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著斌
(江汉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武汉 430056)
在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时提出了“两个决裂”的重要思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52在《共产党宣言》的学术研究、思想传播与理论运用中,以往人们更多地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对“两个决裂”提及并不多。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第二个“决裂”,即“与传统观念实现彻底决裂”讲得过于绝对。其实,这里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观点的正确理解问题,“两个决裂”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观点一样,也有一个经列宁主义传送而实现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且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阶段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囿于学识,本文主要研究第二个“决裂”思想,并以此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科学依据之一。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具有宣传鼓动的性质,文字表述言简意赅,战斗口号鼓舞人心。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决裂”思想在我国长期未受重视,这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各个时期的中文版本编纂中略见一斑。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1972、1995年版本中,无论是在卷首“说明”还是在“题注”中,均未明确“两个决裂”思想的重大价值①,基本上都是引用列宁的论述以阐明《共产党宣言》理论与实践价值。2009年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以注释形式出现的“题注”在阐述《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意义时,才首次直接引用“两个决裂”的经典表述②。2012年新版(第三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沿袭了这种提法③。这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共产党宣言》研究中重新发掘“两个决裂”的思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有学者认为其与“消灭私有制”一起成为《共产党宣言》阐发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2],另一方面也源于诸多学者就“两个决裂”论断的翻译和理解问题进行了理论商榷④。
在现代汉语世界中,“决裂”一般是指“谈判、关系、感情等的破裂”。在对经典作家文本理解时,“决裂”不如按照古汉语理解为“决然的破裂”,这里的“决”做副词,为“异常坚决”;“裂”作动词,是“破裂、裂碎”之意,如唐朝元稹在其诗作《观兵部马射赋》中写道:“挥弓电掣,激矢风追;方当耦象,决裂丽龟”;明代大儒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说:“是以昧其是否之则,支离决裂”;现代汉语中,巴金在《寒夜》中也写道“没有和解,也没有决裂”。“文革”期间,革命电影《决裂》(1975年,李文化导演),就是号召当时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师生在与校方就招收“工农学生”参加入学考试的“教育革命”斗争中“同传统的私有制关系和传统的思想观念实现最彻底决裂”。无独有偶,在欧洲,挪威也有同名电影《决裂》(Wro,2006,Stefan Faldbaken导演),主人公作为一名警员也要同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实现“决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两个决裂”思想就是要求在共产主义革命中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与思想观念实现关系上的中断、情感上的破裂。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理论活动中是这样认识的,在革命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正如他们所指出,“如果其他阶级出身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3]484。
第一,结合经典作家“两个决裂”思想的上下文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是在驳斥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要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家庭、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等责难之后,再驳斥资产阶级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切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党人提出的种种责难时提出“两个决裂”论断的。他们用唯物史观阐明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意识同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存在的关系:至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在阶级社会中,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各个世纪必然有适应这种阶级对立的社会意识,这些意识形式只能随着阶级对立的消失而消失,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两个决裂”的科学论断。这里所说的“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就是指存在于阶级社会中的、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存在;所谓“传统观念”,并不是指“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而是指同这些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各种思想观念,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存的各种社会意识。这种理解还可以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一段话来印证,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166。
第二,这里讲的“传统观念”并不是专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而是指以往阶级社会中反映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得出这个论断之前写道:“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1]51接着,马克思恩格斯才提出了“两个决裂”的论断。可见,这些传统观念无非是指打着阶级剥削和压迫印记的意识形态,这样的意识形态与消灭阶级压迫、实现高度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截然对立、不能相容的。但是这里的“决裂”并未排斥“继承”,也不是“废除”、“砸碎”,而是一种“扬弃”,也就是在思想文化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传统观念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或改造其中的消极因素,同时具有否定和肯定的双重意义的辩证概念。
第三,“两个决裂”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的。第一个“决裂”主要是指在经济领域与经济关系中的变革,是与传统的私有制关系实行彻底决裂,也就是与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彻底决裂。当然,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第一个“决裂”正在逐步实现。第二个决裂是从思想意识上讲的,实际上是要求同反映私有制关系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而不是单纯地讲与所有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思想观念彻底决裂,侧重点在于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这也正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展对“人”的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应当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现阶段思想解放的理论基础。第二个决裂是建立在第一个决裂的基础之上的。当然,马克思与恩格斯还在其他一些场合谈到一般意义上的传统观念,多数时候往往突出其消极和否定的意义。这当然未必全面,但那是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我们不能也不必苛求。相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重视前人的认识成果与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就是如此,他们在理论研究中更是大量引用、分析、批判之前以及同时代思想家的理论观点与思想观念。
