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占一
走出具有凉山特色的资源型经济发展之路
翟占一
凉山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五大资源优势突出。当前凉山正处于全面开发开放、追赶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从凉山优势资源开发利用视角出发,创新思路、深化改革,探索走出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跨越提升之路,为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资源型经济;科技开发;转型跨越
凉山大山大水大资源,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五大资源优势尤为突出。当前凉山正处于全面开发开放、追赶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创新思路、深化改革,认真做好优势资源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探索走出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跨越提升之路,为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凉山素有“水电王国”“中国乌拉尔”“天然绿色大棚”“攀西聚宝盆”之称,其资源的多样性、优越性、独特性、唯一性全国少有,在国家、省资源开发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从资源种类看,具有多、广、全的突出特点。既有水能、矿产、农业、旅游等显性资源,又有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隐性资源;既有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又有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已探明矿种达103种、有相当储量的60种,各门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代表性景区景点160多个。从资源储备看,具有大、优、特的鲜明特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6924万千瓦,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稀土储量和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分居四川第一、第二位;是我国同纬度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最大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安宁河谷是四川第二大平原;水能资源密集度高、流量大、落差大,矿产资源品位高、埋藏浅、综合利用价值高,“大凉山”农产品具有名、优、特、新、早等特点,彝族歌舞服饰文化、泸沽湖摩梭文化、木里藏乡文化等交相辉映。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将资源开发与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改善民生、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着力工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项目驱动、投资拉动、产业支撑,推进经济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加快全域凉山全面开发开放、追赶跨越发展步伐。水能水电、冶金矿产、金属材料、铸材建材、装备制造、烟草化工、食品药品7大优势资源产业和钒钛、稀土、新能源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19个,工业集中度提高至61.8%,雅砻江官地、锦屏一二级和金沙江溪洛渡等水电站投产发电,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全国最大的苦荞麦、马铃薯、石榴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蚕茧及草食畜牧生产基地全面建成,邛海2万亩生态湿地、泸沽湖摩梭家园等生态型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国务院今年将“彝族火把节”作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唯一项目。资源开发利用释放出强大能量,成为推动凉山经济加速提升、持续跨越的巨大动力,全州经济总量、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跃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首位,迈上跨越发展新起点。推进优势资源科学开发的探索实践证明,抓好资源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放大比较优势,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资本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有利于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促进产业配套协作,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做强县域经济梯队,促进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将更多资源开发收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凉山资源开发从总体上看还比较粗放,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重水能、矿产等显性资源而轻文化等隐性资源开发,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精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益不突出、综合竞争力和就业带动力不强,矿产资源开发存在“三高三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出率、利用率、再生回收利用率低),地方发展不可持续等等。
发展资源型经济,关键在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综合利用,根本在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与美丽共赢。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传统资源型经济的经验教训,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凉山资源富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特殊州情, 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发展资源型经济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坚决不走卖资源的老路、竭泽而渔的绝路,消除“资源依赖症”的影响制约;坚决避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开发,资源之长演变为资源之困,导致经济社会出现“过山车式”的震荡和起伏,打好“民族牌”“资源牌”,严把绿色门槛,坚守生态红线,摒弃粗放发展模式,以资源可持续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谱写同步全面小康建设新篇章,争当全国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排头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面对当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的形势,深入实施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走出具有凉山特色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挥放大比较优势、增强我州经济竞争实力的根本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我州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抢抓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用全新的视野审视资源,用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用资本化运作开发资源,用本地化战略转化资源,推动资源开发型、投资拉动型经济向产业集约型、技术创新型经济转变,走出一条与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群众利益相衔接、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资源开发新路子,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优质烟叶花卉特色农产品基地、西部阳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四川旅游次中心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将凉山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竞争强势,开创凉山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科学开发之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的资源观,将科学开发作为推进凉山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先决条件,把准方向原则,严格规划实施。资源家底要进一步摸清,在已掌握资源储量分布的基础上,对重要地区、重要领域、重要资源的利用现状、变化规律、开发前景等进行详尽调查评价,为资源科学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规划布局要进一步优化,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及发展潜力,严格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三类功能区域,切实处理好“三江”巨型水电站建设与中小河水电开发、钒钛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与铜镍铅锌等矿产资源有序开发、传统优势资源开发与新能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推动优势资源开发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资源集约开发、产业集群发展。开发秩序要进一步规范,严格准入管理,严肃查处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采矿权、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等行为,进一步形成科学规范、安全有序的资源开发秩序,促进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二)要探索综合利用之法。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作为解决资源短缺和资源低效利用的根本途径,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要以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主导,围绕建立钒钛、稀土、铅锌、铜镍等优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重点实施一批示范工程,积极开展黑色、有色、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共伴生资源的多元利用、梯级利用和高值利用,发展非金属矿产伴生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凉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为核心,按照高效集约、清洁利用、技术保障的原则,加强对矿山固体废弃物、尾矿资源、废水废气、余压余热及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强光热、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沼气综合利用及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品,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要以加快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加快转变粗放发展方式。
