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宇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浙江金华 321015)
学生工作信息化是以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管理信息化为基础、以学生工作流程系统化为载体、以学生在校事务办理为主要内容、以优质地服务学生为目的的具有技师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系统。近年来,在学生工作信息化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学工系统在给学工人员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推动学生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是建设信息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工作是一所学校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所技师学院来说,学生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它是这所技师学院服务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集中反映,不同程度地决定着学校工作的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技师学院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将学生工作者从繁琐复杂、低效费时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技师学院自身参与同类学校综合实力竞争的新趋势。
第一,学生工作信息化是解决学生工作低效费时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技师学院学生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如每日考勤、学生操行分评定、学期初教寝室分配、评优评奖、免助贷惩和其他单项性、临时性工作等。这些工作往往占据了日常工作的很多时间和精力,且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不同个人对信息规则获取的不对称,难免产生信息误读,从而导致大量的无用功产生。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改变信息不对称、误读、无用功等状况,从而优化信息传递方式,明确标准,完善规则。总而言之,四个字——“减负高质”,这就是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的积极意义所在。
第二,学生工作信息化既能保证学生信息无纸化,保存方式环保高效,又能使学生信息实现共享对接,保证学生工作及时准确。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越来越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逐年提高,学校规模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学生工作也日益繁重,非信息化平台管理模式的弊端深深困扰着学生工作者。众所周知,学生工作中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学生信息的保存更新,如每日考勤、学生操行分评定、学期初教寝室分配、评优评奖、免助贷惩、党团发展等。以往的学生工作采用分散的纸质档案或单个的电子文档保存,日积月累,经常出现学生各种资料文档遗失破损、整理不便、统计不准、更新不及时、难以查找等被动局面,且学生工作相关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实现及时快速对接,工作耗时耗力,效率极其低下的弊端非常凸显。学生工作信息化将使学生信息无纸化,保存方式环保高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学生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可通过系统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实时更新,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地保证了学生工作及时准确,当然也很好地保证了学生信息的安全存储。
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能使学生工作者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多在学生的日常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工夫,多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好事,多出台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好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育人能力。由此可见,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学生工作信息化是以最新的学生工作理念为核心,信息技术为关键,集学校教育系统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于一体。一方面要设置好学生信息的规则,另一方面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收集录入。信息规则方面,第一要考虑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是否与学校现有管理理念和模式相适应;第二要考虑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否与学校学风、校风建设相结合;第三要考虑信息化建设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从本院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出发,学生信息规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
(1)学生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以及个人身心健康情况等。以上信息单元是学生工作信息化中最基本的组成模块,是构建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基础,需要耐心细致地进行采集和录入。
(2)学生在校信息。主要包括系部、专业名称、专业级别、班级信息、教室信息、寝室信息、学业成绩、日常操行分以及奖助惩贷和党团发展等。以上信息是信息化系统的核心模块,是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的目的所在。在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学生在校信息进行详细、准确、及时地更新和录入是必不可少的。
(3)完善性信息。包括学籍异动发生学生信息变更,或者其他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补录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信息化系统主要功能的重要补充,是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所在,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基于学生信息的量化规则,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应以信息内容为基础,重点建设若干主干模块,各主干模块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笔者认为,实现学生工作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该首先将招生分班模块、学生学业成绩模块、操行分评定模块、奖助惩贷模块、教寝室分配模块和党团员发展模块等模块放在建设的首位,在这些主干模块基础上,再适时建设一卡通(集校园消费卡、借阅卡、门禁卡)、缴费、就业指导、技能考证、毕业制证、离校管理、身心健康测评等衍生模块,使之成为涵盖学生各项事务的综合性系统。
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科学地管理学生,它是一所学校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集中反映。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并通过其服务管理学生的一种模式。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既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也要考虑学生工作内容、理念、方式方法,还要结合学情、校情。为了顺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学生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发展动态,具有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的能力。
(2)积极地处理问题的信息意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有积极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利用信息技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做到事半功倍,从而减轻自身的事务性压力。信息意识就体现在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结果分析报告的能力等方面。
(3)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学生管理系统涵盖学生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广并且严肃,务必确保系统内数据安全、完整、有效。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了解信息安全知识,自觉抵制计算机犯罪,做好计算机病毒防护工作,特别是严格遵守信息伦理规范,尊重学生个人隐私,切实保护好学生信息,以免外泄。
技师学院学生工作既承担着技校学生思政教育,更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学生工作信息化,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最初是各部门各自为政,自己使用方便自身工作的工作软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没有很好地统一协调推进,真正意义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推进速度也很缓慢,与同类学校差距较大,系统平台开发和使用目前只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笔者认为本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时不我待,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快建设步伐,将学生管理系统主干模块顺利架构好,在此基础上再适时推进上文所述的衍生模块,逐步缩小与同类学校的差距。
目前,本校已基于正方公司开发的学工系统、教务系统、招生系统搭建起了学生工作信息化的雏形,但是尚未有效利用起来,并且3个系统各自为政,互不相连,根本未发挥3个系统叠加的综合性优势。笔者认为,当前数据整理录入和数据库建设是基础,3个系统数据互通是关键,数据流畅通则系统畅通,系统畅通则工作理顺。这既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指导,更需要各级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努力开拓。
学生工作信息化的实现,很好地将学生工作者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管理部门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但信息化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信息化也会有其局限性,所以学生工作者必须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善于学习和思考,不断总结提炼,提高业务素质,把学生工作推向科学化更高的水平上。
[1]于晓波.积极推进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8(2).
[2]李文明,王颖.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4).
[3]颜坤.加强高校学生工作事务信息化建设[J].教师,2011(27).
[4]韩飞.学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J].华章,2010(2).
[5]常连玺.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
[6]于曦.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