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的图文景观及其内在张力

2014-04-16 18:06杨向荣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图文文字景观

杨向荣

论微博的图文景观及其内在张力

杨向荣

相比传统的纸媒时代,在网络媒介时代,观者的自觉意识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其阅读心理与阅读期待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微博作为现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之一,其表现出来的图文景观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图像的兴起以及对文字的优势,也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当下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的转型,其表征出来的图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前视觉文化语境中图文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微博的图文景观为切入点,进而探讨虚拟空间中图文关系的生成和建构,将有助于我们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明确图文关系的内在张力及其言说逻辑。

微博 读图时代 图文景观 张力

贝尔曾写道:“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而伯格也提出,我们如何理解所看之物的方式,既受到视觉对象和媒介方式的制约,同时也是一种自觉选择和自觉加工生产的过程[2]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可以说,视觉文化的兴起所引发的图文景观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相比传统的纸媒时代,在网络媒介时代,观者的自觉意识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其阅读心理与阅读期待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其表征出来的图文景观无疑有着很好的代表性。笔者以为,以微博的图文景观为切入点,进而探讨虚拟空间中图文关系的生成和建构,将有助于我们明确图文关系的内在张力及其言说逻辑。

一、微博图文景观的表征

在众多的网络媒介中,微博以其便捷、交互、即时、跨媒体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几年交互式网络媒介的代表之一。在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介中,图文互文表达是其突显的一道景观。虽然与传统媒介相比,微博中的图像与文字的功能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图像还是直接作用于观者的视觉,文字的排列方式也仍是传统的线性方式,不过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微博的图文景观表征,特别是图文的表达方式还是有着很大的变化:图像延伸了视觉的功能,在虚拟现实中,图像甚至带有触觉等感官的全面体验,直观的具象思维也开始延伸到抽象思维层面。与图像的转变相呼应,微博中的文字形式也出现一系列变化,文字逐渐变得形象化和符号化,甚至有些文字与图像并没有多少区别,同样可以给观者直观的感受。此外,在微博中,图像的生存空间明显占有优势,如新浪微博中,图像信息占的比重达到90%。在腾讯微博中虽然比重不如新浪微博,但腾讯微博设有专门浏览图片的浏览范式,图片浏览范式窗口完全将图片作为浏览内容,由此可见腾讯微博对于图像的重视。据笔者梳理,微博图文景观的具体表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图释文型。在这类图文景观中,先以少量文字叙述核心内容,再配以图片,用以阐释文字。在以图释文型图文景观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图像,即以图像来代替文字的叙述,有些微博用户为了叙述一个事件或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不是以文字来表达,而是以图片来表达,运用图片将事件串联起来,从而提供更为直观的表现,给观众多感官享受。

互动交流型。互动交流型图像主要是指微博上发布的图文信息并非原创信息,而是通过转发其他微博用户的图文信息来阐释自我的观点。互动交流图文景观并不在于展示图像和文字本身,而在于图文景观背后意义的交流互动。

消费引导型。这一类型的图文景观通常出现在微博的软广告中。微博作为一个极具广告潜力的媒体,大量具有说服性目的的图像型广告存在于其中,甚至某些文字的图像化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图像承担着消费的“包装”作用。而且,在微博中还存在许多视觉消费说服型图像,这些图像用视觉表现包裹广告的商业消费目的,致力于说服微博用户进行网上消费。在一个眼球经济时代或者说注意力经济时代,消费的核心在于消费注意力,而微博作为一个有着广大用户群的信息交互平台,自然在商家的关注之列。消费社会强调的不仅仅在于物品的实用价值,更寻求物品的审美体验,而微博中的图像就承担着这样的包装作用,它将说服目的隐含在审美的外表下,使人们更容易接受。

继续深入下去,笔者以为,微博的图文景观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的现代转型中,随着现代性的展开,出现的是个体的碎片化生存。所谓现代性的碎片化,就是指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包括个体、世界、知识、道德,认知,等等,都成为了碎片。在某种程度上,碎片表征着现代生活本身,对此,齐美尔曾认为,现代个体也是生活中的一个碎片。“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层面间来回地循环,它们依据不同的规则,全都构成了世界总体,但从每一个平面来考察,我们的生命在任何特定的时候所获得的只是一个碎片。”[1]由于现代生活的碎片化,个体的感知也出现了印象主义风格,现代个体不再关注社会现实的深刻内涵,也不希冀建立一种阐释现实的宏大结构体系,而是注重以主观的内在心理感悟社会生活的表面现象或现实碎片。

