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4-04-17 15:27:29刘春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宫腔镜内膜

刘春芳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刘春芳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4例, 对照组患者行B超诊断, 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诊断, 且两组患者均行病理诊断, 且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88.89%, 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61.11%,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具有操作简便、直观等特点, 且该诊断方式的安全性及准确性较高, 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应用

为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准确率, 对河南省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不同的诊断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其年龄最小为23岁, 年龄最大者为55岁, 平均年龄(38.4±1.9)岁;患者均伴有非正常性子宫出血症状, 且患者均未使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4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B超检查, 取患者仰卧位, 经阴检查, 在患者盆腔内从斜切位、纵切位、横切位等多个切位进行动态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 术前嘱咐患者禁食4~6 h, 术前4 h给予患者200 ug米索前列醇肛塞治疗。将膀胱排空, 取患者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并用碘伏棉签对宫颈进行消毒。利用扩张器对宫颈口进行扩张, 将其扩张至7号, 并在生理盐水下将膨宫压力维持于13~20 kPa, 然后利用宫腔镜观察。在放置宫腔镜时应认真观察是否有宫颈管异常现象发生, 自宫腔底部进行由内而外的检查, 并对宫腔的颜色及内膜厚度进行观察, 同时还要对输卵管开口、形态及宫腔口状态等进行观察。如果有异常现象发生应认真对其局部情况进行观察, 检查完成后将镜体退出, 然后对宫腔、宫颈情况进行再次查看, 从而防止漏诊现象发生。宫腔镜检查完成后对患者行常规病理检查。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 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展开χ2检验, 计量资料展开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54例患者中15例患者为子宫粘膜下肌瘤, 其中11例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 1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 其中7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10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其中4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7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炎, 4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6例患者为宫内胚胎物残留, 4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4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 其中3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对照组患者与病理诊断总相符率为61.11%。

观察组54例患者中16例患者为子宫粘膜下肌瘤, 其中15例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 11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 其中10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9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其中7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8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炎, 7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7例患者为宫内胚胎物残留, 6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3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 其中3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 观察组患者与病理诊断总相符率为8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其越占据了全部妇科门诊人数的20%~40%左右[1]。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比较多, 比如胚胎组织残留、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都会导致该病发生。临床上通常将腹部B超、诊断性刮宫、细胞学检查等作为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 然而该类诊断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往往难以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准确的判断[2]。随着微创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宫腔镜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宫腔镜可直观、清晰的展示患者宫腔内的病灶, 可准确的对病灶大小、程度、部位等进行确定, 因而有助于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特异性。因此, 临床上通常将宫腔镜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3]。

然而因为妇科疾病通常较为复杂, 因此, 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不可只以患者病史、B超检查结果、妇科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确定性诊断。B超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患者痛苦小等多种优点, 其可有效的对患者盆腔内包块进行检测, 是一种影像学技术判定方式。该检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光点亮暗、大小、灰度等方式对检测到的图像特性进行显示,以各组织所具有特有声抗为依据生成相应的界面和回声, 通过患者膀胱构成的透声窗可直观的盆腔组织病变及子宫轮廓进行观察, 然而该诊断方式因不具备特异性而难以在诊断中获取准确病理诊断。而宫腔镜诊断方式则可直接对患者颈管及宫腔内组织进行观察, 相较于B超检查而言, 该诊断方式可更加准确的对患者子宫腔内的病变程度及病变部位进行明确, 由于是对于<10 mm的黏膜下肌瘤及微小子宫内膜息肉有着更大的优势。此外, 宫腔镜诊断可在直视下将切除病变组织, 有助于提高病变组织的清除率, 且该诊断方式还具有创伤小、疼痛小、出血量小、恢复快等多种优点。因此,将宫腔镜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中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这就说明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具有直观、操作简便等特点, 且该诊断方式的安全性及准确性较高, 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王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14):2307.

[2] 何萍.妇科养荣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1,40(6):601.

[3] 李燕玲.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08例.广东医学, 2010, 31(16):2136.

463500 河南省新蔡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宫腔镜内膜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0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59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6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