第四,列宁与斯大林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实现“两个决裂”也有深刻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必须在战胜旧世界的同时战胜自身的弱点与缺陷,执政党必须不断地同旧制度遗留下来的资产阶级习惯和传统作斗争,同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决裂在工作实践上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列宁明确指出,“工人和旧社会之间从来没有一道万里长城。工人同样保留着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心理。工人在建设新社会,但他还没有变成新人,没有清除掉旧世界的污泥,他还站在这种没膝的污泥里面。现在只能幻想把这种污泥清除掉。如果以为这可以马上办到,就是十足的空想,就是在实际上把社会主义世界移到半空中去的空想”[4]438。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壤上进行建设的,是在同劳动者身上同样存在的、经常拖无产阶级后腿的一切弱点和缺点作斗争中进行建设的。在这场斗争中,常常碰到小私有者那种各人顾各人的旧习惯、旧习气,‘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旧口号仍然在作怪。这种情形在每个工会、每个工厂里真是太多了,它们往往只顾自己,至于别人,那就让上帝和首长去照顾吧。这种情况我们是看到了,亲身体验到了,它使我们犯过许多错误,犯过许多严重的错误。有鉴于此,我们要告诫同志们,在这方面万万不可擅自行动。我们认为,那样做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而是我们大家向资本主义的恶习屈服”[4]438。列宁在此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实现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另外,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强调传统观念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要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精神代替传统观念。他说:“党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开展以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精神改造老一代和教育新一代的工作。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习气、习惯、传统和偏见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这些传统和习气控制着千百万劳动群众,它们有时笼罩着无产阶级各阶层,有时给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同这些传统和习气作斗争,在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中必须克服这些传统和习气,并且以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精神教育新的一代,——这就是我们党的当前任务,不执行这些任务,就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5]21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并且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特别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传统观念的批判对象,提出同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决裂的历史任务和现实要求,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要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二是要合理对待外国文化,三是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各种观念或倾向。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文化建设、新的思想观念与旧文化传统、传统思想观念之间关系,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成果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就提出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6]534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实际总结出“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正确对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方针政策与工作原则。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注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阐释了思想观念变革的必要性、内容与原则,并提出要改变思维方式、促进思想观念变革,要求立足实践经验推陈出新。他强调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7]57-58江泽民大力拓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涵与外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继承的传统不仅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传统,还涵括了革命时期形成的新的优秀文化传统,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两个传统”思想。一方面要继承和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要同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8]6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里的高尚精神,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优良传统和美德,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9]503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的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10]278胡锦涛注重民族精神的培育,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并且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培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这些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1]40-52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2]。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与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同样要基于传统的再造,这既需要我们科学对待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悠久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更需要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
第二,以“两个决裂”思想为指导,在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中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界限。从十七大开始,我党就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3]2。为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要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四个界限”,其一就是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14]13虽然从整体上看,中华文化主要属于封建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属性,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已经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裂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6]708。因此,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作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整体的界限,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明确指针。总之,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已经过时,继承、弘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既不是对作为整体的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完善,也不是通过简单比附方法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切入点。这不但不利于认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质属性,而且会阻碍我们领会马克思主义原本真髓,无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三,确立现代观念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批判。这种反思与批判的对象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受我国长期的思想观念传统的影响,主要是指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遗留;二是在近代化、现代化以来,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的腐蚀和影响,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时表现更为典型、激烈;三是“革命”仍然是中国人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中的“梦魇”,这种“左”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当代中国人的观念变革;四是从原苏联移植或借鉴而来的,开始仅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后来推向国家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模式,虽然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从总体上消失,但在人的深层次思想观念上仍然现实的产生着影响;五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本土已经实现了变异,也成为一种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重要资源与观念来源;六是虽然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精神及其内含的等价交换原则已经突破经济生活领域的限制,扩展、蔓延、渗透到其他领域,特别是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当中,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正在形成的某些“新传统”,也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改革开放的观念和竞争观念等,这些观念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这些思想观念已经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可能成为某种“新传统”,对这些新观念负面影响的认识,也是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第四,“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是在“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生活条件的变革之后,进一步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实现思想文化新觉醒,这就属于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范畴。