现代性的碎片化体现在微博图文景观上,主要表现为现代人对于文字的忽略和对于图像的“浅阅读”和“浅表达”,而这也正是微博图文景观的另一重要表征。在微博这样一个网络交互平台上,个体所表达的往往只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的一角,文字是思绪的一刹,图片是景观一瞬。图文都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因而更注重表达审美体验和注意力效果。微博的这个特点也正是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很好的个案,这正如齐美尔所言,在现代性的感性主义生存中,“艺术本质上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从一个现实的偶在碎片(它依赖于同现实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出发构筑出一个独立自主的统一体,一个无须其他的自足的微观世界。个体存在与超个体存在之间典型的抵牾,可以被阐释为这两种因素要达到美学上令人满意的表现形象而无法妥协的抗争。”[1]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碎片都隐含着成为美的可能性,而生活的整体内蕴通过审美的方式从任何一个点上都能够得到展现。在这个意义上,微博的图文碎片化景观也是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的策略。由于社会的碎片化,导致人们身份认同的碎片化,才使得互动交流变得如此急需,不管是名人还是草根,人人都渴望交流和展现。微博这种全民的公共空间就显得很可贵。正是因为如此,微博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不同人群的共鸣而逐渐为人们所青睐。

我们发现,在微博的图文景观中,“重图轻文”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但如果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读图时代的到来”的问题域中,微博的“重图轻文”现象实际上可以视为视觉文化时代图文战争的一个缩影[2]图文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诗画关系、语图关系、图文(文字)关系都是其应有的问题域之一。在本文的讨论中,我们基于微博的探讨,其主要切入点和对象是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但由于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而得以建构,文学的基本是语言文字,因此,在具体的探讨语境下,我们的研究对象也将转为广泛的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曾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但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开始取代传统的印刷文化形态,并使当代文化实现了从语言向图像的转变。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也曾宣布一个“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以视觉化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艾尔雅维茨认为,“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光辉所普照。”[3]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可以说,当下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开始依赖于视觉,大量的视觉符号占据了人们生活的空间,电子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形成以视觉图像符号为主导的社会文化形态,使得视觉图像和形象代替语言文字符号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符号,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逐渐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形态。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语境中,图像日益凌越于文字之上,并对传统文学阅读构成了挑战。电视、电影、广告、包装设计等视觉符号逐渐覆盖我们的生活,冲击我们的视觉感官,视觉文化在大众消费文化中开始占据主流形态。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这种快速、准确、便捷的文化消费方式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消费社会的到来使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呈现出快节奏、娱乐化、感官化的特点,而无深度的视觉图像正好满足了大众趣味。视觉消费的虚拟性和体验性给大众带来快感,图像的刺激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一张张充满美感和视觉刺激的图像成为人们宣泄烦恼、摆脱压力的方式。而且,图像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没有了地域、民族、语言的限制,更易被受众认知和把握。

在这个意义上,微博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零散性、差异性等特征,可以说都与视觉文化时代所倡导的视觉理念不谋而合,同时也可以说是后现代文化的一种表征。在后现代文化场域中,微博体现出来的碎片式、戏仿式、身份的漂移以及对传统话语权的解构等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图像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像本身就是一种碎片式叙述。相对于文字而言,现代人们更喜欢用图像来叙述生活。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份游离于各种符号之间,图片能更好表征身份,表征即时的状态和环境。此外,后现代文化注重体验,以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相对文字而已,微博的图像体验显然更全面,而且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这种体验还在不断地延伸。如果说图像中也存在某种话语或权力关系,那么现代的媒介也在提供平台迎合或阐释图像的话语表达。微博是个全民平台,发布图像的不仅仅是媒介,大众更是其中的参与者,大众即时发布着自己生活中的信息,与全体进行着对话,争取着自己的话语权。

至此,我们可以将微博的图文景观置于观者审美心理转变的语境中来加以考察。后现代时代,大众对于各类文化产品的审美动机,已经不像前现代文化时代的人们那样去品位,普通大众观看的动机,往往只是打发时间、游戏心理、寻找群体认同,等等。在这个层面上,显然图片相对于文字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文字需要人们的抽象思维,去想象文字的上下文语境以及线性的逻辑线索,而图片和影像则有天然的优势,不需要观者太多的思考,并消解了文字阅读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且,在微博的审美心理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所谓的“迷心理”或者“控心理”。在后现代语境中,现代人渴望被关注,而微博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微博中图像的现场感更能让人产生被关注的错觉,因而也备受现代人欢迎。而微博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使得人们的空闲无聊时间被填满了,每天人们在空闲活动时全线图片直播自己的状态,微博极其容易将人置于“被看”的角色上。

此外,媒介技术的发展也助推了微博图文景观的形成。当前,视觉技术的发展早已从手工艺图像(绘画)进入机械复制图像(影视)时代,并开启了数字拟像(数字化虚拟影像)时代。因此,技术对视觉文化的影响首先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反映出来。DV制作颠覆了传统电影生产模式,数码摄影改变了传统胶片摄影方式,数字卫星电视、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等,使得图像的生产变得简单便捷。新视觉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结构乃至文化结构有着很大的变革作用,人人都是作者或匿名的作者使得图像由谁生产变得不重要了,技术发展正在导致巴特意义上的“作者之死”。在微博上,人们乐于上传自己拍摄和制作的图片,甚至影像。媒介技术的发展让图像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现在只要有手机即可拍摄照片,有电脑即可编辑图片,图片的生产变得如此简单。这似乎比构思长段文字要简单,一张现场照片,所蕴含的内容,恐怕不是几百个文字所能表达的。随着未来网络拟物技术的发展,电脑模拟现实社会景观的能力越来越强,现实社会在虚拟电脑世界中也就成为了一幅幅图景的直观再现,而图文战争也只会是愈演愈烈。

