学业,但这不是他本来的意愿。志云:“仰体先人意,取家藏旧书,刻苦研究,遂工举子业。而数蹇,屡试不售。以明经需次布政司经历。”仰体,体察上情。工举子业,即专攻于科举。明经,汉朝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明代以后,士大夫雅称贡生为明经。需次,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布政司经历,即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经历,正六品,掌出纳文移[3]3346。奉钦体察先人的意愿,取出家中所收藏的旧书,刻苦研究,专攻于“举子业”。然而事情总是不顺利,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最后,以贡生身份候补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经历。奉钦侍奉继父,先意承志,恂恂称子职。侍奉亲生父母,肫诚恳挚,亦复能得欢心。墓志载他曾对人说:“吾郭氏以孝著名,所居丁兰巷为孝子故里。脱不讲孝道,辱先人,并辱此土。”同族亲属在他心中没有亲疏远近,都出于同一祖先,对谁都不敢忽视。他对待兄弟之子就像对待自己亲生子女一样,用慈爱和真心进行抚育和培养。遇到年景歉收,平民百姓生活窘迫。奉钦说:这些父老子弟都是我先人的同乡邻居,乡邻受饥饿,不是先人的意愿。于是“日出粟数百斛”,使他们得以生活下去。志云:“嘉庆丁巳(嘉庆二年1797年),怀庆修北城,发荒冢数十,累累见白骨。”据《河内县志》卷十六《营建志》记载,怀庆府城即古野王城,元至正二十年重建,明洪武元年重筑……清顺治十二年、康熙十七年、雍正七年、乾隆六年等均有修葺[5]。但对志文所载“嘉庆丁巳怀庆修北城”事宜未作任何记载,其它志书亦未发现相关记载,故可补志书记载之缺。面对因修城被挖的数十座荒冢中暴露在外的累累白骨,奉钦说:这都是我先人家乡的人,对他们暴露在外的尸骨漠不关心,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先人呢?于是便购买小棺材,收集他们的尸骨,重新埋葬。他还恳切地嘱咐敛骨人员,不要遗留一寸骨头,不要男女交错混杂在一起,使死去的人失望。其它济人利物,不能一一详述。所有这些都是以善施及众人的仁爱之举,是先人遗志在墓主郭奉钦身上的继承。当时墓主奉钦的房舍刚落成,上面便长出一茎灵芝,长一尺左右,荧光灿烂,数月不萎。怀庆府很多士大夫歌咏其事,都盛赞墓主奉钦有君子之风。嘉庆九年(1804)六月初五日亥时,奉钦卒,享年六十有一。志云:“孙世楹,纳资农部,例授都司。以国有庆典,貤赠公昭武都尉。”例授,循例授官。清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给本身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貤赠,谓将本身和妻室封诰呈请朝廷移赠给先人。墓主奉钦的孙子世楹,因纳资农部,朝廷按照惯例授予他都司。后遇国家庆典,世楹将自己的封诰昭武都尉,呈请朝廷移赠给祖父——墓主郭奉钦。都司,正四品,所掌视参、游(掌防汛军政),充副将中军官[3]3389。昭武都尉,武散官名,正四品[3]3286。道光七年(1827)十一月十九日庚申,卜葬于怀庆府城西北之祖茔,与元配郝恭人合葬。
关于墓主郭奉钦妻、子情况,志文记载甚简,仅有“公配郝氏,慈孝勤俭,有贤德,貤赠恭人。侧室马氏、王氏。子一,维智,候选州同。孙一,世楹,候选都司。曾孙守□□”。恭人,四品命妇封号[3]3273。根据志文记载可知,墓主原配郝氏貤赠恭人,这与前文墓主貤赠昭武都尉相对应。孙子世楹在将自己的封诰移赠给祖父,也就是墓主郭奉钦的同时,恳请朝廷将给予妻子的封诰恭人移赠给祖母郝氏。原配郝氏及侧室马氏、王氏具体家世、生平不可而知。
根据志文记载可知,墓主郭奉钦只有一子,名叫郭维智,候选州同知。候选,清制,内自郎中、外自道员以下官员,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开具覆历,呈送保结。吏部查验属实,允许登记后,听候依法选用,称候选。州同知,从六品[3]3357。有孙一,名世楹,候选都司。曾孙的名字因墓志风化难以辨认。
根据志文记载可知,郭奉钦墓志铭由诰授中宪大夫,前分守山西河东、平蒲、解降、霍隰地方水利兵备道,兼管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盐法道,署理山西布政使司、山左邱县刘大观撰文;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南提督军务、前署两广总督事、太仆寺卿、通政司参议、山右兴县康绍镛书丹并篆额。《清史稿》载:“封赠、阶十有八:正一品授光禄大夫,从一品授荣禄大夫,正二品授资政大夫,从二品授奉政大夫,正三品授通议大夫,从三品授中议大夫,正四品授中宪大夫,……俱授敕命。”[3]3272-3273由此可知,中宪大夫和资政大夫均为封赠官阶,分别为正四品和正二品。