历史的伟大进步,总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思想观念为先导的。无论是世界文明史、中国近现代史,还是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已经一再昭示:没有观念变革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变革旧观念,创造新观念,这是赋予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当然,要由继承下来的既定历史过程演化出一个新的历史进程,要由作为既定思想观念的承担者来变革已有的观念,又谈何容易!作为生活在某个特定时代的个体或群体,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体系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被这个时代打上烙印。恩格斯晚年得出的结论就是:“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15]598因此,新与旧、落后与先进、传统与现代,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构成了思想观念中矛盾冲突与现实风险的要素。马克思早就告诫后人,如果斗争只是在机会绝对有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15]354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决裂”思想,是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人的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包括个人的观念与群体的观念。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体现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16]87马克思为此总结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7]52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两个决裂”重要思想,揭示社会意识的来源以及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发展的社会基础,破解人的观念现代化发生的深层根源,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第一,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脱离了物质生产实践和物质交往活动,人的观念现代化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追赶的现代化目标,首先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四个现代化”,虽然“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设定得很具体,但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成为社会生产过程及其物质条件的主观反映,是物质交往的产物,所以无论是包括“四个现代化”在内的外在的物质现代化,还是包括人的现代化、人的观念现代化在内的主体现代化,其基本前提和出发点都是现代化所应当具备的器物状态,社会主体“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7]525。对此,斯大林也有过精辟的论述,“形成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源泉,产生社会思想、社会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源泉,不应当到思想、理论、观点和政治设施本身中去寻求,而要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中去寻求,因为这些思想、理论和观点等等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8]212。
第二,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成为现代化总体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在实践上已经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所证实,在理论上业已成为现代化研究中心理学派这一重要流派的研究主题,例如美国心理学家英格尔斯等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不能实现现代化,仍然停留在传统观念的笼罩之下,即使他们已实现了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他们也可能会阻碍、破坏物质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理论上的这一阐明无疑具有合理性与针对性,但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却无意或有意将现代化进程中主体的精神因素无限地夸大了,也就导致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陷入“观念论”的窠臼之中。这种“观念论”正是传统历史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按其理论逻辑,历史发展进程毋需从现实存在的物质生产实践与物质交往中加以阐明,而只用考察精神层面的思想观念及其自我运动就可以了,人类社会发展中旧观念的抛弃、新观念的接受,就成为全部历史运动。对照近年来现代化理论研究,这种违背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念论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着的。
第三,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无形历史隧道,就要改革传统既定的思想观念中一切不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因素,实现人的观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从而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观念群。因此,人的观念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变革旧观念,如果我们要抛弃、变革或更新某种旧的思想观念,至少也必须同步摧毁、变革这种思想观念所赖以产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要培育、践行和弘扬一种新的思想观念,至少也应该同步创造出这种新观念得以在现实中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对于人的观念现代化过程中新观念的生成而言,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社会存在得到发展,社会意识才能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实现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具有具体性、历史性特点,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能彰显其内容的独特品质,在整体上具有进步性,但不管社会意识、思想观念怎样生成、发展、变革,新的社会意识或思想观念的发生根源仍然深深地埋藏在经济事实之中。所以说,全面现代化的健康发展需要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同步协调推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仅仅诉诸于物的因素的“物本论”是错误的,同时单纯诉诸于观念自身运动的“观念论”也是站不住脚的。[19]
第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另一层面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其独特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必须通过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来实现。思想观念自身无法实现什么特定内容,某种观念的实现必须诉诸于实践。正确、充分地认识并发挥社会意识这种能动性,在当代中国决定于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人的观念现代化作为主体自身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属于人的现代化的范畴;作为社会不同领域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现代化的范畴。从普遍意义上说,人类的聪明才智、价值追求与审美情趣都涵括在文化中,只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就能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在人类物质实践与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进文化业已成为有效解决各种生存和发展矛盾的精神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的观念发展必须顺应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思想观念的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同传统所有制、传统思想观念实现彻底决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时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正确面对与解决的现实问题。同传统观念实现彻底决裂思想,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体现在执政党的思想路线上就是解放思想;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就是要实现思想更新、观念变革;体现在现代化进程中就是要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在现时代,实现“同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两破”、“三个进一步解放”,最终达致“三个自信”的确立与彰显。
首先,从理论阐释看,“两个决裂”思想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之首。学术界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其中高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解放学”[20]8。有学者基于此,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自由、发展和解放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这就是经济解放、政治解放和思想解放[21]。这种“三个解放”的认识与“两个决裂”思想是一致的,“决裂”的目的就是实现“解放”,经济解放表现为“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思想解放表现为“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政治解放则成为实现“两个决裂”过程中联接经济解放与思想解放的桥梁。“两个决裂”成为前提、基础,“三个解放”则是目的与结果。
