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的价值研究

2014-04-16 02:43钟振良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频超声类风湿关节炎

钟振良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观察研究对象双手掌指及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比较各手指关节滑膜的厚度。 结果 观察组中25(69.4%)例可见关节滑膜增厚,5例可见关节腔积液,3例可见骨质破坏,2例可见关节融合。除左手第1掌指、左手第2指间、左手第4掌指和左手第5指间外,两组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炎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23-0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据统计全球有0.5%~1.0%的人受累[1]。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由于缺乏典型症状极易出现漏诊、误诊,延迟治疗导致患者预后很差,易引发关节功能障碍而丧失劳动力,严重者可引起主要脏器的血管炎,危及生命[2],因而急需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为该病的确诊提供依据。本文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男20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41.2岁;发病时间为2个月~12年,平均2.3年。另选健康志愿者38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关节病变和既往存在手外伤病史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4岁,平均41.8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Ultrasound IU 22彩色超声仪,频率采用的是12~15 MHz,对研究对象的手部小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具体步骤如下:手掌伸直平放于检查台上,医生在研究对象手部小关节背侧和掌侧,进行横切及纵切扫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肌腱、滑膜、关节面及关节腔,在检查滑膜时,应找到最厚处滑膜且测量其厚度,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腱鞘是否发生增厚现象或出现积液,检查其骨面是否光滑,注意观察是否存在骨质破坏,同时注意观察关节间隙是否发生增宽或变窄现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观察组中25(69.4%)例超声显示滑膜增厚(图1);15例超声显示腱鞘的低回声带呈现出不规则增厚,其回声表现为不均匀,肌腱回声则表现为减低,仔细观察其纹理也可以发现比较紊乱;5例超声显示腱鞘内和关节腔积液;3例超声显示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骨面不光滑,呈现连续性中断状态;2例超声显示为关节融合,但未能探测到关节腔。

图1 掌骨头滑膜增生的多普勒显像

2.2 两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的比较

除左手第1掌指、左手第2指间、左手第4掌指和左手第5指间外,两组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的比较(mm,x±s)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的特点,早期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如果不及时纠正,会累及患者的骨、软骨,甚至韧带和肌腱,临床症状从初始单纯的关节疼痛和肿胀而演变为关节病变和关节功能丧失[3]。现阶段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检查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X线和MRI检查,然而常规X线检查难以准确地表现软组织的损伤及关节软骨的破坏情况[4],MRI虽然对于该病敏感性高,但费用昂贵,同时对于小关节(如PIP关节)的微小侵蚀病变难以明确显现,需要借助显微镜等检查方式对组织病理做进一步观察,不利于临床对患者的症状变化做出及时、迅速、准确的评价[5]。

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患者滑膜炎性增生和关节腔积液,包括软骨改变、骨侵蚀等,在检测滑膜炎的准确度方面能与MRI相媲美,且费用低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6-7]。Backhaus等[8]的研究证明,超声与MRI在检查患者的软组织炎及关节破坏的敏感性方面,与X线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滑膜炎的检测上,超声甚至比MRI更敏感。类风湿关节炎以滑膜为首发部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充血、水肿和滑膜组织增生。利用高频超声能清晰地观察滑膜不同程度的增厚,低回声,腔面毛糙不平,部分增生明显的患者还可观察到绒毛状结构向滑膜腔内突起[9]。患者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密切相关,患者发病时间<5年的以滑膜增生为主要表现形式,>10年的患者则多表现为骨质破坏和关节融合。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萍,王正滨,牛晓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625-1627.

[2] 岑裕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J].吉林医学,2009,30(17):2044-2045.

[3] 张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53-54.

[4] 陈勇,王命兴,吴茂春,等.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49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6):359-360.

[5] 曾惠琼,何丹,黄霞,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4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30-31.

[6] 万绍芬.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70.

[7] 李健,李小峰,张莉芸,等.简化的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124-125,127.

[8] Backhaus M,Kamradt T,Sandrock D,et al.,Arthritis of the finger joints: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comparing conven tional radiography,scintigraphy,ultrasound,an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rthritis Rheum,1999,42(6):1232-1245.

