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陈 军
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实现形式和长效机制
贵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陈 军
要破解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城镇化的质量,需要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想的指导。只有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城镇化的过程中,才能使城镇化过程向着健康城镇化、生态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城镇化发展。城镇化过程牢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优先规划空间格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健康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过程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长效机制。
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实现形式;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把生态文明作为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社会推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和指导。这也为我们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指导。因此,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全过程中,不仅关系城镇化能否可持续发展,更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
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伴随工业化的进程,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城镇化的方向和路径成为其最终能否可持续的关键。而决定城镇化方向和路径的则是以什么样的理念来作为指导。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和文明形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程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主张建设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它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方法论。
首先,在价值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构建城镇的生态文化、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社会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的牢固树立。
其次,在社会实践上,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在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和谐等方面做到合理和有效。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要求城镇化从一个区域整体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强调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功能协调互补,注重地区各自的主体功能的发挥。同时,要对城镇内部进行合理的功能规划,必须使城镇内部的交换从开放的、直线的、单通道的模式变成一个闭路的、多循环的、仿生的模式。使得大、中、小城市以及城镇之间既有交换的外循环,也有交换的内循环,甚至还有微循环。
最后,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同样城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因此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不能只看当前,要看得更加长远。生态文明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进步,所以认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必须要有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和与时俱进的观点。要实现这两个历史过程的同步协调发展。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而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的矛盾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这就更加需要用发展的历史观来认识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城镇化规律和内涵。
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中关键的因素是人的行为,而指导人的行为的是人的观念意识。因此,只有形成普遍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文明的理念观点才能切实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和传统,例如《吕氏春秋》的《十二纪》在系统地介绍一年十二个月的天象规律、物候特征、生产程序以及应当分别注意的诸多事项时,其中就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孟春之月禁止伐树、不毁坏鸟巢、不杀害怀孕的动物和幼小动物、不取禽类的卵;仲春之月禁止破坏水源、禁止焚烧山林;季春之月禁止用弓箭、网罗、毒药等各种形式猎杀禽兽,不伐取桑树和柘树;孟夏之月不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仲夏之月不烧炭;季夏之月禁止砍伐山林等。虽然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的状态,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生态保护意识是遵循着自然发展规律的。可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以及对自然控制能力的增强,这样的生态保护意识却越来越淡薄了。因此,重新建立正确、科学的生态保护意识是保证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城镇化过程的重要前提。
城镇化的推进必然是要依托于特定的土地空间,特定的土地空间有其特定的资源禀赋和自然属性,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必然要求根据土地空间的自然属性和自身特点,优先规划土地空间的格局,做到合理开发和有序开发。规划空间格局重点是优化土地空间结构和提高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土地空间结构为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逐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城市居住空间、公共设施空间、保持农业生产空间,压缩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居住空间。从宏观上来看,空间格局需要从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来系统规划,既要从国家的全局着眼,也要从地方的优势和劣势着眼,避免空间格局的凌乱无序。从微观上来看,要按照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规划,土地空间可以分为城镇化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地区主要支持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以增强生态产品生产力。
城镇化过程既表现为人口的聚集,也表现为产业的聚集。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产业的聚集为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进入城镇的人口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大量人口向城镇集中,又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然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既关系到产业本身能否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城镇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动力。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通过新型工业化来促进城镇化良性发展,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生态经济、特色产业,探索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要推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城镇化需要以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生态相互之间的联动和促进。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规划和建设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以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环境友好型消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实现绿色发展。以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型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来实现循环发展。以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碳汇等措施促进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即城镇是为人的聚集和发展提供场所,因此城镇化就需要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来展开。不仅要给城镇居民提供必要的物质产品,还要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以及生态产品。要建设包容性城镇,强调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治理、文化等领域的均衡与统一,强调城镇发展过程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强调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城镇化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物,既能提高人的生产效率,又能为人类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创造更优越的条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城镇运行效率会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会更加舒适便捷,精神文化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的城镇化就是要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实现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和环境等的多元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需要通过生态文化这个载体在人类社会中传承,而城镇化过程是培育健康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生态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种健康生态文化包括:(1)在生产领域,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技术,建立循环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2)在消费领域,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形成崇尚节约的新风尚,养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和个人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消费行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需要全社会培养健康的生态文化素质,要从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培育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和传统。并通过长期的教育和传承,促进生态文明利用生态文化这个载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包括城镇化过程,从而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正处在诺瑟姆曲线的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注重城镇化的质量成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要破解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城镇化的质量,需要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想的指导。只有将生态文明融入到城镇化的过程中,才能使城镇化过程向着健康城镇化、生态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城镇化发展。为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长效机制。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于特定的土地空间。而土地空间必有一种主体功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发展空间(马凯,2011)。因此,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从全局出发,注重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着力发挥地区的优势发展潜力,科学地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规划,形成生态良好、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区位优势凸显的城镇化格局。
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实践都表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都要在生产方式转型上做好文章。我们国家城镇化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这些实践经验给了我们少走弯路的启示。因此,我们的城镇化首先在产业结构上要注重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力范围内适度发展各类产业,形成符合“标准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其次要节约集约使用各种资源。破解后发发展的资源约束是关键的课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对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要制定合理的开发强度,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要推进城镇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和低碳化转型。各类产业要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彻底抛弃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循环发展,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原则实现低碳发展。
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农民的市民转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为突破口,为农民提供基本社会福利,切实解决农民工实际生活困难,对进城农民给予充分的身份认同。同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基本消除城乡的二元化结构。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使城镇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机会公平。构建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特点的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的过程要围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创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保证就业、提供社会保障、改善生活环境、完善城镇设施等诸多方面加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根本,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通过改革创新和制度创新,可持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那么,城镇化过程通过培育健康的生态文化,不仅可以满足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还能够有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首先是加大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其次是要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载体建设,为生态文化的传播提供渠道和途径。最后是通过发展生态文化产业,选择以普惠性为主,以定向性为辅的发展模式,向公众和社会提供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形成可以永续传承的生态文化。
由于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不同,承载的生态功能不同,因此在各区域实现城镇化的途径也会存在差异。对于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应发挥其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等优势,实现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的主体功能。同时,对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应发挥其土地生产力较高、生态涵养较好的优势,实现主产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建立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主,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为辅的经济手段,消弭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不同区域的经济互补和环境互补,推动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财政金融渠道作为城镇化重要的资金来源,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有序的向生态文明的方向推进。因此,只有建立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城镇化的财政金融政策,城镇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央财政在转移支付中对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要逐步提高,帮助地方建立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再次要建立有利于构建合理地区产业结构的财政金融引导机制,财政政策要着眼于支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推进产业特色化发展,利用财政政策杠杆有效引导城际间产业分工与协调。最后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合理的金融手段拓宽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适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发展,成为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就要建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要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不仅要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更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加大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在城镇化考评中的权重。通过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走一条体现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道路。
[1]陈强:《美国小城镇的特点和启示》,载于《学术界》2000年第2期。
[2]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载于《人民日报》2013年1月11日第7版。
[4]马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载于《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3期。
[5]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6]孟祥林:《城镇化进程模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存在的问题》,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宋林飞:《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8]孙久文、叶振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于《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
[9]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载于《城市问题》2007年第6期。
[10]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载于《求是》2010年第2期。
[11]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张占斌:《包容性城镇:新型城镇化之路》,载于《决策》2013年第1期。
[1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F291.9
A
2095-3151(2014)8-0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