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破: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2014-04-17 02:2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活动

鲁 烨 吴 鹏 管 其 雨

(1.扬州大学青年发展研究所,江苏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我们往往狭隘地认为只有走出校门的实践活动才能称之为“社会实践”,忽略了挖掘高校本身所蕴含潜在的社会实践资源,结果导致学校内部实践资源开拓不足,学校外部实践资源遍寻无果,以实践方式育人的难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最为薄弱的部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的普遍现象。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对构建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思考,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与时俱进:实践育人的现代性内涵解读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正变得愈发尖锐。一方面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愈发复杂,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活兴趣与学习动力缺失导致他们难以找到自我实现的愉悦。解决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症结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大力推进实践育人,特别是走出实践育人的误区,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纵观目前高校对于实践育人的内涵认识与实际操作,不难发现我们时常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等同于实践育人的真正含义。事实上,社会实践也好、志愿服务也罢,仅仅是狭义上的实践育人的一种操作层面的方法或途径,并非实践育人的真正要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育人应该是为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科学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所学知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的一种育人方式。[1]具体而言,实践育人就是通过师生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良性互动,将实践课堂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突破实践的时空界限,实现实践活动生活化、社会化、科学化、人本化和过程化,将科学的育人理念融入实践的全过程,进而提升受教育对象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力的教育过程。

二、举步维艰:高校实践育人的现实矛盾与困境解析

高校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的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着“三不三难”现象。“三不”即实践内容与专业方向不匹配、实践形式与学生兴趣不一致、实践效果与实践目标不协调;“三难”即“难动口”、“难动手”、“难动腿”。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参与面不广、缺乏面向全体的氛围、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意识、实践成才的信心和动力的缺乏,造成了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通过对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实践育人平台稳定性、互动性不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质”与“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软、硬件”矛盾也随之显现。从硬件上来看,校园内实践活动场地等硬件条件不佳,高校实践活动所依托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无论是数量还是专业匹配度上也都与目前的实践活动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从软件(保障机制)上来看,不少实践活动由于学校的经费、政策等物质保障不足、扶持力度不够致使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由于无力解决经费问题而使许多好的想法和实践规划不得已被搁浅。同时,高校的实践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还没有与第一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特别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方式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之间缺乏互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影响了实践活动的效果。官方实践平台的硬件不足、自发建立实践平台的力量薄弱,第一、二课堂互动性缺失已经成为了目前高校实践育人平台建设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2.实践育人内容针对性不强

实践活动的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对青年学生群体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其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然而要想提升“社会实践”这一“第二课堂”的质量,活动内容的专业化是必然要求。目前不少高校都通过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从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来看,尽管多年来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可供学生参与和选择的校园实践活动形式越来越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成员的广泛性等特点,加上实践活动指导跟不上等因素,导致一些实践活动品位不高、参与学生不广泛、缺乏必要的规范、物质条件欠缺等现象。此类问题在校内实践活动中的存在,影响了实践育人价值的发挥。从校外的实践活动来看,普遍存在着重形式、抓宣传、轻内涵的现象,不少实践基地安排的实践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所开展的实践活动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的实践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践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总体来说一是量少,二是形式单一,这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存在较大的距离,学生经常是被动参与实践活动,其认知、感悟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需要脱节,导致对高校实践环节的轻慢,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3.实践育人“双师型”师资不足

目前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由团委、学工部门负责组织,承担活动指导任务的一般是专职团干部、学生工作人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一些热心于学生工作的教师等,从整体上来讲,还缺乏一些高水平的、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双师型”教师参与其中,同时参与指导的教师也因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是义务服务,不可能投入全部的精力,使得一些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由于指导教师人数的有限、精力的有限及专业的限制,导致许多实践活动更多地体现为学生自发、自为的过程,活动的整体层次难以提升,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教育的作用也打了折扣,导致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整体评价受到影响。

4.缺乏社会资源的大力扶持

高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具有自发性、导向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而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又决定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所以高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必然会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联系。但从目前高校社会实践覆盖的范围或是实践活动服务对象的层次来看,普遍存在着覆盖范围不广(局限于城市或是周边地区)、服务对象层次性差异大(城市服务对象多于农村、弱势群体覆盖程度不高)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实践活动经费有限、社会支持度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三、多管齐下: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向探寻

