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天·司天·观天
——古诗中的“天文台”

2014-04-17 10:31王玉民
天文爱好者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太史天文台天文

□ 王玉民

祀天·司天·观天
——古诗中的“天文台”

□ 王玉民

在中国古代,“天文台”的作用与现代是大不相同的。按古代的观念,上天是地上万物的主宰,天象则是上天向人间显示自己意志的媒介。统治者自称“天子”,认为他是在代替着上天统治臣民,为了向大众表明自己是“天命所系”,就必须“观天象,定吉凶”。所以,同样是观测天象,其目的,古代与现代是迥然不同的。现代天文台是用来探索宇宙的奥秘,中国古代的天文台则是由皇家独家把持,主要用来“昭示天命”。一般来说,每朝的天文观测台只有一两座,而且非常神秘,这样,从诗词的角度讲,历朝吟诵或描写天文台的诗作不多,但仅从我们搜集到的那些,也能够看出古代天文观测台的特色和地位了。

历朝政府都设有专司天文的官署,但各朝的名称差别很大,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钦天监等称谓。观测台的名称也多样,从上古到近古曾被叫作灵台、清台、司天台或观象台,但没有叫“天文台”的。由于岁月和战火,这些台子遗留至今的已非常少见。

清台与灵台

上古时代,祀天和测天是密不可分的,部族长老、巫师、帝王祀天的祭坛,同时也是天文观测台。后世随着社会的发展,祀天和测天逐渐分开,祀天的叫“明堂”,测天的叫“灵台”,而明清时代,则分别叫“天坛”和“观象台”。但测天的台子仍一直被认为是执行“天”与人之间的中转功能,是帝王代替老天统治臣民的依据和象征。不过从观测台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古人对“天命”观念的弱化,如“灵台”、“司天台”到“观象台”,分明表现了古人从“祀天”到“司天”到“观天”的一种理念转换过程。

相传夏商两朝已建有专门祀天、测天的高台,周初则明确记载有“灵台”设置,《诗经·大雅》中有《灵台》篇,开头即写道: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诗说的是周文王决定建灵台,经过经营设计,百姓出力兴建,很快就建成了。那时的灵台仍是祀天、测天合用的。此诗的重点是写文王有德,百姓们乐于归附的事,虽然没有描写灵台的功用,但其“天命”象征、众望所归的意义不言而喻。

秦汉之际,天文机构的规模已十分庞大。秦始皇时代观星、候风、治历就有300多人。到汉代,天文机构归太史令管辖,下设太史丞、明堂丞和灵台丞,太史丞分管治历、占卜,明堂丞掌管着皇帝举行祭祀、庆典的明堂,灵台丞则掌管灵台的观天、测影、候风、候气、监测地震等事务。汉代的天文观测台一开始叫“清台”,后来又改回“灵台”。东汉班固有《灵台诗》: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

帝勤时登,爰考休征。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百谷蓁蓁,庶草蕃庑。

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图1 中国古代的“天文台”

意思是:于是兴建灵台,灵台建好后,皇帝经常登台考察天象的祥瑞征兆,日月星三光和五大行星也都按序运行。后面都是祝福丰年的吉祥语。据史书记载,东汉的灵台高六丈(合今14米多),上面放置浑仪、铜表及候风的仪器。宋代诗人丁谓有诗歌残句“气候灵台上,书观云阙前”,前句即表现了灵台的功用。幸运的是,这座灵台的遗址被保存至今,在今河南偃师县境内,虽然只剩下一个大土堆,但其残高仍有8米多。

在古诗中,灵台常被用作“心灵”的同义语,所以提到灵台的多数并不是写天文台。但“清台”一词为天文台专用,所以古诗中写清台的基本都是指天文台,如:

太史谈天术转灵,相看犹自眼青青。

步占若上清台去,莫说江湖有客星。

(【宋】艾性夫《五星之将聚因作》)

