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4-04-16 02:45杨文芳杨敏吕琼芳赵民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

杨文芳++++++杨敏++++++吕琼芳++++++赵民英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的辨证施护,针对不同疾病证型,实施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护理并应用针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如卧床休息、心理安慰、功能锻炼指导等。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5.29%和11.76%,好转率为50.98%和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30-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等突出物压迫或累及椎管周围相应的脊髓、神经或血管而产生的综合征,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壮年。临床研究表明,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护理后病情得到缓解或被治愈[1]。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保障。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辨证施护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3]和保守治疗的适应证[4],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18~76岁,病程3个月~28年;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22~74岁,病程6个月~2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卧床休息、心理安慰、功能锻炼指导等。观察组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分为血瘀证、风寒证、湿热证、肝肾亏虚证,并根据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情志护理、饮食调护、中药汤剂服用指导、推拿针灸、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情志护理

不同证型的患者对疾病有不同的反应,血瘀证患者多是青壮年,因其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大,故常表现为紧张、焦虑、急躁。护士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与患者沟通,耐心做好解释,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治疗。肝肾亏虚证患者多是老年患者,病程较长,病势沉痼,易产生悲观、失望、抑郁情绪,而抑郁情绪又严重影响阳气伸展,护士应向患者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情况及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劝慰、疏导、转移注意力;请疗效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可有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道:“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历代医家也提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说明调节情志对治疗有重要作用。

1.2.2 辨证施护

1.2.2.1 血瘀证 主症: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并拒按,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卧旋转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本症最为常见,多为用力姿势不当、长期负重而气血瘀滞,或外伤、跌打损伤使经络气血瘀滞所致。施护:①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3~4周,室温保持在18~23℃,因为温度过低,会使血液凝滞,加重病情;温度过高,会使血瘀化热,患者心烦意乱。②饮食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可选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食物,如田七、木耳、韭菜、萝卜、鳝鱼等;多进食蔬菜水果,保持二便通畅;忌辛辣、肥厚食物,以防伤脾碍胃,痰湿交阻,以致迁延难愈。③中药汤剂宜空腹热服。④协助生活护理,避免不当姿势再度损伤而加重病情;腰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可睡前热水泡足,按摩涌泉穴或饮热牛奶,以调和气血,有助睡眠。⑤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中药进行熏蒸,通过热力促进机体腠理疏通,使气血流畅、脉络调和,从而达到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熏蒸后注意防着凉。⑥针灸腰痛点、委中、膈俞、阳陵泉以活血化瘀。

1.2.2.2 风寒证 主症: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时痛不减,受寒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施护:①病室湿度适中,光线充足;②注意保暖,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被,寒冷阴雨天避免外出,夏季勿贪凉,忌卧竹席,避免直接吹空调及风扇,免受风寒湿邪;③中药汤剂宜空腹热服;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宜进食温经通络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忌生冷、寒凉、肥厚食物;⑤可推拿脾俞、胃俞,并配合针灸足三里,以增强脾胃运化水湿之功,杜绝湿邪内生。

1.2.2.3 湿热证 主症: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施护:①病室清爽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②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鼓动阳气,利于祛湿;③中药汤剂宜凉服;④饮食宜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绿豆、莲子、赤小豆、薏苡仁等,多饮茶水,忌辛辣、燥热、煎炸之品,避免饮酒,以免损伤脾胃,助热生热;⑤针灸丰隆、太冲、阳陵泉等穴以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1.2.2.4 肝肾亏虚证 主证:腰酸痛,腿膝无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喜揉喜按,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舌苔薄,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弦细数。施护:①室内要保持干燥偏暖,避免开窗直接吹风以使阳气得助而阴寒自消。②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协助生活护理。③中药汤剂宜空腹温服,以使药力直达下焦病所。④饮食当以补益为主,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多吃补肝肾、强筋骨、温肾补气之药膳,如枸杞子、元肉、红豆、黑豆、猪肾、甲鱼等;偏阳虚者予当归、生姜、杜仲炖羊肉或狗肉;偏阴虚者予龟、鳖炖桃肉、枸杞、元肉;忌食辛辣肥厚之品及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⑤可配合肝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位贴敷或艾灸以补肝肾壮腰膝。endprint

1.2.3 康复功能锻炼

①卧床休息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之一[5],宜取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及下肢抬高屈曲动作,仰卧时为保持腰部生理曲度,可垫一小枕,小枕高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翻身时采取“一字形”整体翻身,以减少腰椎前凸[6];疼痛缓解后可配戴腰围下床适当活动,以活动后腰部不劳累为度。②指导患者正确上下床、坐、站、行、下蹲姿势,应“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以缓解腰背肌疲劳,避免弯腰、提重等不良姿势及久坐、久站使病情加重。

