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史恭龙
(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2.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高校持续扩招,在校学生数量激增且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90后”开始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沟通模式、思维角度都体现出这一群体的独特性,高校学生工作者普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太难管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班级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如何改变现状、引导学生行为,如何有效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班级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上的载体作用,以更加有效方式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大学理念,同时兼顾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班级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搭建学习环境,维持学习秩序,铸就成长氛围,促进师生沟通,保证“以教书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大学教育过程的顺利实现。真正的教育是“管理”和“育人”融为一体的,即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没有以育人为前提和目的的管理不是教育;育人需要管理作保障,没有有效的管理育人活动难以维系和实施。班级管理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培养自治自理。
由于生源地不同,学生的地域性和生活背景的差别越来越大,价值观念不尽相同,给交流沟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高校实施学分制管理,淡化了传统固定班级的概念,弱化了同班同学的情感。尤其是“90后”大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独立意识较强,以及互联网的副作用,导致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不够积极,集体归属感不够强烈,班级缺乏鲜明的凝聚力。
大学里的《大学生守则》、《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但是大多数管理制度内容陈旧,尤其是部分制度只是学校管理者意志的反映,这让自我意识较强的现代大学生难以认同,部分特立独行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导致现有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力明显下降,多数制度形同虚设。
班级本应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对大学生来说这些竞争不仅包括学习方面也包括班级活动方面。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学生竞争意识薄弱,除涉及奖学金时会有人利用作弊等方式处心积虑地去争,对于正当的、完全依靠个人能力的竞争在班级建设中氛围不够浓厚。
班干部本是老师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主要班干部甚至是辅导员老师的左膀右臂,但是现在的学生班干部已与原来有了较大不同,也许是受到现代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班干部服务意识较差,明哲保身,不会管,也不敢管,更不愿管。班干部的应有作用难以发挥,除了作为传话筒,其他功能几乎失效。
班级里面个别同学基于家庭状况、生活经历等的不寻常,其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混个文凭,学习不积极、活动不参与、纪律不遵守等不良行为会对班级管理带来无法估计的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学生人数的激增,主要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数量相对较少,现在的一个辅导员所带班级从原来的2-4个班级变成5-10个,甚至更多,人数增多,工作量加大,工作难以细化。
面对新状况、新问题,作为学生工作者的我们要努力把握学生管理工作的本质,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积极引导,耐心对待,细心梳理,建立以学生集体成才为目的的班级管理体制,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创造学生沟通交流机会,精心设计主题班级活动,凝练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独特班级文化,塑造优秀班级品牌,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班级建设上来,构建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友爱、健康活泼、和谐美好的班级生态群体。
曾有人这样总结:老师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老师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老师;老师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更多的需要学生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学生发挥能力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建设与管理上来。通过树立学生自主管理理念,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克服学分制给班级内学生交流沟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班级学生的共同愿望和统一的价值观念。
目前,辅导员基本上是现代高校学生管理的主力军,教师兼职的班主任起辅助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辅导员老师素质和能力的建设,打造能力强、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同时我们要给予积极的政策和保障,提高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特殊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能够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尤其是智能手机普遍使用,使QQ、微博、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在线,缩短了沟通时间,跨越了时空限制,降低了沟通成本,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班级管理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班级群、班级博客等,展示班级风采、公布班级制度、下发班级通知、共享积极文化、分享个人收获等等,利用现代网络通讯这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既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遇到突发事件也可积极响应。
由于拓展训练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自从推出以后迅速风靡了全球。通过拓展训练,学员可以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群体,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感;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我们应该看到拓展训练的积极作用,把拓展训练引入到学生教育中来,利用拓展课程提高班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班级凝聚力。
班干部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是老师的主要助手,优秀的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我们积极创造班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有效的班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引导良性循环。通过学生骨干培训班,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与指导,锻炼学生干部的交际与协调能力,提高管理素质,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指引人生方向,探索奋斗轨迹。但是较远的、太大的榜样会让学生觉得遥远或不可及,榜样的拉力作用也就减弱了,从而降低了模范效应。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同辈人、身边的人最易被模仿。我们要经常关注、了解和发现班级出现的文明行为、关心集体等好人好事,有意识地宣扬和塑造班级内的优秀学生榜样,形成模范效应,带动全体同学的积极行为。
对于学习不积极,又影响班级进步的学生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引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屡教不改、毫无悔意的学生要坚决予以处理,利用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加以调节,有限度的实施末位淘汰制,问题严重者予以劝退。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对于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对待,大胆创新,针对当代社会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因势利导,制定有效措施,加强班级建设与管理,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向前发展。
[1]杨 芝,黄明山.大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4):76 -77.
[2]王 倩,张立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2):228-231.
[3]刘 伟,左殿升,官瑞祥.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77-78.
[4]周小娜.网络时代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快乐阅读,2012(10):57-58.
[5]吴 珺.如何做好辅导员——在实践中开展创造性活动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快乐阅读,2012(10):79-80.
[6]史恭龙,王 倩.依托ERP沙盘实训平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5):480-483.
[7]何树军.浅谈班级QQ群对高校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J].网友世界,2012(24):5-6.
[8]尹士花.大学班级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3(10C):176-177.
[9]刘艳菊.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