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景宏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中小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统计,我国约有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此外,中小企业在创新与效率方面也明显优于大企业,约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82%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群体,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金融危机下国内经济的复苏进程。
然而,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在市场“缝隙”中生存的,资金匮乏致使许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发展缓慢、后劲不足,甚至有不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猝死。
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其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结合部分租赁客户的融资情况,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出于以下目的。
很多中小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尚未完成,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资金和资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只有较好地解决流动性问题,才能为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而,融入资金或资本、增加设备和其他资产、逐步进行扩大再生产成为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资产(设备)的增加需要配套相应的流动资金,因此,这两个方面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迫切程度。
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于企业发展战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减少经营风险等方面的考虑,企业或者进行多品牌经营,或者进行全产业链发展,或者进行跨行业的并购重组,逐步形成多元化经营的局面,这样必然要求企业大量新增资产,而企业原有的资本积累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企业融资成为必然。
企业所处的产品市场竞争到一定程度后,原有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减少,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迫使企业考虑将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以领先或击败竞争对手,并有效提高新产品的盈利水平。这样,企业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淘汰老设备,购入更为先进的设备进行生产,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而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企业不断融入资金。
1.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和经营规模小,信息意识淡薄,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市场波动,经营风险较大。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低,使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
3.自有资金缺乏。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显示,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中小企业资本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4.缺乏实力。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可供融资的资产,使得一些金融机构根本不愿意与其合作。另外,中小企业销售规模有限,不能形成足够的现金流量。
1.对中小企业存在一定歧视。政府在资金、税收、市场开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一直给予国有大中型企业特殊的扶持,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供给更多依靠自身内部利润积累,或者将大量资源用于融资市场,其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2.政策很难落实到位。在我国,对中小企业虽然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等税收优惠政策,但许多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往往无法实现。
1.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体,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的高度垄断相一致,导致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虽然贷款难,可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得到融资方面的帮助还是来自金融机构,而来自政府基金、担保机构等途径的加起来不足50%。
2.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使得审查监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为避免不利选择、信息不对称以及降低运营成本,银行往往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3.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渠道也不畅通,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融资租赁是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手段,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业务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一般中小企业因资信问题,较难从银行取得贷款。融资租赁由于在租赁期内仍有设备所有权,且有轻松回收、轻松处理以及参与经营等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范围,对承租企业的资信要求不是很高,主要看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因而对融资的担保要求不是很高,这一点填补了银行贷款的不足,成为第二大设备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期限一般控制在3~5年,部分大型设备或基础设施租赁期限可长达10年以上。就目前国内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现状来看,企业获得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难度较大,而利用融资租赁业务融资可有效解决企业中长期资金的制约难题。
企业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融入租赁资金,租赁公司对这部分资金使用监督较为宽松,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灵活使用这部分资金,从而可有效规避银行贷款严格监督的不利限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租赁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安排交易结构,如联合承租人、设备预付款融资、委托购买等方式,从而按照客户的不同要求设计融资租赁交易结构,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融资需求提供服务,降低企业财务负担,节省融资成本。