[9] 张新.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4-01-23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观察研究对象双手掌指及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比较各手指关节滑膜的厚度。 结果 观察组中25(69.4%)例可见关节滑膜增厚,5例可见关节腔积液,3例可见骨质破坏,2例可见关节融合。除左手第1掌指、左手第2指间、左手第4掌指和左手第5指间外,两组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炎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23-0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据统计全球有0.5%~1.0%的人受累[1]。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由于缺乏典型症状极易出现漏诊、误诊,延迟治疗导致患者预后很差,易引发关节功能障碍而丧失劳动力,严重者可引起主要脏器的血管炎,危及生命[2],因而急需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为该病的确诊提供依据。本文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男20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41.2岁;发病时间为2个月~12年,平均2.3年。另选健康志愿者38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关节病变和既往存在手外伤病史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4岁,平均41.8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Ultrasound IU 22彩色超声仪,频率采用的是12~15 MHz,对研究对象的手部小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具体步骤如下:手掌伸直平放于检查台上,医生在研究对象手部小关节背侧和掌侧,进行横切及纵切扫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肌腱、滑膜、关节面及关节腔,在检查滑膜时,应找到最厚处滑膜且测量其厚度,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腱鞘是否发生增厚现象或出现积液,检查其骨面是否光滑,注意观察是否存在骨质破坏,同时注意观察关节间隙是否发生增宽或变窄现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观察组中25(69.4%)例超声显示滑膜增厚(图1);15例超声显示腱鞘的低回声带呈现出不规则增厚,其回声表现为不均匀,肌腱回声则表现为减低,仔细观察其纹理也可以发现比较紊乱;5例超声显示腱鞘内和关节腔积液;3例超声显示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骨面不光滑,呈现连续性中断状态;2例超声显示为关节融合,但未能探测到关节腔。

图1 掌骨头滑膜增生的多普勒显像

2.2 两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的比较

除左手第1掌指、左手第2指间、左手第4掌指和左手第5指间外,两组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的比较(mm,x±s)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的特点,早期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如果不及时纠正,会累及患者的骨、软骨,甚至韧带和肌腱,临床症状从初始单纯的关节疼痛和肿胀而演变为关节病变和关节功能丧失[3]。现阶段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检查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X线和MRI检查,然而常规X线检查难以准确地表现软组织的损伤及关节软骨的破坏情况[4],MRI虽然对于该病敏感性高,但费用昂贵,同时对于小关节(如PIP关节)的微小侵蚀病变难以明确显现,需要借助显微镜等检查方式对组织病理做进一步观察,不利于临床对患者的症状变化做出及时、迅速、准确的评价[5]。

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患者滑膜炎性增生和关节腔积液,包括软骨改变、骨侵蚀等,在检测滑膜炎的准确度方面能与MRI相媲美,且费用低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6-7]。Backhaus等[8]的研究证明,超声与MRI在检查患者的软组织炎及关节破坏的敏感性方面,与X线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滑膜炎的检测上,超声甚至比MRI更敏感。类风湿关节炎以滑膜为首发部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充血、水肿和滑膜组织增生。利用高频超声能清晰地观察滑膜不同程度的增厚,低回声,腔面毛糙不平,部分增生明显的患者还可观察到绒毛状结构向滑膜腔内突起[9]。患者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密切相关,患者发病时间<5年的以滑膜增生为主要表现形式,>10年的患者则多表现为骨质破坏和关节融合。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萍,王正滨,牛晓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625-1627.

[2] 岑裕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J].吉林医学,2009,30(17):2044-2045.

[3] 张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53-54.

[4] 陈勇,王命兴,吴茂春,等.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49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6):359-360.

[5] 曾惠琼,何丹,黄霞,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4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30-31.

[6] 万绍芬.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70.

[7] 李健,李小峰,张莉芸,等.简化的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124-125,127.

[8] Backhaus M,Kamradt T,Sandrock D,et al.,Arthritis of the finger joints: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comparing conven tional radiography,scintigraphy,ultrasound,an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rthritis Rheum,1999,42(6):1232-1245.