道员,正四品[3]3352。兵部侍郎,同吏部侍郎,从二品[3]3271。太仆寺在清代为中央政府管理马政机构,其最高长官为太仆寺卿,从三品[9]。通政司参议,正五品[3]3307。山左,指山东。山右,指山西。邱县,清隶属山东临清直隶州,位于府西南八十里[3]2053,即今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兴县,清隶属山西太原府,位于府西北四百里[3]2023,即今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刘大观,字正孚,号松岚,山东临清州邱县人。乾隆丁酉拔贡。初仕广西永福县令,署理马平,调补天保。丁忧,服阙,先委治承德,旋补开原县知县,升宁远州知州,捐任山西河东兵备道,兼管山、陕、河南三省盐务,署山西布政使。罢官后,寓居怀庆府,直至终老王屋山,得寿八十有二。《清史稿》有嘉庆十四年(1809)“山西署布政使刘大观劾前任巡抚初彭龄任性乖张,(托津)偕侍郎穆可登额往按,彭龄、大观俱被严议”之记载[3]11103。光绪丁亥(1887)版《山西通志名宦录》(四)载:“刘大观,字正孚,号松岚。山东邱县人,由拔贡累官河东兵备。嘉庆十一年,盐政改商运,与藩司金应琦悉心筹划,招徕得宜,一时称便。十四年,金升巡抚,旋以疾乞假。侍郎初彭龄来摄抚事,性烦奇,以整饬吏治为名,阴排金代其位。川北道刘清方以平贼功洊擢晋藩,甫两月,即被劾去。州县挂弹章者累累,有迫辱至自杀者。明年大观调署布政,乃摭其任性妄为,前后纠参不实诸款奏之。时初已改授陕抚矣,仍召归。大观亦被议落职。不以为忤也,时论伟之。”[10]38河南省济源市博物馆馆藏清代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晋封通议大夫、前翰林院编修、掌山东道监察御史、河南彰德知府、长洲八十八叟吴云撰写的刘大观墓志铭《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山西分守河东兵备道、兼管盐法事刘使君墓志铭》[11],对刘大观的家世生平作了较为详细地记载。
康绍镛,字兰皋,山西兴县人。嘉庆进士。历官鸿胪寺少卿,安徽、广东、广西、湖南巡抚,礼部侍郎。嘉庆十八年(1813)河南滑县天理教起事,进呈畿辅、山东、河南地形险易、将帅贤否、各镇兵籍册。后修筑宿州、无为州堤堰,密陈各省陋规杂税,道光十四年(1834)卒。《清史稿》有传[3]11629-11631。
志云:“水北郭氏,结姻于平原张牧村观察。余与观察至戚也。”平原,即山东布政使济南府平原县,位居府西北百八十里[3]2048。今县名犹存,为山东省德州市辖县。观察,为清代对道员的尊称。唐代中叶后,于未设节度使的各道设“观察使”,为州以上的长官。清分守道辖一省内若干府、县,分巡道辖一省内某一专门项目,其地位类似唐之观察使,后人因为分守、分巡道员也管辖府州,就借用以尊称道员。张牧村名张曾羽,字叔举,号牧村,乾隆丁酉(1777)举于乡,甲辰(1784)进士,历官怀庆府知府、河北兵备道、河南粮储盐法道、光禄寺少卿等。《续修平原县志》卷十《人物》载:“张 ,字叔举,号牧村。沈毅果敢,不苟言笑。以优行贡成均,乾隆丁酉举于乡,甲辰成进士。由庶吉士历任清要,三充同考,三主乡闱,得人最盛。出守河南怀庆府,境故多盗,有残杀七命,烧毁灭迹者,不一月而案成。境临大河,沁黄为患。外捍洪波,内安灾黎,捐修捐赈,民赖以辑。擢粮储盐法道。值汴饥,滑匪滋事,通省之米,聚于楚旺,无城池兵役练勇,辑民人归如市,贼不敢犯。滑界有大小铁梁村,传闻匪徒赵得陇匿迹其间,易服侦实,不扰一人。沿途难民多弃幼孩,使人收养,十人赁一妪,抚之全活,几两千人。屡署皋篆,出入平反,多所衿全。押运九次,以劳致疾。内补光禄寺卿,以疾卒于家。”[12]271现藏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翰林院工艺门市部张广峰先生家的光绪年间刻本《张氏族谱》载:“张 ,字叔举,号牧村,又号一村。乾隆乙酉(1765年)优贡,丁酉举人,甲辰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兼办院事,文渊阁校理,充武英殿校录,实录馆提调,国使馆纂修,上书房行走。乾隆戊申(1788年)陕甘副考官,壬子(1792年)顺天乡试同考官,甲寅(1794年)贵州副考官,乙卯(1795年)云南正考官,嘉庆丙辰(1796年)恩科会试同考官,己未(1799年)会试同考官,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右春坊右中允,河南怀庆府知府,署河北兵备道,钦加道衔,钦命河南粮储盐法道,署理按察使司按察使,光禄寺少卿,诰授中宪大夫,以次孙张敟赠通奉大夫。配宋氏,继萧氏,诰封恭人,晋赠夫人。”[13]嘉庆壬申(1812),怀庆府河内县天宁寺主持比丘道源对寺内天宁寺三圣塔进行修葺时,在基座入口上方镶青石横额一块,偏右横向阴刻楷书“中天一柱”四个大字。其左边竖刻落款“钦加道衔知怀庆府事平原张 题”。“ ”字,《康熙字典》注其音“增”[14]959。