建构全新的实践育人模式,既需要我们从育人理念上不断加以更新,也需要我们立足于高校实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立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机制,使之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真正在高校育人的实践中,实现整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育人功效的目标,借以克服实践不足对高等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以及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1.更新育人理念,打造校内外互动的实践育人平台

要切实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就要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是利用高校自身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开展实践活动,如课程实验、专题实践、毕业设计等。校外实践是指学生去工厂、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研和认知实习。[2](P.217)实践育人既要通过校内实践让学生把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验证所学知识,提升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也要通过校外实践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加速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进程。二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是以校内第一课堂进行的课程实践,第二课堂实践是课外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特点。高校可以将实践性真题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最大程度体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比如将合作单位的工程项目与学生的课程作业相结合、将课外真题带入课内,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课程作业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三是专业学习与学科竞赛相结合,高校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甚至可以将竞赛活动获得的奖项作为学分,同时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参与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学实践、学科竞赛与第二课堂的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调整实践育人内容,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兴趣与层次

大学生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需要遵循方向性、全面性、发展性及稳定性与灵活结合性原则,以保证实践活动沿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助益学生全面、可持续、富有个性的发展。高校应该重点将专业性实践与非专业性实践相结合,专业性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所学专业基础上,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培养“专才”做准备。而非专业性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锻炼意志和能力提供了平台,对于培养“通才”具有一定帮助。从操作层面来看,高校可以将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实践相融合,一方面大力建设带有教学实践功能的产学研基地,另一方面安排大学生早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早参与校内、外导师的教学科研实践项目的实践锻炼。在培养起学生较强的专业素养后,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依托专业知识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创新能力。

3.鼓励师生同行实践,构建“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

师资队伍既是实践育人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人才保障,高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学习、实践,掌握专业技能,了解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从而积累实践教学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聘请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专家、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逐步建立起专兼结合、专兼互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指导教师的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优势,高校可以选聘部分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与学院专业教师一道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实践环节的选择,都可以由双方商议决定。校内外实践导师们在日常教学之余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既可以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可以让校内外导师互动,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形成互动式的教育模式。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通过赴企业挂职锻炼让专业教师接触真实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技能、经验与工作能力;这样才能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从而重新审视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更新实践育人理念。所以高校应该更加重视教师企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将各种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方式综合使用,让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在专业教学与实践中得到更好地发挥。

4.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打造实践育人的保障平台

稳定的实践平台是实践育人的重要保障。高校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应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原则,广泛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把各种有利于实践育人工作开展的社会资源吸引到实践育人的过程中来,[3]高校可以通过学校投入和校企共建,鼓励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实践基地的建设,从而不断改善实践基地的综合条件。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过程中,高校要特别重视与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从而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延续性,提高实践育人工作的质量。

从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上来看,高校还可以针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实践活动采用项目化机制来运作,项目化就是对大学生实践活动设立专题项目,由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对重点立项的项目进行资助;也可以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挂钩。高校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等相关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具体要求,经过分析梳理,形成多个设计项目,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组成若干项目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攻关,最终形成若干作品,并邀请用人单位来校现场观摩,对作品和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察,对被实际采用的优秀作品予以一定物质与精神奖励,促进大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其实践产品的实用价值。

5.充分重视榜样示范效应,扩大实践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首先就是要“典型塑造”,榜样具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和标杆效应,优秀榜样的塑造对于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要充分重视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效应,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育人活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特别是要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育和树立实践育人的先进典型,挖掘典型事迹,提高实践育人先进典型宣传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争当先进。其次是要“分类指导”,可以对全体学生按照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分类,分别进行实践指导。通过对实践育人教育对象的SWOT分析,为他们选择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促使各种层次的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提升他们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还要“强势推进”,针对不少同学参与实践活动的惰性,要通过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相结合,出台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实践活动刚性地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以制度性的实践活动实现参与全员实践的目标。

学生工作无小事,实践育人工作更是要从实处下手,绝不能停留在搞几个活动扩大影响、树几个典型脸上有光的仅做表面文章阶段,必须多方协作,形成合力。通过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相关部门有效联动、师生主动参与的实践育人氛围,有效整合社会和学校的各种资源,实现实践育人的最优化组合,不断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效果,全面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全面提升广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构建出实质性、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1]魏立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2.

[2]任廷琦.向综合大学转型中的思考与探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晓勇.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