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璐玭
(三亚市第二中学,海南三亚,572000)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设疑提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问题的设计很重要。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难点与疑点。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中的难点与疑点,以便发现问题,设计合适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一篇文章时,笔者抓住文中“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春雨比作什么?短短五十几个字就写出了春雨几个特点?既然作者可以用短短的五六十个字就可以完成一段景物描写,而且还运用了恰当的修辞,那么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呢?请同学们用短短几句话描写自己喜欢的事物。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知识素养。
语文教学是在“问”和“思”中进行的,这就要求“问”有新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的“问”不能只停留在文章的思路结构、文章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技巧等方面。教师还需要从其他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在讲授《背影》这一篇文章时,笔者避开了问题的常态化,没有从文章的思路结构、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展开提问,而是将文章的标题作为“问”的源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深厚感情,为什么作者没有以“父亲”或者“我的父亲”为题目,而是选择以“背影”为题目呢?问题提出之后,学生通过通读全文,了解到文章是以“背影”为线索,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多次描写,通过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送“我”去车站离别时的背影、回忆中父亲的背影,从而使作者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及作者对父亲的牵挂与思念。因此以《背影》作为文章的标题,足以说明父亲对作者的疼爱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设计,学生不但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文章内容,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可见,阅读教学中避开问题的常态化,让问变得有创意,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堂语文课时间是有限的,提问设计的好坏,将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将“问”进行创新,提高“问”的质量。这种短时间内让学生吸收到文章精华的创新之“问”,往往表现在“问”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种“问”能够牵一而动百,也就是将细碎的、肤浅的问题概括起来,该问则问,不该问则不问,多问合一问,它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思考、讨论问题。例如在《甜甜的泥土》这一课的问题设计上,笔者就抓住文章的结尾,设计出这么一个问题: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有什么含义?这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问题,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既要理解这“又”字的前一个问题“他看着那化了的糖,为什么很伤心”,还得理解“他为什么笑了”,更要理解“那泥土为什么是甜丝丝的”,也从中了解到这结尾的设计艺术:诗意般的结尾,给人丰富的想象,耐人寻味。这个问题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还使学生在那种酸中带甜的感觉中加深对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同情,也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整堂课学生不仅思考积极,讨论也很热烈,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课堂效果很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妨在问题的设计上多研究一下,设计出牵一动百的概括性强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普及,为语文阅读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既可以感受到画面的美,也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这种优势条件下,先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描绘的画面的生动之处,再提出有趣的拓展性问题。这样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更好的诠释,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提升情感,从而提升学习的层面。例如在讲授《冰心诗四首》中的《母亲》和《纸船》这两首诗时,在诗歌内容教学完后,为了提升学习的层面,笔者特地播放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学生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同时在屏幕上展示一组图片(与母爱有关的),让学生在听和看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使他们的“情”动起来。笔者接着设计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拓展性的问题:这两首诗歌都是写母爱的,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学生前面已经深受感染,这一有趣的问题更让他们既畅所欲言又有动手的欲望。学生因此更好地把握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情感,使整堂课收到很好的效果。
问题的设计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应对阅读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仔细设计,使问题的设计能够为教学目标服务,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
[1] 李坤梅.浅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1(4).
[2] 王锦起.让课堂提问成为点燃思考的火把[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