1.2.4 功能锻炼护理

腰背肌功能锻炼待症状缓解后方可进行,肌肉协调性训练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起有效促进作用。功能锻炼对患者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善,肌肉血管舒张功能的调理,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均非常有利。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订训练时间,以其在锻炼后不感觉疲乏为宜[7],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即使痊愈出院也要坚持锻炼半年以上。①仰卧抬腿:患者取仰卧位,抬腿向上,不要屈膝,尽量将腿抬高,左右腿交替;②五点支撑法:患者取仰卧位,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尽量使腰背部腾空后伸,胸腹部向上挺起,随呼吸一上一下,坚持锻炼1~2次/d,10~30个/次,强度因人而异,以锻炼后不腰痛为准;③三点支撑法:两肘屈曲,两前臂交叉环抱贴于胸前,仅以头顶和两足三点支重,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整个身体离开床面,该动作要求缓慢平稳,避免突然用力,更不能强行进行,以身体能承受为宜;④飞燕式:患者取俯卧位,将头肩部后仰,四肢后伸,仅让腹部贴于床面,并保持该姿势5~10 s;⑤挺腰伸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向上高举,两臂伸直并尽量后伸,腰部挺直,然后双臂慢慢放下,来回运动;⑥直立踢腿:身体直立,双手叉腰,尽量向前向上踢腿,左右腿交替进行;⑦向后慢行:身体直立,双手扶腰,向后慢行,腿要伸直。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该病的疗效结果标准,治愈: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抬高>80°,腰椎活动无疼痛,恢复工作和生活;好转: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抬高>70°,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可恢复原工作和生活;有效:症状减轻,功能改善,部分体征转为阴性,可从事较轻的工作;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不能从事原工作[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5例因经济困难而未完成1个疗程治疗自动出院,其余经过3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总有效率为95.10%(97/102)。观察组的治愈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的11.76%;观察组的好转率为50.98%,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症”范畴,本病病因复杂,主要为外伤或正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受手术适应证局限、医疗支出费用大、远期疗效不理想等原因限制,非手术治疗成为当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而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患者更容易接受[9]。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是中医的特点,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讲究的是动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生命观,是具有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辨证”使“施护”更有针对性。本文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根据其个体特点,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整体护理,实施临症观察,辨证口服汤剂,情志、饮食调护,疾病知识宣教、康复指导、生活起居护理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率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辨证施护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伟莲.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107.

[2] 唐彦,彭新静,赖杏元,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75-7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7-262.

[5] 赵淑英,费苏琴,梁翠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46-47.

[6] 陈文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4(23):226-227.

[7] 张涛军,王磊,冯晓东,等.肌肉协调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31-23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0.

[9] 王佳琳.中医辨证施护在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92-893.

(收稿日期:2014-01-07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1.2.3 康复功能锻炼

①卧床休息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之一[5],宜取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及下肢抬高屈曲动作,仰卧时为保持腰部生理曲度,可垫一小枕,小枕高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翻身时采取“一字形”整体翻身,以减少腰椎前凸[6];疼痛缓解后可配戴腰围下床适当活动,以活动后腰部不劳累为度。②指导患者正确上下床、坐、站、行、下蹲姿势,应“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以缓解腰背肌疲劳,避免弯腰、提重等不良姿势及久坐、久站使病情加重。

1.2.4 功能锻炼护理

腰背肌功能锻炼待症状缓解后方可进行,肌肉协调性训练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起有效促进作用。功能锻炼对患者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善,肌肉血管舒张功能的调理,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均非常有利。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订训练时间,以其在锻炼后不感觉疲乏为宜[7],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即使痊愈出院也要坚持锻炼半年以上。①仰卧抬腿:患者取仰卧位,抬腿向上,不要屈膝,尽量将腿抬高,左右腿交替;②五点支撑法:患者取仰卧位,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尽量使腰背部腾空后伸,胸腹部向上挺起,随呼吸一上一下,坚持锻炼1~2次/d,10~30个/次,强度因人而异,以锻炼后不腰痛为准;③三点支撑法:两肘屈曲,两前臂交叉环抱贴于胸前,仅以头顶和两足三点支重,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整个身体离开床面,该动作要求缓慢平稳,避免突然用力,更不能强行进行,以身体能承受为宜;④飞燕式:患者取俯卧位,将头肩部后仰,四肢后伸,仅让腹部贴于床面,并保持该姿势5~10 s;⑤挺腰伸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向上高举,两臂伸直并尽量后伸,腰部挺直,然后双臂慢慢放下,来回运动;⑥直立踢腿:身体直立,双手叉腰,尽量向前向上踢腿,左右腿交替进行;⑦向后慢行:身体直立,双手扶腰,向后慢行,腿要伸直。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该病的疗效结果标准,治愈: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抬高>80°,腰椎活动无疼痛,恢复工作和生活;好转: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抬高>70°,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可恢复原工作和生活;有效:症状减轻,功能改善,部分体征转为阴性,可从事较轻的工作;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不能从事原工作[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5例因经济困难而未完成1个疗程治疗自动出院,其余经过3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总有效率为95.10%(97/102)。观察组的治愈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的11.76%;观察组的好转率为50.98%,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症”范畴,本病病因复杂,主要为外伤或正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受手术适应证局限、医疗支出费用大、远期疗效不理想等原因限制,非手术治疗成为当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而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患者更容易接受[9]。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是中医的特点,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讲究的是动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生命观,是具有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辨证”使“施护”更有针对性。本文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根据其个体特点,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整体护理,实施临症观察,辨证口服汤剂,情志、饮食调护,疾病知识宣教、康复指导、生活起居护理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率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辨证施护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伟莲.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107.