“五星聚会”(又叫五星连珠)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天象,一般预兆着人间政治的巨大变动,但诗人告诫太史(天文官)说话要谨慎:若上清台观天占卜,看到了五星将聚,也不要轻易就说民间出了造反的人了。

日日龙楼问寝时,鸡人未动漏花迟。

前星一点朝天节,只有清台太史知。

(【宋】赵彦端《寿皇太子》)

这是为庆贺皇太子生日而作的。诗人很聪明,他从“清台太史”下笔,说明皇太子将来的即位是符合天命的。可以想象,听了这话,皇帝、太子都会龙颜大悦。

图2 东汉灵台遗址

再如南宋戴埴的《彗星》:“绍定壬辰闰九月,己酉之夜彗星出。清台奏御,正衙避席。太官减膳馐,瞽宗彻音乐。……”这是1232年出现的一颗大彗星,《金史》记载,这颗彗星“弯曲如象牙”,最亮的时候长“四丈余”(合40°多),连续48天都可见。古人认为彗星出现都是灾兆,所以清台的太史上奏皇帝,要求皇帝停止吃喝玩乐,下“罪己诏”。

司天台

唐宋金元时代,天文台多叫“司天台”,这里的“司”有“窥伺”的意思,比起早期功能二合一的灵台祀天的被动行为,多了一些主动。唐人崔琮有“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长至日上公献寿》)之句,其中“台上”句即写司天台的职能。

再看唐代李山甫的《司天台》: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这首诗是在表现对天文官的不满,说太史官为了讨好皇帝,只知道上奏祥瑞天象,对真正的灾兆天象却不提,让百姓去承受。五六句说,只要君主修德,灾兆也是能化解的,春秋时的宋景公、汉朝的皇帝,都有因修德而改变了天体运行、逢凶化吉的故事,干嘛太史官灾兆一点不提,难道你们在高台上看到的都是好天良月?

唐朝是一个很开放的时代,所以诗人敢这样大胆直言。还有比这更大胆直言的呢!这就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司天台》: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暗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诗说,司天台本来承担着观察天人之际的重要使命,可自从夏朝天文官羲和被杀之后,天文官变得谨小慎微,不再直言。当年西汉元帝、成帝时代,天上出现了“北辰微暗”、“四星煌煌”、“三台变异”等凶险天象,太史官不但不报告,反而蒙骗皇上说预示祥瑞的“庆云”“寿星”出现了。上有天象变异、下有百姓流离,天子在九重深宫却不得而知,那么要这高大宏伟的司天台干什么?诗题后还有白居易的自注:“引古以儆今也。”可见诗写的汉朝,讽的实际是唐朝司天台的现状。

宋代的司天机构多称“太史局”。像诗句“见说天文变,频占太史台。但云星犯月,不料火为灾”(【宋】刘学箕《萧山望城中》),这里的“太史台”其实就是司天台。

金时,司天衙署就叫“司天台”,具体的观测台则叫“候台”,设在今北京城南法源寺一带。元初的吴师道有诗《九月二十三日城外纪游》,写到了他游览候台遗址时的经历和心情:

……故桥旧市不复识,只有积土高坡陀。

城南靡靡度阡陌,疏柳隐映连枯荷。

清台突兀出天半,金光耀日如新磨。

玑衡遗制此其的,众环倚值森交柯。

细书深刻皇祐字,观者叹息争摩挲。

司天贵重幸不毁,回首荆棘悲铜驼。……

诗人来到城南,看到疏柳隐映下突兀高耸的清台(候台),在阳光照耀下浑仪依旧,环圈重叠,细看还刻着“皇祐”字眼,原来是宋朝遗物,观者无不叹息抚摸,这些贵重的汉人礼器所幸没有被毁,但在蒙古人统治下的臣民只能像看见荆棘中的汉宫铜驼那样做故国之思了!

