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17 02:55:47巩绍玲
教育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考试

巩绍玲

(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桃源小学,山东滨州,251700)

作文教学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的体现。通过一篇作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看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甚至可以看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是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今后的作文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相当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不敢恭维。作文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和学生都怕上作文课,教师感到学生不开窍,教得吃力,改得费劲;学生则感到无话可说,更不知如何去说。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恹恹欲睡。学生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千篇一律,脱离实际,空洞乏味,几乎成了新八股,毫无文法可言,而且语病百出,错字连篇。教师的批改则圈点句划,眉批总拟,满纸符号批语,忙得不亦乐乎;看起来真可谓精批细改,然而细究起来却又是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作文教学就是在这样无奈而又高耗低效的局面中周而复始。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人们常常争论不休的教法问题,而是应试教育的限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深刻,教学思想不端正,唯应试是从。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一切为了考试,一切服从考试,教师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把精力都用在应付考试上,忙着“题海大战”和提供标准答案。因为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又没有标准答案可言,凭此项去夺高分恐怕得不偿失。于是急功近利的教师往往采取速成法:平时不是按大纲去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作文,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给学生作文的模式。教师把各类作文的开头、经过、结尾都定下标准模式,鼓励学生改编范文,对各种范文重新组合,填入模式的相应位置,一篇新文章就此诞生。尽管这样又成了新八股,但对于考试来说,比较“规范”,不会有大的闪失。

其次,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毋庸讳言,许多教师自己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作文水平不高,自己也拿不出像样的文章来,有的教师自己尚不知如何下笔,又如何来指导学生呢?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既无作文理论,又无作文实践,上作文课只是照本宣科,提提要求,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激不起兴趣,更谈不上有什么收获了。批改作文时,教师又漫无目的,跟着感觉走,泛泛而谈,点不到实处,甚至一味地改错别字和病句,把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忘得无影无踪,即使不忘也如同庸医,找不到真正的病因所在。

(二)学生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缺少生活积累是作文的最大障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整天忙于应付考试,被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轻松、没有娱乐。学生再也不是有思想、有自由、能自主的人了,而是一部被动的机器,被别人操纵着,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跑。长期下来,生活的单调、枯燥、无味,再加上沉重的考试压力,使学生变的呆滞、麻木。没有灵性,没有七彩的阳光,没有快乐的回忆,让他们在作文中写什么呢?除了考试、上课、做作业,他们别的还知道什么?还会什么?而教师还在一厢情愿地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岂不是无米之炊吗?

学生的语言问题,是作文的又一大障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语文学得不可谓不刻苦,背呀、写呀,忙得不可开交。应付考试也确实有效,无论是写生字还是解释词,组词造句,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头头是道,可是到了作文上,错字连篇、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同一个词语,考试卷上造句造得很好,到了作文时就不会用了。为了考试得分,同一个词语,全班造的是同一个句子。学生变成了只会考试不会作文的单功能机器人。

三、改变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首先,必须在体制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解放学生。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把学生当做一个社会中发展的人来培养,而不是当做应付考试的机器来对待;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拽出来,还给学生自由的时间、空间,尤其是公共空间,使他们不再被压抑,让他们身心轻松愉快,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让他们的灵性得以复苏,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全面发展。这比直接指导作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其次,对于教师来说,要做两件事。第一件是转变思想,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为教师切不可再死抱应试教育不放。当然,思想的转变是以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现在还有相当多的教师对素质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往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例如,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甚至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会误了一代人。国家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明确提出在我国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应该组织教师好好学习,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第二件事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摇身一变,一夜之间就可以实现转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许多教师也中了“毒”,中了“邪”,素质并不很高。从职业特点看,教师除了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外,还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较深的语言文字功底,在听、说、读、写方面均要具备最基本的素质。作为语文教师,自己却连一篇像样的文章也写不出来,又怎能教学生写好作文?没有实践的空头理论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又怎能准确地指导实践?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岂不是一句空话?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教学不可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目光,以有利学生今后的发展为准则。所有那些功利性、掠夺性、压抑学生作文兴趣的杀鸡取卵式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写作能力的。例如,有的老师平时作文不是按部就班地训练,而是为了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强制学生背范文、背模式。这样学生不但学不到知识,作文水平也没有提高,反而对作文产生了厌恶感、恐惧感。

最后,教师还要把作文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上来教学,切不可人为地把作文孤立起来。作文的真正功夫不在作文课内,而是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各科教学的课内外、校内外的一切活动,都与学生的作文密切相关。作文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既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宽广的知识面,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恰当的表达方式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归根到底,好作文是要靠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改出来的。老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多写、多读、多感受生活。批改学生的作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同时要重点批改,不必面面俱到,要提供机会让学生放开手脚来写。这样自然水到渠成,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

[1] 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2] 吴林.日本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11).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考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准备考试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