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2014-04-17 00:44常淑贞
教育观察 2014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型导师研究生

常淑贞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务处,北京,102488)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科技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但由于起步较晚,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仍处于探索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当前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突显,包括合作办学、海外留学、联合培养、国际化专业、设置海外合作办学机构等多种教育形式纷纷出现,高校的教育理念、内容和特点也日益开放和丰富。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另一方面也对高校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研究生培养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自从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3年全国计划招收各类研究生60.8万,而200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才26万左右。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虽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但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逐渐变为大众化、平民化的教育。研究生人数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随之出现了培养质量堪忧的问题。研究生教育总体上属于高层次、专业化和小众化的教育类型,是国家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主要领域,在本质上拒斥同质化发展,但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发布的专业内涵界定和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

二、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并没有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长而同步提高,相反还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生源质量下降、教学经费不足、教室和实验室设施短缺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不重视过程培养的质量,形成了“严进、宽出、中间松”的培养格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

(二)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师资队伍在国际化程度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师资队伍水平相比,我国高校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国际交流及知识的更新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需求。

(三)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基本上可以涵盖研究生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且所开设的课程能够帮助研究生构建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但是,研究生教育作为继本科之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仅有完备的课程体系还不足以满足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需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如程序缺失、不重视研究生的个体差异、规范化程度低且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这反映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不严谨,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创新性及弹性等状况。

(四)研究生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研究生的教学管理人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良性运行需要依靠管理人员的工作智慧和能力。优秀的管理人才能充分发掘学校现有人、财、物的优势,很好地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前进动力,进而形成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但是,目前高校的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参加进修、国外交流的机会较少,不能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这也是我国各高校培养创新型研究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学质量保障监控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工作人员队伍。大多数高校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监控是由校级督导委员会来完成的,这对研究生教学质量的督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伴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教学质量督导工作开展日益困难。其次,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均衡,存在着“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情况,往往忽略了教学的教育性因素而偏重于课堂教学结果,对其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不够重视。再次,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意识淡薄。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缺乏从不同学科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出发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与监控。最后,在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过程中,往往是发现了问题但缺乏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或是有了解决方法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没有限期整改或整改后检查。此外,部分高校没有关注研究生的学习感受和对学校的反馈意见,也较少听取学生对导师指导的建议。

总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生自身素质、高校所提供的整体环境氛围和创新交流机会、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与监管机制等有着密切关系。当前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方面,很多高校缺乏具体的培养体系。因此,发现并及时解决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

三、创新型研究生的内涵分析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它既是知识经济社会赋予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责任,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服务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切入点,是提升我国研究生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在当前的国际化背景下,有效推行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是研究生提升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积极应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要求。创新型研究生是指培养的研究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一是扎实的理论功底、批判性的思维和敢于、探索拼搏的精神。创新是对现有文化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应善于从批判的角度分析问题,针对现状要敢于尝试,敢于突破。二是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进行创新的身体基础。三是清晰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判断力。清晰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力是创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创新不是冒进或武断,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四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人是社会性的产物,既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经验,也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创新型人才理应具备这两项特质。五是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最终要体现在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上,对于处于科研一线的研究生而言,能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科技成果的创新与转化,并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的研究价值之所在。研究生是国家未来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要注重对他们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型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创新型研究生需要改革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构建适合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当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培养单位的增加,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这极大影响了研究生尤其是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

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直接针对的就是那种毫无资源配置意识、不顾资源约束而片面追求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非科学发展行为。一是根据学科发展和科研需要,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合理的经费支持。可以适当增加研究生培养经费,尤其给予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科技前沿的研究课题支持,改善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实验和实习条件,以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二是根据学科特点和高校研究生教育能力,合理设置学位授权点,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针对有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片面追求学位授权点的增加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导致的生均资源严重下降的现象,研究生培养单位及上级部门要及时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杜绝功利化倾向,避免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资源被稀释,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才能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充足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而为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严格导师遴选制度,提升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当前对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多从资历、职称方面来考核,对他们的创新及科研能力要求不高。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就要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优化导师队伍。导师的遴选和培养制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制定选聘条件时,要高标准、严要求,除了对学历、年龄、职称方面有硬性要求外,还要建立科学、适用的导师评选指标体系,以利于量化教师的教学经历、学术水平、科研经历、经费来源及获奖经历等。同时,导师的选聘不仅可以在本培养单位选择科研和创新能力强、个人素质好的教师担任,还可以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或学者担任,许多培养单位甚至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优秀导师。对于选聘的导师,要让他们明确自己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职责。要打破导师终身制,对导师及时进行考核,具体包括同行考核、导师述职、督导考核、指导对象考核,以此来综合评价导师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研究生培养制度,大力推行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即给每个研究生配备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相关方向的多名导师组成,共同负责研究生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向、综合考试及论文答辩等事宜。有了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的导师团队,能避免个人思维的片面性,有利于集中团队的力量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三)优化教学管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由于受导师研究方向和研究时间的限制,研究生的学习以导师指导、自我学习为主,这就对研究生的自学、自律和自我要求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研究生教学管理的特点和研究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优化教学管理,广泛组织各类研究生论坛和学习沙龙等,激发研究生进行科研及技术创新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当前的研究生教学虽然也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组讨论教学等,但普遍还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这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我们建议采取欧美国家研究生教学中常用的“习明纳”教学方式,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进行主题汇报等,从而锻炼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本科生教学的基础性、全面性不同,研究生教学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前沿性及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及时更新相关领域的科研信息,扩展知识的横向联系,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深度,从而为以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打下基础。

(四)建设以自我评估为主的质量评估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评估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但此项工作通常由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培养单位的评估机构、依据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多数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估体系,也没有构建完善的评估模式。传统的评估体系虽然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由于评估指标的单一和片面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研究生教育的同质化,从长远来说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评价模式,转为多元化的评估方式,注重高校的自我参与,支持高校积极加强和完善自我评估。高校的自我评估,能够关注高校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考核,可以将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纳入评价体系中,这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中,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才能便于教育者对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分析、研究,进而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中,要注重评估的民主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民主性是指评估不能是个别领导意志的反映,应该体现大多数教职工的心声;公正性是指要客观、真实地反映评估结果,不偏不倚;科学性是指评估要把同行评议、教学考核、科研考核、论文考核及学生评议结合起来,综合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坚持以自我评估为主的质量评估体系,有助于研究生培养单位及时根据评估反馈信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创新素质的研究生。

(五)搭建社会参与质量监督的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增强,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也应吸引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如此。近年来,我国的发展和改革造就并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在投资主体、办学模式、体系结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方面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这也形成了监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监督和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由政府、社会、中介及学校多方组成的监督平台,并吸引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监督,从而改变原有的完全由政府主导的监督评价模式。随着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可以允许和鼓励这些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督工作。此外,部分社会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及新闻媒体也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参与研究生质量监督工作,群策群议,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透明化和公正化水平,确保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落到实处。

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层次,也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科研人才,有助于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在当前的国际化背景下,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改善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扩大与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研究生开拓国际视野,全面提升他们的各方面素质,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 徐俊忠.走向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路标[N].中国教育报,2014-03-24.

[2] 郭新立.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4-01-08.

[3] 黄欣.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

猜你喜欢
创新型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