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黎春,曲 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江苏 南京 210023)
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方法新探
夏黎春,曲 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江苏 南京 210023)
针对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应该采取与传统声乐教学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能又感受到美,同时又经历了愉快而轻松的学习过程。通过掌握歌唱的基本原则;咬字、吐字训练要点的处理;在歌唱中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等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声乐课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声乐教学;综合训练;素质教育;非音乐专业学生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开设各种素质教育课,音乐方面的课程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声乐课是大家喜闻乐见、很受欢迎的课程,传统的声乐教学是小范围的师生面对面的教学,而在高职院校里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教学,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我们的声乐教学是对学生歌唱基础的训练与艺术表演的培养,是一个综合训练的教学过程。在声乐教学中让学生既感受到声音的美又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演唱技能,同时又让他们经历愉快而轻松的学习过程。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多年的声乐教学和综合训练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1.1突出声乐审美的特殊功能,陶冶学生情操
声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声乐不仅是提高人的音乐素质,而且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声音具有强有力的审美功效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地联系,起到跨学科的融合作用。
在声乐教学内容方面应该选择健康、积极向上和优美高雅的歌曲为主,通过对学生声音的指导、欣赏和演唱作品,去感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其良好的精神品质,同时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实现培养人格健全、乐观向上、有毅力的新时代大学生这一目标。
1.2根据声乐教学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课堂教学极为重要,其教学直接影响到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声乐合唱教学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获取声乐合唱学习经验并能有效地影响帮助到其它学科的理解,通过唱歌情感的激发、陶冶和升华,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里,进一步促进其身心和谐地,团结协作的发展。
在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以主动的姿态参与教和学,不能把课程理解为单纯地上课,要改变传统老师教、学生听的灌输方式。强调师生互动,教师起引导与掌控局面的作用,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贯穿于整个过程,始终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歌词中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而认识事物的“攀登”“挖掘”则是兴趣的重要源泉。而每个真正爱好并愿意学习的人都能够很好欣赏好“听懂”好人理解歌曲的内容,通过主题明确的声乐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用边听边唱的多样化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教学中,强调听、动合一,强化课堂教学活动。
2.1从呼吸方法入手,教学学生掌握歌唱技巧
声乐教学通常是以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进行的,但是像我们工科类型的高职院校,声乐课面对的是有兴趣但没有任何基础的几十个学生一起进行授课的方式,由于不同学生的条件、接受能力、声音感觉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不同,教师需要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是学生唱到那里就指导到那里。这样的灵活性使声乐教学多少带有即兴的色彩,教师具体指导每一处的渐强或渐弱、渐快或渐慢、打开或关闭、位置或气息,通过这种指导的确可以较快达到基本要求,而且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比较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且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声乐演唱的基本原则,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1]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咽、气管、支气管、肺以及胸腔、横膈膜等,在歌唱的呼吸上,它们都有相互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歌唱中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息,就会影响音准,或者使发出的音毫无生气。这就要求学生在吸气时,不能吸得过多,应使其等于发声所需要的量,否则就会造成肌肉紧张、出现既不进气也呼不出气的僵持状态,这对学生在训练时是很有害的。对学生来讲,吸气时要求自然不要发出声音,并要获得一种非常自由积极的状态。
2.2巧借日常身体动作,帮助学生体验歌唱要领
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体会歌唱时的呼吸和锻炼有关器官的机能,如大笑时腹肌的弹跳就像歌唱时所运用的那样;用拖长声音的叹息和打哈欠来体会歌唱中的深呼吸;人受到惊吓时迅速地吸气,如同歌唱中的快速换气;而生活中常见的喘气则是锻炼歌唱呼吸柔韧性的最好练习。教师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能够知道在歌唱中如何来运用呼吸控制,使学生学习掌握由全部呼吸器官共同参与的、调动横膈肌和腰腹肌肉的能动作用的、积极有效的呼吸方法。教师需要不断反复强调这些基本原则,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到全部,从特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对基本原则有了明确的概念就好比掌握了一把衡量声乐演唱标准的尺子,让学生有理可依、有规可循,从而使得他们可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和能力。
2.3着力进行咬字吐字技能训练