[2] 唐彦,彭新静,赖杏元,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75-7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7-262.

[5] 赵淑英,费苏琴,梁翠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46-47.

[6] 陈文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4(23):226-227.

[7] 张涛军,王磊,冯晓东,等.肌肉协调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31-23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0.

[9] 王佳琳.中医辨证施护在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92-893.

(收稿日期:2014-01-07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1.2.3 康复功能锻炼

①卧床休息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之一[5],宜取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及下肢抬高屈曲动作,仰卧时为保持腰部生理曲度,可垫一小枕,小枕高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翻身时采取“一字形”整体翻身,以减少腰椎前凸[6];疼痛缓解后可配戴腰围下床适当活动,以活动后腰部不劳累为度。②指导患者正确上下床、坐、站、行、下蹲姿势,应“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以缓解腰背肌疲劳,避免弯腰、提重等不良姿势及久坐、久站使病情加重。

1.2.4 功能锻炼护理

腰背肌功能锻炼待症状缓解后方可进行,肌肉协调性训练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起有效促进作用。功能锻炼对患者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善,肌肉血管舒张功能的调理,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均非常有利。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订训练时间,以其在锻炼后不感觉疲乏为宜[7],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即使痊愈出院也要坚持锻炼半年以上。①仰卧抬腿:患者取仰卧位,抬腿向上,不要屈膝,尽量将腿抬高,左右腿交替;②五点支撑法:患者取仰卧位,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尽量使腰背部腾空后伸,胸腹部向上挺起,随呼吸一上一下,坚持锻炼1~2次/d,10~30个/次,强度因人而异,以锻炼后不腰痛为准;③三点支撑法:两肘屈曲,两前臂交叉环抱贴于胸前,仅以头顶和两足三点支重,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整个身体离开床面,该动作要求缓慢平稳,避免突然用力,更不能强行进行,以身体能承受为宜;④飞燕式:患者取俯卧位,将头肩部后仰,四肢后伸,仅让腹部贴于床面,并保持该姿势5~10 s;⑤挺腰伸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向上高举,两臂伸直并尽量后伸,腰部挺直,然后双臂慢慢放下,来回运动;⑥直立踢腿:身体直立,双手叉腰,尽量向前向上踢腿,左右腿交替进行;⑦向后慢行:身体直立,双手扶腰,向后慢行,腿要伸直。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该病的疗效结果标准,治愈: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抬高>80°,腰椎活动无疼痛,恢复工作和生活;好转: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抬高>70°,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可恢复原工作和生活;有效:症状减轻,功能改善,部分体征转为阴性,可从事较轻的工作;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不能从事原工作[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5例因经济困难而未完成1个疗程治疗自动出院,其余经过3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总有效率为95.10%(97/102)。观察组的治愈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的11.76%;观察组的好转率为50.98%,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症”范畴,本病病因复杂,主要为外伤或正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受手术适应证局限、医疗支出费用大、远期疗效不理想等原因限制,非手术治疗成为当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而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患者更容易接受[9]。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是中医的特点,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讲究的是动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生命观,是具有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辨证”使“施护”更有针对性。本文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根据其个体特点,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整体护理,实施临症观察,辨证口服汤剂,情志、饮食调护,疾病知识宣教、康复指导、生活起居护理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率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辨证施护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伟莲.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107.

[2] 唐彦,彭新静,赖杏元,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2):75-7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7-262.

[5] 赵淑英,费苏琴,梁翠萍,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46-47.

[6] 陈文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4(23):226-227.

[7] 张涛军,王磊,冯晓东,等.肌肉协调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31-23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0.

[9] 王佳琳.中医辨证施护在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92-893.

(收稿日期:2014-01-07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