而在《“‘中天一柱’三圣塔”系列之三:“三圣塔”缘何名曰“三圣”》一文中,却有“清朝嘉庆年间重修三圣塔,‘钦加道衔知怀庆府事平原张甑’在塔身最为显要的部位,镶嵌了一块青石,上刻‘中天一柱’四个行书大字”之记述,误将“ ”字记为“甑”字[15]。根据志文记载可知,墓主郭奉钦家与平原张牧村为姻亲,墓志撰文人刘大观与平原张牧村为最亲近的亲属。关于郭家与张家的姻亲关系,据墓主次兄郭奉恩墓志《皇清诰赠昭武都尉、候选州吏目、荣昌郭君墓志铭》“诰授朝议大夫、候选知府、外孙壻、平原张敟顿首拜篆盖”之记载可知,候选知府、平原县张敟为郭奉恩的外孙女婿,而张敟又为张牧村的次孙,也就是说郭奉恩的外孙女嫁与张牧村的次孙张敟为妻。关于刘大观与张牧村的至亲关系,在刘大观撰写的《候选直隶州同知、河内任君墓志铭》中有“任君与河南督粮观察张牧村先生为姻亲,余为牧村妹婿”[16]之记载,说明刘大观为张牧村的妹婿。这样一来,通过平原张牧村,墓主郭奉钦家与刘大观自然也成了亲戚。于是志文便有“遂因张氏论戚谊于郭氏需次通守字时斋者,殷勤余尤甚于其诸兄。以其季父昭武公行实,率其侄世楹再拜乞墓铭”。需次,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通守,这里指清各府通判的俗称。行实,犹行状,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皇清诰赠昭武都尉、候选州吏目、荣昌郭君墓志铭》载:“子二:维礼,候选都司。……维信,戊辰科副榜,候选通判。”[7]由此可知,志文所载“郭氏需次通守”指的是墓主郭奉钦的侄儿郭维信,字时斋。《河内县志》有“郭维信,戊辰科(副榜贡生)”[5]之记载。该墓志铭正是墓主郭奉钦的侄儿、候选府通判郭维信,通过与平原张牧村的姻亲关系,率其侄儿、也就是墓主郭奉钦的孙子世楹,带着记述墓主郭奉钦生平事迹的文章,乞求刘大观撰写的。
郭奉钦墓志铭的出土,为了解和研究郭奉钦的家世、生平、以及妻、子情况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志文所载“公始祖春,于洪武初造,自洪洞迁河内”,反映了明洪武年间洪洞移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志文所涉资政大夫、中宪大夫、奉直大夫、兵部侍郎、兵备道、盐法道、太仆寺卿等官职名称,以及诰授、例授、候选、需次、貤赠等封赠官阶专用词语,有助于了解和研究清代的科举制度和职官制度。志文所载平原县张牧村及墓志撰文人刘大观、书丹人康绍镛所任官职,与史书、方志可相互印证和补充。志载“嘉庆丁巳,怀庆修北城”一事,为方志所未载,可补缺。志文所载墓主郭奉钦与平原张牧村、邱县刘大观之间的姻亲关系,有助于清代社会制度、尤其是婚姻制度的研究。
[1] [春秋]左丘明.左传[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 沁阳文物编辑委员会.沁阳文物[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5] [清]袁通.河内县志[M].道光五年(1825)刻本.
[6] [清]范照黎.勾漏山房诗[M].嘉庆辛未年(1811).
[7] 沁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沁阳市志[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8] [清]毛树棠.皇清诰赠昭武都尉候选州吏目荣昌郭君墓志铭[A].道光十七年(1837),现藏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
[9] 苏亮.清代太仆寺述略[J].文学界(理论版),2011(11):91-93.
[10] [清]曾国荃,等.山西通志[M].光绪丁亥年(1887)刻本.
[11] [清]吴云.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山西分守河东兵备道兼管盐法事刘使君墓志铭[A].道光十五年(1835),现藏河南省济源市博物馆.
[12] [民国]曹梦九,赵祥俊.续修平原县志[M].民国 24年(1935)本.
[13] 张氏族谱[Z].光绪十八年(1892),现藏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翰林院工艺门市部张广峰先生处.
[14] 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检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5] 于茂世.中天一柱三圣塔系列之三三圣塔缘何名曰三圣[N].大河报,2009-10-21.
[16] [清]刘大观.候选直隶州同知河内任君墓志铭[A].玉磬山房文集[M].刘大观研究会影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