其次,从实践进程看,“两个决裂”思想与对中国在西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影响下持续追求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探索是吻合的。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正如梁启超1923年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的,先后经历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与思想观念亦即文化层面的现代化等三个不同发展阶段[22]262。在梁启超影响下,持类似观点的著名学者还有台湾的殷海光[23]459-477与香港的金耀基[24]131-137等。器物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经济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物质方面的现代化,这主要体现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言的“与传统所有制实现决裂”,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一基本事实表明这一层面的现代化目标已正在实现。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观念现代化问题,作为经典作家所称的“同传统观念实现决裂”,正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的思想解放。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各层次、领域中规则或运作模式的现代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制度以其特有的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着个体的行动,制度中的规则蕴藏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制度的运行则凸显出社会的秩序;我国自清末各种新政、改良与革命以来,制度现代化的努力一直在探索着,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后我国的制度现代化才明确方向、确立指导思想。制度现代化如同前述“政治解放”一样成为实现“两个决裂”过程中联接经济现代化与观念现代化的桥梁。
再次,从时代发展看,“两个决裂”思想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切合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提出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的战略判断,并认为要“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5]7。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继续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现代化”,这里提到的“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与经典作家谈及的“与传统观念实现决裂”相切合,“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仍然还是在继续完成“与传统所有制关系实现决裂”的历史任务。其一,就这“两破”的关系而言,习近平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25]86。其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力是“三个进一步解放”,也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进一步解放”均指涉“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这一核心问题,彼此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实现有机统一:解放思想成为一切实践的前提,起着“总开关”和原动力的作用;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则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质上就是围绕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人的创新活力、创业活力以及承受、抵御和应对巨大风险的能力和活力。其三,改革开放的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党之所以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深化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解放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人”的因素,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增强发展活力。当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基础、社会活力都是制约因素,对于其中思想观念因素的价值与限度要合理评价,既不能夸大也不能漠视。其四, “三个自信”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契合了人的观念现代化对主体精神状态的现实要求。增强“三个自信”的现实途径,就在于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与道路,要更有效率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更有保障以维护人民权益,更有办法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社会活力,这样才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而这更离不开“三个进一步解放”。“两破”、“三个进一步解放”与“三个自信”,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首次阐发的“两个决裂”重要论断,成为《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之一,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经历了从重视到漠视再到重新发掘的历史过程。现阶段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基本要求就是“两个决裂”原理在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的运用与发展。经典作家关于“同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决裂”思想中所指的“传统观念”,并不特指通常所理解的传统文化,而是指以往阶级社会中反映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同传统观念决裂思想,认为工人阶级必须在战胜旧世界的同时极力克服自身的缺陷,不断地同与旧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作斗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强调要实现同传统观念的最彻底决裂,既包括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指向合理对待外国文化,还要求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传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实现同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着力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在实现物质生活条件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变革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精神状态,从文化发展角度实现思想观念的新觉醒。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我们可以用更为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传统思想观念,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对待传统观念,基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要与那些体现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决裂;同时,要继续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进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注释: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第730页注释87以及1995年版第一卷第802页注释102。
②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09年第二卷说明部分和第695页注释1。
③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09年第二卷说明部分和第6页,第906页注释165。
④ 2000年10月24日俞吾金教授在《光明日报》就“两个决裂”思想的翻译问题发表见解,认为“传统的”一词翻译不准确,此译法成为历史与现实中“左”的路线的主要依据,按照经典作家原文应为“流传下来的”。北京大学施德福教授,中央编译局宋书声、杨金海、蒋仁祥等教授先后撰文驳斥此观点,认为翻译没有错误,也不能认为“两个决裂”就是为“左倾”辩护。参见:宋书声、杨金海、蒋仁祥《关于〈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决裂”论断的翻译和理解——与俞吾金同志商榷》,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以及著作《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郝贵生.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12]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 许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 斯大林.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9] 俞吾金.谈谈现代化理论研究上的观念论倾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20]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1] 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对象与整体架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
[22] 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3]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台北:文星出版社,1966.
[24]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