(三)坚守生态底线之本。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利益,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坚持生态打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凉山。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草原生态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水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安全工程,持续推进雨季植树造林,推动邛海湿地、泸沽湖湿地创建“国际重要湿地”,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推进环境保护制度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原则,加强对重点行业、产业、企业的监管工作,健全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度,推动环境保护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推进人居环境生态化,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让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享受适度的绿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善谋就地转化之策。深入实施资源本地化发展战略,立足资源发展经济,依托资源富民强州,努力走出“资源拿走、污染留下,财富拿走、贫困留下”的怪圈。要创新资源就地转化路径,探索完善“政府主导、科学规划、资源入股、企业主体、市场配置”的水能资源开发模式、“科学规划、市场运作、规范开采、综合利用”的矿业开发模式、“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城内建市场、山外找销路”的农业资源开发模式、“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民众参与”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以及“科学规划、适度规模、整村推进、捆绑使用、突出重点、成片治理”的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新模式,变资源为财富,化优势为强势。要增强资源就地转化能力,依托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全面开发开放,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鼓励企业总部、企业地区总部、研发机构落户凉山,放宽民企准入条件及各种行政管制,引导中小企业从粗放分散经营转向集中集约经营,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特色产业集中区集中,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实现“卖资源”向“卖产品”转变。要扩大资源就地转化成效,坚持资源开发共生共享、共建共赢,健全完善“资源入股、政府参股、群众受益”资源开发机制,推动资源开发企业就地注册、就地核算、就地纳税,通过资源就地转化培育壮大“7+3”特色优势产业,改善地方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增强当地群众就业带动能力,支持资源地经济社会建设,确保各族群众在资源开发中直接受益、充分受益、长期受益,真正做到开发一方资源,保护一方环境,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
(五)打造产业延伸之链。深入实施产业兴州战略,紧紧围绕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文化旅游业,培育和延伸本地产业链条,打造“凉山造”产品和本土品牌,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全州产业整体层次和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要突出精深加工延伸工业产业链条,围绕建设“工业凉山”,用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金字招牌”,规划落实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建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倍增计划,分产业选择和确定重点培育的优势骨干企业,在推进工业经济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中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在面向上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在拓展下游精深加工链条、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求突破,构建优势互补、专业分工、配套联动的特色产业集群,挺起凉山经济脊梁。要着力品牌创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深入实施“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落实“一村一品,一品一标”要求,围绕“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打造“三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拓展产品规模体系,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以品牌建设促进农业优化升级。要推进文旅结合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突出民族风情、山水阳光、自然生态、航天科技等特色旅游资源,围绕加快建设邛海“国际重要湿地”、泸沽湖“摩梭家园”和各景区创A升级工程,打造精品景区景点、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推进吃住行娱购游一体化,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为凉山又一支柱产业,以“精品旅游”助推现代商贸物流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产品服务能力,将西昌建成川滇结合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
(六)强化科技创新之力。坚持科教兴凉、人才强州,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观念,着力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增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提升的内生动能,推动凉山经济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涵发展轨道,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大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四大创新工程”,在水电、矿冶、烟草、花卉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三江”水电开发企业建立国家级实验室,钒钛、稀土战略资源开发企业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创新型企业,加快建设水电、“两烟”、钒钛稀土新材料“三大科技洼地”,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开发和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量。要促进科技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注重做大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并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并举、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价值链高端融入并举,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推进传统行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加快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瓶颈,通过高端引进提升产业层次,提高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促进科技与人才培养引进相结合,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举荐、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环境,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建设西部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新高地。
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小康目标,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战略部署,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创优发展环境,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凉山由资源大州向经济强州跨越。
(一)争取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坚持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与上级关心支持紧密结合起来,用好用活国家、省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发挥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助推凉山跨越发展。立足民族自治地区立法权优势,制定完善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法规,增强地方性资源法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资源开发规范化、法制化。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争取建立水能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探索留存电量、合理参股、小水电直供、提高税费留成比例等方式,确保水能资源开发收益。围绕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节能减排补贴、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支持力度,开展资源税改革试点,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价款分成比例,增强造血功能。围绕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争取国家、省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生态恢复和治理工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围绕推进民族地区综合扶贫开发,争取国家、省加大对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基础设施、新村新寨、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形成强有力的要素保障。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将改革贯穿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全过程,纵深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稳妥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资源就地转化机制、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着力增强资源型经济发展原动力。深入推进“诚信凉山”建设,深化拓展银政、银企合作,发展壮大地方金融市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优先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推动凉山金融资源聚集区、金融服务创新区、金融运行安全区、经济金融互动共赢示范区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加大综合要素支持保障力度,推进“交通大会战”,构建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优先保证重点产业园区、企业、产业、重要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加快水电送出平台、负荷供应平台、骨干电网和无电区电力项目建设,完善输供电网络,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大力发展新能源,启动“缅气入凉”项目,实施“气化凉山”等工程,加快“三网”融合,提高能源信息保障水平。
(三)落实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发展资源型经济作为凉山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坚持钢班子带铁队伍,切实增强抓经济、促发展、惠民生的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拼干部、比工作、赛作风、争一流。要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抓资源开发、抓项目投资、抓经济工作责任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目标量化到部门、任务分解到基层、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政企合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全力抓、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要强化协调服务,健全完善资源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超常规服务企业,零障碍推进项目,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切实保障地方和群众权益。要强化督查考核,将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和部门综合考评范畴,在复杂环境、繁重工作中识别任用干部,健全完善班子、干部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日常督查指导、考核评估,推动工作落实,提高工作实效。
翟占一(1956-),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现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凉山州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