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玲 梁小艳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特点及护理对策
马静玲 梁小艳
目的 研究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56例进行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62例, 泌尿系统38例, 念珠菌32例, 曲霉菌24例。结论 对移植前患者进行真菌感染控制, 移植后进行干预是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造血干细胞移植;侵袭性真菌感染;对策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日益成熟, 但患者移植后由于本身疾病, 预防处理, GVHD的预防和治疗导致免疫力低下, 容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影响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1]。现将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侵袭性感染的患者进行总结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对提高患者疗效和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 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56例, 异基因移植42例,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62例, 年龄17~72岁, 平均49.5岁。
1. 2 感染部位 156例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62例, 泌尿系统38例, 念珠菌32例, 曲霉菌24例。
1. 3 真菌分类 通过抽血、咽拭子、痰培养出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2. 1 移植前预处理使用的大剂量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直接损伤。
2. 2 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极度抑制, 白细胞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
2. 3 大量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2]。
3. 1 会出现口腔溃疡
3. 2 患者反复发热
4. 1 加强卫生宣教 入层流室后根据患者文化层次进行适当的宣教, 向患者说明口腔护理的意义及口腔感染后的痛苦及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 让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做好口腔护理及口腔含漱。
4. 2 做好移植前准备 在做移植前控制好患者的真菌感染,入仓前3 d开始服用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制霉素片)进行肠道消毒, 药浴后进入百级间, 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抗生素。
4. 3 加强移植后的漱口 加强口腔护理2次/d, 合理使用漱口液。指导患者每日用重组人白介素-11漱口液(巨和粒)100 μg+NS100 ml。晨起、每次餐后30 min及睡前进行含漱护理,每次3~5 min。
4. 4 加强环境监测和消毒 移植后患者在无菌层流病房进行治疗, 实行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层流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每天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1‰洗必泰溶液全身抹洗1次/d, 会阴抹洗或PP粉坐浴2次/d, 每天用1%的消佳净对百级室进行全室的抹洗, 包括天花板、病床、地板、桌面、墙壁等[3]。
4. 5 严格无菌操作 医务人员在执行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 6 心理护理 患者出现反复发热, 会出现信心不足, 焦虑。因此, 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关心患者, 听取患者诉说,及时发现心理变化, 加强与患者家属取得一致配合患者治疗。
[1] 黄晓军.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7):554-556.
[2] 许兰平,纪宇,刘代红,等.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内科杂志, 2007(6):486-489.[3] 章涛,宋绍辉,腾维亚.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11(6):473-474.
5100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