观星台·测景台

元代天文机构叫“太史院”,天文观测台仍叫司天台。司天台建在元大都的东城墙下,由王恂、郭守敬等人主持建造,非常宏伟,上面放置有郭守敬设计的简仪、仰仪等。这座司天台现在已荡然无存。但元代有一座保存至今的天文观测台——登封观星台,它位于河南登封告成镇,它也由郭守敬主持建造,高四十尺,台下还有一座石表,据说是唐朝时为纪念周公测影而立的,称“周公测影台”,至今都保存完好,观星台和测影台时常会被路过的文人歌咏。观星测影,与“司天”相比,显然又多了些人的主动因素。

先看一首收入《河南通志》的无名氏所做的《观星台》:

山豁阳城内,云涵颖水东。

观台衔睥睨,漏刻隐蒿蓬。

泉注周型旧,铭湮石蹬同。

风雷遭忽仄,天地画当中。

礼乐繁周室,星辰拥汉宫。

登临美人思,今古慨无穷。

第一二句写出观星台的位置,在唐武则天以前,登封叫“嵩阳”,告成叫“阳城”,因为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改名登封、告成。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台下还有废弃的漏刻,台侧有露着模糊铭文的石蹬。“天地画当中”是古代流行的说法,古人称阳城为“地中”,即大地的中央。“登临美人思”是借用离骚笔法,以美人代表君王。

明代郑善夫有诗《九日与倪小野祝姑溪登观星台》:

秋尽繁阴苦不开,散愁无计一登台。

日边阊阖红云动,塞上风沙白鸟来。

秦分正当金气盛,雁门未见玉音回。

百年与尔同羁旅,九日徒歌黄竹哀。

诗没有具体写观星台,但从其描写的西向“秦分”,北望“雁门”,可以推测这就是登封观星台。

河南《登封府志》载有清代登封知县叶封的《测景台》诗:

自古旧城池,相传测景台。

岳形当正落,石表定谁裁。

太史推求法,元公制作才。

土中干象纬,瞻望重低回。

“旧城池”指告成镇,“岳形”句指如卧的嵩山,“石表”即观星台下的周公测影台,“太史”“元公”指郭守敬这样的天文官。“土中”即地中,“象纬”即天象。

唐代的黎逢还曾为这周公测影台作《测景台赋》,原赋很长,这里只引几句:

天地之心可见,风雨之交既别。玉律匪先,土圭是揭。以征阴阳之短长,以察浮骖之晷辙。……两童之辨犹惑,太史之占斯在,上千里而是驰,下寸晷而未改。

“天地之心”还是讲地中,“玉律”是候气,“土圭”是测影,都是测太阳行迹的。古人认为用圭表测影,南北位置相差千里时,影长会差一寸,这就是后两句的含义。

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测景台》写得则很有气魄:

象器先王作,灵台太室(嵩山东峰)东。阴阳求日至,风雨会天中(地中)。

考极三辰(日月星)正,封畿(王都周围)万国同。吾衰今已甚,犹一梦周公。

从以上的诗我们可以看出,测景台与“地中”有不解之缘,人们认定这里是大地的中心点,中原、中土、中州、中岳、中华等词语都是由此而来的,至今,河南人脱口而出的肯定语“中”,也是由此而来。“地中”,全称是“天地之中”,“天中”下面就是“地中”,民谣称“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还有很多写登封观星测影台的诗,不由自主就写到了地中:

图3 元大都太史院司天台复原图

图4 元代登封观星台

图5 唐代建立的登封“周公测景台”

图6 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北京古观象台

“制作仰元圣,阳城观象台。建中资治辅,测影俩三才。地胆依中岳,天心应上台。登临窥日表,亲授指南来。”这是清代刘仕伟的诗,暗用了“天心地胆”的民谣。

“春日初登万丈台,好山四面画屏开。天中一测无余算,万古还输元圣才。”(【明】李世德《测影台》)

