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 昭
在30多年的持续改革进程中,中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此基础上,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改革的内容也随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重心在于探索经济改革的理想目标;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我国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除旧体制的障碍;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型与巩固,我国在改革内容上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的民生建设。在这个改革阶段,我国将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将以社会保障建设为主题,在中国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其功能与意义,并就社会保障建设中的政府责任问题进行探讨。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市场经济的兴起与巩固是现代化的产物。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经济活动是镶嵌在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中,比如家庭、宗族、邻里关系之中。换言之,在前市场经济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伦理型经济,即经济活动从根本上受制于一系列的社会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中,家庭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市场尽管在区域范围内发挥着作用,但是从整个经济活动的总体上看,市场还没有占据支配性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市场交易活动范围的扩大,劳动分工的深化,市场在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加明显。随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兴起,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了进步。从17世纪开始,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这就是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的兴起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巨大发展。但是我们不仅要看到现代市场经济带来生产的巨大发展,还需要看到这种经济活动所导致的社会领域的变化。事实上,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后,市场开始迅速扩展开来,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巨大力量。因此随着人类进入到19世纪中期,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欧美国家得到了确立,并随着这些国家的对外扩张而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更加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确立为根本性的经济力量,人类社会生活的非经济领域被市场经济的逻辑所侵蚀。经济史学家波兰尼将这个为市场逻辑所主宰的社会称之为市场社会。换言之,市场社会是市场竞争的逻辑主宰一切社会活动的社会。市场社会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强大的市场逻辑的扩张。究其本质而言,市场社会是一个崇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被合理化为社会生活的真理。市场社会的兴起反映了人类纯粹追求经济利益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倘若任其发展下去,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有效地克服市场社会的弊端,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
回顾早发现代化国家经历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市场经济发展与市场社会兴起的历史逻辑。在早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确立之后,经济财富的生产能力获得了极大解放,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传统的社会安全网被市场的力量削弱乃至瓦解。如前所述,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被各种伦理关系所制约和规定,因此经济活动所面临的风险和负担也被这些伦理关系所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社会中的经济活动是在一系列的社会安全网之中进行的,因此个人抵御经济失败的能力还比较强。但是市场经济的兴起,随着传统社会安全网络的瓦解,个人的经济风险化解能力也被削弱了。因此,从历史上看,我们不难发现,早发市场经济国家在其发展阶段的初期普遍经历了社会的不安定,这与经济活动中社会安全网的瓦解密切相关。
其次,社会的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平,阶级矛盾凸显。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我们还需要清醒地看到,尽管市场经济在生产领域之中具有极大的优势,然而在分配领域却存在着先天的缺陷。正如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市场经济具有一种马太效应,即纯粹依据市场活动的原则,其结果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在早发市场经济国家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这些国家的财富总量大量增加的基础上,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凸显出来。这种状况的出现导致了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社会陷入到持续的动荡不安之中。
面对着市场社会兴起导致的种种弊端,早发市场经济国家陷入到发展的困境之中。在经济层面,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层面,不同阶级与阶层之间的对立日趋严重,社会陷入到动荡之中;在政治领域,资产阶级国家权力被资本寡头所把持,对于这些问题难以进行积极的回应。如果任凭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人类文明将被毁灭。在19世纪末期开始,各个国家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危机,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应对市场社会弊端的重要制度创新。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欧美国家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此后通过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建设,早发现代化国家逐步走出了市场社会的困境。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一方面,社会保障建设是广大底层劳动者艰苦斗争的结果,它体现着劳动阶层为自身权益斗争的过程。另一方面,当时早发市场经济国家的统治集团处于维护统治的根本需要,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给予了回应,并从政策上给予了支持。这两个方面的共同推进,使得早发市场经济国家在19世纪末纷纷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从实质上看,福利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这些国家消除了严峻的阶级对立,并使得中产阶级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要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改革的早期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破除旧体制的束缚,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比如允许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的市场交易,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我国开始推进更加深刻的改革过程。鉴于欧美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历程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在改革过程中也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颁布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勾画了此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蓝图。在这个重要决定中,社会保障建设成为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更是将民生建设放在了首要的位置,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城镇失业保险制度等等社会保障制度纷纷被建立了起来。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于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对于我国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认为,这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首先,社会保障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优越性。社会主义作为一种19世纪中叶伴随工业化而盛行的思想观念,它提供了一套不同于当时盛行的资本主义思想学说,为人类展现了一幅美好社会的蓝图。在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工人阶级组织起来,通过斗争来维护自身的权利,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就服务对象而言,社会主义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社会制度。在党的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了新的改革目标。我国所要建设的市场经济,与欧美国家的市场经济有着显著的不同,它突出表现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起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我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普通社会成员的利益。
其次,社会保障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现了国民经济连续的快速发展。对于未来国家的发展而言,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是一个重大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从经济学上看,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不难看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所在。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还是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出口,而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也在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利用自身劳动力价格比较便宜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经济体系的分工与合作,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劳动力的价格也在逐步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劳动力成本偏低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少。因此从长期的历史趋势来看,尽快实现产业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产业转移,才能够有效应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普遍的经济不景气导致了消费能力的下降,这给中国的出口增长更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一步通过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越来越小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偏大,这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导致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考虑到我国国有经济部门比重较大和社会主义体制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府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更是扩大了政府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而,政府投资比重过高也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境遇。