歌唱时的咬字吐字训练是唱歌处理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反复讲明准确、清晰的咬字吐字对歌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意义及进行训练的必要性。咬字吐字训练通常以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作标准。教师要学好普通话和汉语拼音,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汉语拼音结构、发音部位与发声方法,掌握歌唱时咬字吐字的要领与规律。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声区特点,结合具体训练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作一些必要的讲述。[2]歌唱的咬字吐字一般可按照出声——引长——归韵(收音)的方法进行训练。出声的要求:1.出字真,即咬准字头。声母的发声部位与发音方法必须准确才能做到此点;2.发音要迅促、干净,结实有力,随即迅速与韵母拼合,不可分割为两个音节;3.唇、舌、下额的调节动作要灵活。咬字吐字的训练可以采取《读》(轻声读音)或《唱》(歌唱发声)的方法进行。配合基础发声进行训练时,可以用各种声母歌曲的特点是曲调和歌词的有机结合,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要求他们有表现思想感情的优美歌声,同时也要求有清晰、准确、生动的读字和表现语言的能力,使歌唱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3.1艺术处理就是把音乐、歌声、语言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处理就是把音乐、歌声、语言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塑造出完美的、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从歌唱的内容出发,有利于正确与完美地刻划和揭示歌唱的艺术形象与思想内容,使歌曲的内容与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从歌曲的整体出发。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原作的精神,不脱离学生的实际条件(接受能力与表达能力),最好能结合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声乐演唱的基本技能进行。在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性与想象力的发挥;用讲解和范唱的形式对歌曲的体裁形式与风格特点进行示范。教师可以另外要求学生针对所学的歌曲进行查阅相关的文字资料,如音乐史、音乐家传记、歌曲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风格等,从中找出准确的音乐形象和恰当的表现手法,要求学生在演唱时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使演唱的感情表露与歌曲内容完全一致。
3.2用歌曲开拓学生视野
把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进教学过程,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时代背景、音乐的民族特征和音乐创作的思想及个性,在倾听旋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作品的态度,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因素均应体现美。课堂(声乐课或合唱训练课)和谐的演唱、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奏)是美,各个声部之间和声的和谐之美,教师语言标准、语调抑扬顿挫、表达流利、师生之间的配合默契亦是美,当学生感到美得、动人的和谐音乐之后,便能自然而然生出种种想唱(奏)的欲望,然而产生了对声乐合唱学习浓烈的兴趣。[3]对于当今社会中各种音乐会、比赛、演唱会、音乐剧等年轻人关注的对象,青年学生更是津津乐道,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于音乐方面的人和事,听得多、看得多、议论得多了,也就会形成一种模仿的声音的气氛,同时也提升整个校园的音乐文化氛范,对于声乐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3重点培养,以点带面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默契,开展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促进步,对于提高大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竞争仍然实用。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全院各年级学生中找出音乐能力较好的来带动大家,并更多地对其进行个别辅导训练,并加以宣扬、鼓励。另一方面在大学生艺术团中的所有成员进行系统声乐实践课训练,从实践课中了解学生音乐的各种心态、爱好、兴趣等,从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上述方法,培养了一批小有特长的学生,在各个社团中起着骨干作用,带动广大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活动之中去。一般的音乐骨干,爱好者在专业学习上均感轻松,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优于其他人,他们在各类专业竞赛中常常获得名次,例如:我们学校的渠伟伟同学在2012年芬兰举行的国际高职高专技能大赛中(该项比赛是机电一体化技术(MPS),采用世界领先的德国Festo设备作为比赛设备)获得金奖的好成绩,为国家、为江苏、为学校获得了比赛的最高荣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进行的综合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具备恒心与毅力,作为声乐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增强学生演唱的表现能力,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演唱水平和声乐领悟能力的各种方法,以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在美的旋律中完成声乐学习。
[1]汤爱民.培养能力是声乐教学的根本[J].中国音乐教育,2002(3):11-12.
[2]郑琪,荀安华.简论音乐教学的综合性[J].中国音乐教育,2002(3):38-40.
[3]陈云峰.“轻声唱法”的四个重要性[J].中国音乐教育,2012(4):18-19.
(责任编辑 周晓芸)
ExplorationofVocalTeachingMethodforNon-musicMajo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XIALi-chun,QUPeng
(NanjingInstituteofIndustryTechnology,Nanjing210023,China)
The vocal teaching for non-music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dopt different method from traditional vocal teaching,in order that students not only grasp sing skills and feel beauty,but also experience enjoyable learning process.When they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inging,practice of singing pronunciation and singing articulation and,artistically deal with songs,it will double the teaching effects which is a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quality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vocal teaching; comprehensive training; quality education; Non-music majors
2014-02-06
夏黎春(1961-),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G642.4
A
1671-4644(2014)01-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