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机制的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探讨

2014-04-17 02:23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13期
关键词:对口工作

张 雪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0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正式开展。该《通知》旨在促进我国西部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西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的提升。然而,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只是采用政治发动的形式,具有政治鼓励性、效果模糊性、评价随意性的色彩;主要采用计划的方式,鼓励支援方无偿支持受援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深化,高校作为拥有独立民事权利的法人实体,不可能单纯牺牲自身的利益来满足对方发展的要求,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从长远的视角考虑,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应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运行机制。

1 现行政府计划主导运行体制的弊端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无疑都是大众公共利益的代理人,自然要担负起平衡本国内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职责和义务。从这一点考虑,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现行的政府计划主导运行机制倒是无可厚非。但是,众所周知,对资源的配置分为市场和计划两种形式,计划性机制有利于政府统一发号施令,迅速启动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隐患。由政府强行配对的支援方和受援方无法自由地通过市场的引导,在自身院校的发展需求和本地区经济特色的基础上自主结合,达到互利共赢、互利互惠的效果,从而使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丧失深入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1.1 对口支援工作形式化,地方部门负责人职责淡化和模糊

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主要是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启动的,旨在让优先发展起来的东部高校服从大局利益,克服困难,依靠自身资源条件无私支援相对落后的西部高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特殊产物,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性和共同富裕理念为基础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支援方则倾向于把支援工作看作毫无共同利益的政治性任务去被动地完成,许多支援工作项目和计划的落实大都走形式,严重缺乏贯彻实施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模式上的创新性。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产生了相对的利益分化,各级地方政府由于缺乏国家战略整体利益的考虑,在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这一工作的落实态度上一直偏“冷”,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尚未设立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专门部门,已经设立的相关部门也存在着职责淡化、分工模糊的问题,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避重就轻、敷衍等行为。

1.2 特色学科专业支援不对等,支援工作成果效益差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初期,我国施行东西部高校“一对一”的支援模式,即由一所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特定的某一所相对落后的高校。这一模式启动初期还很富有成效,使得东西部高校支援工作具有针对性。随着支援工作的深入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一所支援高校已不能满足受援高校所有学科专业的发展,尤其是特色学科专业的改进。例如绿洲生态农林科学专业是石河子大学的特色专业之一,而向其提供对口支援的北京大学在发展这个专业的问题上并不占优势。在支受双方高校特色学科专业不对等的情况下,难免会造成支援工作指挥不当,双方盲目探索,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支援工作成果效益差的结果。近年来,教育部对支援工作模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改“一对一”为“多对一”模式,即多所东部高校联合对口支援西部特定某一所高校,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支援方和受援方特色学科专业不对等所造成的损失,但仍没有离开政府的强行干预,“多对一”模式也并未真正实现支受高校需求的最佳结合。

1.3 支援高校经济力大幅受损,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发展缺乏后劲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指出:“以支援高校为主的支援与合作项目,所需经费由支援高校从各条渠道筹集的资金中统筹安排。受援高校内部基本建设和派出教师进修、攻读学位等费用,主要从西部重点建设高校专项基金中自行解决”。由此可见,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原有固定的办学经费,尤其是来自支援高校的办学经费,东部支援高校在没有专项资金支撑的前提下以崇高的责任感和道义感来完成国家分配的政治任务,经济方面一直呈现负收益的状态,经济力大幅受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亏损属于非理性的经济行为,若得不到重视和改善,支援方的积极性势必大大降低,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发展将严重缺乏后劲。

2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应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运行机制

区别于政府主导的计划机制,市场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具有异常灵敏的反应,且富有鲜明的公正性和平等性,英、美、法、日等发达国家对本国内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持均是通过市场统一配置资源。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应与我国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及时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运行机制。以下内容重点阐述了对口支援工作中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的客观性及有利条件。

现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已经不再完全依附于中央政府,其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为对口支援工作从计划向市场转变提供了条件。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与社会其他系统的资源交换亦可以通过市场主导来进行。从表面看,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只是牵涉到从东部支援方到西部受援方的单向流动,所以西部受援高校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的进步和发展就理所应当地受到瞩目和重视。然而,既然是从一方到另一方的流动,必然会涉及到两个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凡是与资源流动相关的主体必然都要受益,只是受益的具体方面和程度有所区别而已。一方面,西部受援高校和东部支援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各自拥有自身的特色资源;另一方面,二者也同时都拥有自身的发展需求。西部高校拥有自然资源优势、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东部高校拥有专业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先进办学理念优势,双方可根据自身需求和自身所持有的资源在教育市场的导向下自主结合,实现互利互惠和双赢。

[1]解群.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政策的中外比较[J].学术论坛,2013(6):226-227.

[2]解群,房剑森,石芳华.走向“合作”: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透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3-16.

[3]高芳,蔡文伯.“对口支援”: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的SWOT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3):48.

[4]宁国庆.对口支援新疆高校实效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2):20.

猜你喜欢
对口工作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不工作,爽飞了?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关于对口援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习近平: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
选工作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