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融入资金,其融资额度是以标的资产的账面净值为依据,可实现资产100%融资。对部分需要安装的设备,甚至可按资产价值的120%融入资金(其中20%为建安费用)。而银行设备抵押贷款抵押率一般控制在20%~30%左右,直接影响了企业获取资金的额度。因此,融资租赁可大大提高企业资产的融资效率。
融资租赁公司可根据企业现金流情况灵活安排租金支付,包括等额本息、等额本金、前高后低、前低后高、设置宽限期、不均衡还款、延期支付租金等多种还款方式。这样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有效调整企业资金使用进度,均衡企业资金成本和财务负担,有利于企业稳定成长。
融资租赁公司可在价格决策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客户在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及租赁同业价格后来确定价格。企业的融资租赁成本可与融资租赁公司充分协商,将租金、手续费、保证金等设定在双方可接受的范围以内,有利于企业灵活安排日后的资金使用。
通过融资租赁业务,企业可有效控制或降低资产负债率,调整费用结构,提高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获得现金时间价值,减少应收账款,加快现金回笼。同时,租赁资产可在租赁期内加速折旧,有利于企业折旧抵税。
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采取直接租赁、售后回租、委托租赁、联合租赁、杠杆租赁等不同形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提供服务。
租赁公司根据企业的设备租赁需求,直接代企业出资购买所需的设备,并将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租赁期满,企业按照约定的购买价款将租赁设备回购。这种租赁方式一是可满足企业(或项目)在启动阶段进行设备融资的需要;二是可按照项目进度发放租赁融资款项,节约客户财务费用。
企业暂时没有购置生产设备的需求,但需要补充一定的流动资金。此时,租赁公司可按照企业现有设备的价值将设备买入并向企业支付购买价款,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同时与企业签订设备租赁协议,将设备回租给企业使用。租赁期满,承租人按照约定的购买价款将租赁设备回购。这种租赁方式一是可帮助企业盘活存量固定资产;二是资金可灵活使用;三是可调整企业融资期限结构(即在无法获得银行固定资产贷款时,获取中长期融资)。
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接受委托人的资金或租赁标的物,根据委托人的书面委托,向委托人指定的承租人办理融资租赁业务。在租赁期内,租赁标的物的所有权归委托人,租赁公司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风险。租赁期满后,租赁标的物所有权可以转移给承租人,也可以不转移给承租人。这种租赁方式一是可为委托方剩余资金、剩余设备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二是委托人通过租赁公司拥有设备所有权,能较好地控制风险。
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对同一个融资租赁项目提供租赁融资,由其中一家租赁公司作为牵头人,无论是相关的买卖合同还是融资租赁合同都由牵头人出面订立。这种租赁方式一是可满足客户超大额融资需求;二是节省银行授信额度;三是流程比银团贷款简便;四是融资条件较发债等直接融资产品更为灵活。
融资租赁公司自己只提供较小比例的资金(例如20%~30%),而其余的资金则来自外部。后者由资金提供者按各自提供的资金的比例承担风险和得到报酬。这种租赁方式一是可以较少的租赁资金撬动大额租赁项目,取得以小博大的效果;二是资金来源分散,租赁公司只承担部分租赁资金的安排,租赁风险可有效分散和降低。
现代融资租赁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目前美国是全球租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完善的法律、优惠的政策和金融创新是美国租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截至2010年底,美国租赁行业业务规模达1939亿美元,租赁行业市场渗透率为17%,租赁业务占GDP的比重达1.33%。
融资租赁业务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引入国内,至目前历经30余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行业发展无序、业务规模较小、监管不到位、市场认可度较差,逐步转变为行业有序开展市场化竞争、业务监管日益完善、业务规模不断壮大、市场认可程度逐步提高。截至2013年,我国注册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共计约1029家,租赁业务总规模达21000亿元,租赁行业市场渗透率从2006年的0.07%提升至2013年的4.8%,租赁业务占GDP的比重为0.037%,初步形成由金融系租赁公司、内资试点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但不论从租赁行业的市场渗透率还是租赁业务总量占GDP的比重看,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
1.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鼓励金融创新。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金融改革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多重红利驱动的黄金时期,应进一步放宽行业监管政策,鼓励融资租赁行业的产品创新、交易模式创新,进一步拓宽租赁公司的资金渠道,为租赁公司在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2.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扶持。融资租赁通过融物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是最贴近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行业。为更好地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引导作用,相关部门应在税收、财政补贴、专项奖励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为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3.进一步加强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目前,国内融资租赁业务开展的法律依据是以《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等为主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尚存在一些法律真空和漏洞,特别是对非金融系租赁公司更为明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体系,制订更为详细的法律法规,为租赁行业提供更为有力的法律保障。
4.加强融资租赁人才的培养。融资租赁行业是涉及多领域的复合型服务行业,融资租赁从业人员应具备金融、法律、财务、税收及所涉服务企业行业专业知识,租赁业务的开展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应积极建立融资租赁人才的培养体系,特别是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引导作用。相信随着融资租赁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优化,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会日益健康和强劲。
[1](英)克里斯·布比耶.徐娜等译.租赁与资产融资(第四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钱晓晨.中国融资租赁现状与发展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