[9] 张新.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4-01-23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观察研究对象双手掌指及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比较各手指关节滑膜的厚度。 结果 观察组中25(69.4%)例可见关节滑膜增厚,5例可见关节腔积液,3例可见骨质破坏,2例可见关节融合。除左手第1掌指、左手第2指间、左手第4掌指和左手第5指间外,两组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炎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23-0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据统计全球有0.5%~1.0%的人受累[1]。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由于缺乏典型症状极易出现漏诊、误诊,延迟治疗导致患者预后很差,易引发关节功能障碍而丧失劳动力,严重者可引起主要脏器的血管炎,危及生命[2],因而急需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为该病的确诊提供依据。本文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男20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41.2岁;发病时间为2个月~12年,平均2.3年。另选健康志愿者38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关节病变和既往存在手外伤病史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4岁,平均41.8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Ultrasound IU 22彩色超声仪,频率采用的是12~15 MHz,对研究对象的手部小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具体步骤如下:手掌伸直平放于检查台上,医生在研究对象手部小关节背侧和掌侧,进行横切及纵切扫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肌腱、滑膜、关节面及关节腔,在检查滑膜时,应找到最厚处滑膜且测量其厚度,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腱鞘是否发生增厚现象或出现积液,检查其骨面是否光滑,注意观察是否存在骨质破坏,同时注意观察关节间隙是否发生增宽或变窄现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观察组中25(69.4%)例超声显示滑膜增厚(图1);15例超声显示腱鞘的低回声带呈现出不规则增厚,其回声表现为不均匀,肌腱回声则表现为减低,仔细观察其纹理也可以发现比较紊乱;5例超声显示腱鞘内和关节腔积液;3例超声显示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骨面不光滑,呈现连续性中断状态;2例超声显示为关节融合,但未能探测到关节腔。

图1 掌骨头滑膜增生的多普勒显像

2.2 两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的比较

除左手第1掌指、左手第2指间、左手第4掌指和左手第5指间外,两组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指关节滑膜厚度的比较(mm,x±s)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的特点,早期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如果不及时纠正,会累及患者的骨、软骨,甚至韧带和肌腱,临床症状从初始单纯的关节疼痛和肿胀而演变为关节病变和关节功能丧失[3]。现阶段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检查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X线和MRI检查,然而常规X线检查难以准确地表现软组织的损伤及关节软骨的破坏情况[4],MRI虽然对于该病敏感性高,但费用昂贵,同时对于小关节(如PIP关节)的微小侵蚀病变难以明确显现,需要借助显微镜等检查方式对组织病理做进一步观察,不利于临床对患者的症状变化做出及时、迅速、准确的评价[5]。

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患者滑膜炎性增生和关节腔积液,包括软骨改变、骨侵蚀等,在检测滑膜炎的准确度方面能与MRI相媲美,且费用低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6-7]。Backhaus等[8]的研究证明,超声与MRI在检查患者的软组织炎及关节破坏的敏感性方面,与X线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滑膜炎的检测上,超声甚至比MRI更敏感。类风湿关节炎以滑膜为首发部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充血、水肿和滑膜组织增生。利用高频超声能清晰地观察滑膜不同程度的增厚,低回声,腔面毛糙不平,部分增生明显的患者还可观察到绒毛状结构向滑膜腔内突起[9]。患者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密切相关,患者发病时间<5年的以滑膜增生为主要表现形式,>10年的患者则多表现为骨质破坏和关节融合。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手部小关节炎滑膜病变程度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萍,王正滨,牛晓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1625-1627.

[2] 岑裕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J].吉林医学,2009,30(17):2044-2045.

[3] 张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53-54.

[4] 陈勇,王命兴,吴茂春,等.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49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6):359-360.

[5] 曾惠琼,何丹,黄霞,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4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30-31.

[6] 万绍芬.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诊断[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70.

[7] 李健,李小峰,张莉芸,等.简化的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124-125,127.

[8] Backhaus M,Kamradt T,Sandrock D,et al.,Arthritis of the finger joints: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comparing conven tional radiography,scintigraphy,ultrasound,an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rthritis Rheum,1999,42(6):1232-1245.

[9] 张新.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4-01-23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频超声类风湿关节炎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