元代杨奂《测景台》:“一片开元石,愈知天地中。今宵北窗梦,或可见周公。”

明代伦文叙《测景台》:“天地之中,土圭可测;阳城之地,表景斯得。”

明代佚名《周公测影台》:“坤舆八极此居中,制度犹存古圣踪。测景台端擎石表,观星坛上滴铜龙。”

清代李来章《谒周公庙观测景台》:“片石饱风雨,残台阅古今。谁从千载后,圭影识天心。”

还有不少写洛阳、嵩山等就提到地中的,这里只举名人的两例: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图8 北京古观象台紫微殿内的乾隆手书楹联和匾额

图7 清朝末年的北京古观象台

(【宋】范仲淹《游嵩山》)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宋】苏轼《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

观星台·观象台

明代建国后,定都南京,在鸡鸣山建有观星台,在雨花台有回回观星台。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442年在城墙东南角内侧修建观星台,台体贴近城墙,高出城墙几尺,台下设立院落,台上放置新铸的浑仪、简仪、浑象等,圭表和漏壶放在台下,后又建晷影堂,将圭表移入堂内。朝清入主中原后,清王朝完全接收了台院,更名为“观象台”,将西方传教士主持铸造的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等中西合璧的八件天文仪器安置台上。至今台体、仪器、院落都保存完好。

南京鸡鸣山观星台因为使用时间很短,迁都北京后逐渐就衰落了,清代乾隆年间的官员顾我锜曾来这里参观,在《登鸡鸣山后阁》一诗里写出了它的荒凉景象:“面水凭城小阁开,萦纡(盘山道)磴道已千回。人耕废陇酬勋庙,马啮荒榛测景台。”

至于描写北京观象台的诗也能找到一些,乾隆帝弘历喜欢到处题词、题诗,曾为观象台紫微殿题楹联一副:

敬协天行所无逸 顺敷星好敕时几。

《日下旧闻考》还收有乾隆作的《观象台》诗:

奉若钦维显,研几凛曰明。

瑶枢调律纪,珠贯验天行。

翠辇临黄道,星台□(缺字)月城。

浑仪观建象,神器惕持盈。

命羲仲和叔,在璇玑玉衡。

授时熙庶绩,敢恃阶平增。

其楹联写得不错,工稳古奥,对仗平仄都掌握得很好,告诫钦天监的官员要敬天行事,勤勉工作,为朝廷的决策把握机遇。这副楹联现在仍在紫微殿悬挂。而他这首诗则写得佶屈聱牙,缺少灵动之气。可以想象,他每作出一首诗,大臣们都争相叫好,他也真以为自己是古今第一诗人了,所以不知道改进,结果写出的都是平庸之作。

清代兵部尚书彭启丰的七古诗《观象台》写得则汪洋恣肆、明白易懂:

周天三百六十五,去地九万有一千。

茫茫大造亦可测,观星之台始何年。

虞帝璿玑制初创,姬文载咏《灵台》篇。

铜仪仿自汉宣帝,递相述作逾精研。

古遗铸象十三座(元明清共13架天文仪器),我朝新造居中圜。西洋算法穷杪忽,横互尺度罗星躔。

五金之精发异彩,四柱屹峙生祥烟(仪器精美)。我来驻马历台上,落落万象光芒悬。

超然置身六合(天地四方)表,欲穷造化玄中玄。侧闻人主(皇帝)象太乙

(北极星),执德驭世无颇偏。

敬天以心不以器,神凝于穆非言诠。

莲漏声传初日晓,龙楼彩映红云鲜。

惟愿雨旸协畴范,天人一气相回旋。

(责任编辑 张恩红)

猜你喜欢
太史天文台天文
天文篇
天文台就该这么看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刀口
三周的救赎(二)
太史笔
天文与地理
欧米茄超霸系列月相至臻天文台表
执守寂寞 静待花开——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副台长加尔肯·叶生别克
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