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4-17 04:06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王 鹏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41)

校园文化以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的问题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文化的内涵及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

“文”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亦可表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彩画、装饰、人为修养等意义。“化”本义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后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解释为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各种活动以及从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是指例如宗教、道德、思想、科技、法律等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不但文化内涵的分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且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有不同的时代差异性和阶级差异性。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范畴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其特定的作用区域,使得它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各家之言各有可取之处。《高校校园文化——大众文化中的精英文化》的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马丁·特罗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精英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引领性作用。《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的作者,哈佛大学的亨利·罗索夫斯基则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也是市场文化的观点,并进一步对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所搜集到的外国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侧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校园文化特色的培养等方面。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吴修艺认为:“校园文化主要集中指向日常教育中所缺乏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2]张德、吴剑平认为:“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孕育出的独特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审美倾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等”。[3]赖赛珍认为:“要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的文化理念”。[4]通过对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校园文化的意义、作用都给予了肯定,而且认为需要由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作为引领,要符合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道德标准,另外还应该顺应全球化、网络化的趋势,对校园文化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在一些具体的措施上也有提及,但针对性不强,例如对地方文化、企业文化如何与高职校园文化更好地结合,使3者相得益彰的研究较少。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之初至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一个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实践探索;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全方位的重视;第三个时期是21世纪初至今,2004年8月中央16号文件的颁布,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创新发展的阶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和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之后,校园文化被上升到了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校园文化成为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5]在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发展历史较短,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传承性,其校园文化时代感有余而厚重感不足。校园文化具有教化和引领的作用,厚重的文化传承可以使这种教化与引领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例如一些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以校训为例,那是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从无数成功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精神财富,是广大师生坚守的信条和恪守的准则。厚重而又富有优良传统的校园文化对后世的师生而言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也是一种不竭的精神动力。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还面临着创新的问题,精神实质可以传承下去,但表现形式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在技术层面,以往传统的媒体形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云技术、微平台的成熟,无线网络信号的普及,新的信息技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被重视起来,新技术将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利器。在社会层面,如今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的兴趣爱好、成长环境与以往的80后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创新势在必行。

(二)特色塑造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虽说在层次上都属于高等教育,但各自的特征差异是十分巨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突出表现在它的职业性、技能性,这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宗旨大相径庭。如今,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普遍存在复制普通高等院校的现象,这一现象的突出表现就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重学术、重德育而没有突出职业特色。尽管有些院校对这一问题也做出了探索性的尝试,但对校园文化认识肤浅,以为摆几尊人物塑像,挂几张学生顶岗实习的照片,建几个实训室,买几本专业书籍便大功告成。殊不知,这样的做法越发显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浅薄与庸俗。

(三)认识不深刻的问题

校园文化在有些高职院校不被重视原因在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条件以及就业情况是直接决定高职院校间生源争夺战胜负的关键因素,而校园文化似乎微不足道。在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一项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认为食宿条件比校园文化更值得关注。虽然这不是一项针对全国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调查,但可以从中窥豹一斑。

其实不只是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作用漠不关心,就连校领导往往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敷衍了事,每当有重要的庆典或是上级领导的莅临就会采取突击建设。还有些院校由于资金短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是从不过问。在很多人眼中校园文化的作用似乎就是一条校训,就是一尊雕像,亦或是一些花花草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师生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延伸性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了校园文化被忽视的现状。思想上的忽视,必然伴随着行动上的无为。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是有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6]面对现有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对策,助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传承优良传统,创新建设方式

校园文化如何历久弥新,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传承优良传统,创新建设方式。高职院校要善于在学校的发展历史和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去挖掘值得传承发扬的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将它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不论时代如何发展,都要坚守住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凝心聚气。例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一所脱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的以铁路工程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铁道兵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了每一个从这里走出来的莘莘学子们的信条。

优良的传统可以世代不变地传承,但其表现形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善于利用新技术,要了解新需求,要跟上新形势,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式。

(二)三种文化相融合,打造高职校园文化特色

对高职院校普遍校史较短,文化底蕴不深的问题,可以考虑从高职院校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入手,植根地方文化,吸取丰富养分。例如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就将代表河北的燕赵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根基,从质朴厚重的燕赵文化中,凝练出了校园文化的精髓——诚义。

“诚义”二字可以说是对河北人文精神的一种精辟概括,以燕赵文化为核心的河北人文精神,是千百年来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在不断的冲突碰撞中嬗变而来的,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心理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以“悲歌慷慨”为质性特征的地域人文传统。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最先根据地理环境、民俗特征在其著作《史记·贷殖列传》中把燕赵文化概括为“好气任侠”、“悲歌慷慨”。“好气任侠”、“悲歌慷慨”背后蕴含的正是诚义二字。[7]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还必须体现出职业性,要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要在学习阶段就让学生们培养出一份职业素养,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铁道兵精神作为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集中表现,在精神、制度和器物层面无不渗透了这种精神。

利用厚重的地方文化塑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高”,利用鲜活的企业文化塑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三种文化相融合,才能打造出属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

校园文化的引领示范、教化育人和宣传作用已被普遍认可。但在新时期,校园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提升高职院校的软实力。自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这一概念以来,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软实力以吸引而非威逼的手段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念和文化,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我国努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必须注重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而校园文化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通过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探寻精神的源典,在制度和器物层面的建设,展现自身的魅力。例如蔡元培主政时期的北大,“兼容并蓄”是北大校园文化的一个核心,这种包容的精神在教学目标、师资选聘、课程设置等具体制度和物质层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也成就了百年北大的辉煌,使其成为了令人敬仰和向往圣地。

高等职业教育最终竞争的不是规模而是内涵,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积极探索自身的特色和发展的优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植根地方文化有人会觉得过于“土气”,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更能引起关注,与其他文化的同质元素更能博得认可。另外带有鲜活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更能使校企合作深入到精神层面而非只是停留在制度和行为层面。

[1]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吴修艺.中国文化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赖赛珍.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05(30).

[5]方晓波.论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D].无锡:江南大学,2012.

[6]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7]韩成武,赵林涛,李新.盛唐河北诗人群与“燕赵文化精神”[J].河北学刊,2006(4).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