事实上,这些年来通过不断扩大政府投资,我国的重工业领域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正如吴敬琏所批评到的,中国的发展已经使得国家经济格局进一步地重工业化。在钢铁、水泥、化工等领域,产能过剩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面临着如何压缩过剩产能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于消费的拉动。这些年来,我国始终将刺激居民消费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各个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居民消费的增长是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更好地提升居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降低居民的储蓄水平,将收入用于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保障体制将有助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能够降低社会风险,提高民众的幸福程度。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强调分工与合作的经济,分工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的效率,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会增加社会成员在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比如失业、经济危机等。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社会风险也大大增加。有学者甚至将现代人类社会称之为风险社会。社会保障体系从功能上看,是人类化解社会风险的重要制度创新。社会保障体制所包含的医疗、失业、教育、养老等等内容,能够减少社会成员个体由于上述困难而遭遇的风险。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公民的幸福水平作为新的衡量发展的标准。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注重数量的增加不同,幸福程度更多依据的是民众的主观感受,而公民的主观感受则在相当程度上与公民所能够感受到的焦虑感与稳定感密切相关。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其重要的功能就是降低社会风险对于社会个体所造成的内心紧张和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对于公民幸福程度的提升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有利于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从政治学上讲,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期间会导致一些社会群体在改革中获益,而另一些群体在改革中利益受损。就此而言,成功的改革意味着尽可能多地保障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人受益,而将利益受损的群体减少到最小。为了顺利推进改革的进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利益受损群体进行必要的利益补偿同样是保障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举措。在中国改革的进程中,不可否认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利益受损群体。换言之,一些利益受损群体为中国改革的推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牺牲和贡献。因此对于这些人进行利益上的补偿,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重申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利益的执政理念,并为此进行了政策层面的尝试。从上述意义上讲,社会保障体制就是实现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社会中弱势群体或利益受损群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社会保障体制具有重要的再分配职能,也就是说,社会保障体制通过国家的二次分配来弥补市场经济活动初次分配的缺陷,因此社会保障体制是公平公正理念的重要制度显现。现阶段,通过积极有效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我国能够尽可能多地将改革的利益惠及到社会普通群众,从而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改革发展进程的支持。在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之后,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支持对于改革事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从人类普遍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趋明显。如果说在前工业文明阶段,古典自由主义的最小政府理念还能够适应于当时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的话,那么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种最小政府的理念则成为了一个乌托邦,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所导致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如上所述,早发现代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纷纷扩充了政府的职能,尤其是将公共福利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职能。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各个国家发展实践上讲,进一步健全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都是现代化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如何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提升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是中国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对于我国政府责任建设而言,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家体制转型的需要。
首先,在价值理念上,各级政府需要转变惟经济增长的思维定势,将保障社会公平、提高民众福利作为重要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将阶级斗争作为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所以经济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历史境遇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心,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推动经济增长。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初期的这种以增长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是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的。随着我国的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统一布局则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就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增长方面,还需要将社会公正、民众福利等社会建设纳入到改革的规划之中。现阶段,各级政府在工作中惟经济增长的思维定势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首先需要政府在价值理念上进行深刻的转型。观念引导行动,各级政府的执政观念转型将是社会保障发展的思想观念基础。
其次,政策实践上,提升社会保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尤其是改善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社会福利。但是我们还需要清楚地看到,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仍然具有相当的局限:一方面,这套社会保障体制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断层,二者之间在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众而言,社会保障的水平难以满足其基本需要。从更大的历史背景上讲,当时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内嵌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之中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计划经济体制自身的缺陷,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在今天也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另一方面,这套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家市场化的改革中也不断地被削弱,其作用日渐式微,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的期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社会保障建设中,各级政府需要从提高社会保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深刻而全面的改革。就有效性而言,社会保障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而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改变现阶段的高增长而低福利的现状,满足人们群众的期望。就公平性而言,各级政府需要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体系所内涵的不公正性,对于社会的不同群体给予尽可能平等的保障;同时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尽可能地给予社会保障上的政策优惠与支持。
再次,管理模式上,各级政府需要深化国家预算改革,提高社会保障的支出;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社会力量的作用,努力寻求到市场、社会与政府的最佳结合点。社会保障建设不仅涉及到政府的宏观政策取向,还与政府的具体管理模式和技术密切相关。公共预算是政府活动的指南,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保障的发展,各级政府预算改革是非常有效的改革切入点。通过预算的改革,各级政府需要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到社会保障建设之中,为社会保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财政基础。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不能依靠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体系,而是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市场、社会与政府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调动起来,在社会保障的供给、评估等方面,利用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保障的发展。
[1]郑永年.中国改革三步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15-22.
[2]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决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64-65.
[4]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64-165.
[5]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42-162.
[6]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决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105-130.
[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民生问题:衡量社会幸福的11个指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8]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87-289.
[9]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