二、微博图文景观的内在张力

微博作为现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之一,其表现出来的图文景观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图像的兴起以及对文字的优势,也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当下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的转型。可以说,微博以有限的文字内容和链接式无限的数字图像内容,为人们立体展现了一个虚拟视觉图像世界,其表征出来的图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前视觉文化语境中图文关系的发展趋势。

从微博的图文景观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字与图像的内在张力关系,而这种张力也是读图时代图文之间的内在张力之表征。文字与图像作为人类交际、思维和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都具有再现的功能,都可以通过符号本身的特性再现现实世界。无论视觉还是听觉,图像还是语言,都是我们生活所借助的符号,图像与文字虽是不同的叙事系统,两者之间的张力却是显而易见的。图像以鲜明、具体的形象打动受众,给受众带来形象的直观性和视觉快感,但却让受众丧失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而文字的特性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失。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唤起受众丰富的想象,以其独特的、深层表意的功能挖掘文本的内涵。因此,图像与文字虽相异,但是两者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笔者以为,文字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形象性,文字的线性化与图像的非线性化,文字的深层表意与图像的浅层表象,文字的可说性再现与图像的可视性再现,使两者形成一种互补和互动的张力关系。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字的表达,或者说以文字为符号表征的文学,是通过文字的线性符号陈列而得以呈现。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媒介来实现其功能的艺术形式。文学语言在很多时候受制于理性,与个体的阅读和思考等相关,它更多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来合理安排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理性思考来实现其价值和功能。在线性连续性符号空间中,语言文字所建构的空间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反思和想象的可能。就文学而言,它是由词语构成,词语与词语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表达上采取的是一种连续的、线性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图像的直白、浅易。文学作为一种线性接受模式,文字符号具有的张力可以使读者的思维有无限的延展性,读者可以静下心来专心地阅读文学作品,透过语言想象其传达的形象,领会作者的深层内涵。而图像作为视觉艺术,通过视觉形象这种非线性符号而得以呈现,图像或形象在很多时候受制于感性,与个体的视觉感性和体悟等相连。从对立关系来看,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是一种线性接受的模式,侧重于时间的连续性,适合把握事物的动态过程,因此以语言为媒介的文体更适合叙事与论说。相对于文学的线性表达模式,图像的非线性模式侧重于空间性,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倾向于形象和感性层面。此外,非线性图像符号的虚指性,也使图像能对世界进行更形象化和直观化的表征。图像的本性是视觉直观,因此以图像为媒介的艺术就表现为视觉形象的客体展示,也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观者带来视觉的快感。

此外,文字与图像都具有再现的功能,都能以再现的方式表现某些内容,只不过前者是一种“可说性”再现,后者是一种“可视性”再现。语言文字的再现不能像图像那样将客体的视觉面呈现出来,词语只能被引用,但却看不见客体,而想象或隐喻克服了这种不可能性,用这种视觉再现语言,通过隐喻将形象与文本缝合,成为一种形象文本。米歇尔认为,形象、图像、空间和视觉性只能通过语言话语比喻想象出来,语言话语也要根据图像比喻、联想[1]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在一幅画中,文字是对画中图像及所代表的意义的阐释,这种图像与文字的相辅相成使语言变成可视的了。同时用文字记录形象,也使图中所传达的精神形象成为一种可视语言。文字可将看不见的声音和信息改造成可视的图像,这种可视语言可以弥补图像与使用图像的语言之间的裂痕。

图像作为“可视性”再现,它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给受众带来视觉冲击,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文字作为“可说性”再现,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它具有发散人思维的作用。在读图时代语境下,图像所带来的强烈的感官刺激使读者无法展开深层思考,而文字的理性因素恰巧可以弥补这种视觉文化对受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消解。此外,图像的可见性使它作为一种可视证据出现在文本中,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图像有各种用途,曾被当作膜拜的对象或宗教崇拜的手段用来传递信息或赐予喜悦,从而使它们得以见证过去各种形式的宗教、知识、信仰、快乐等。这正如伯克所言,尽管文字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图像本身却是认识过去文化中的宗教和政治生活视觉表象之力量的最佳向导[2]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这种形象的建构正是通过模仿和再现的方式来呈现的,是对图像所要表达的文学文本的形象建构。

作为可视性的文本,图像对形象的建构是创作主体通过观察和感受外部世界,运用记忆、图像或语言的媒介将外部世界再现出来,由此可见,图像或文本的形成是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和解读。在形象的建构中,文本创作存在着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似对应关系,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应性也就意味着文本必然要对现实进行模仿与再现。正是通过这种再现的形式,艺术家才能使艺术品不再以镜子似的反映个别或具体的事物,而是为这些事物创造一种内在的联系,使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图像或文字的形式展现在观者面前。正如艾布拉姆斯所说,诗人应当表现的是物质、形式、色彩、明亮、暗淡等一般的视觉特性,而人们借助于这些特性可轻易地分辨出大类——个体只是这个大类里的一员[3]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张照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因此,图像再现形象,主要通过模仿和再现的方式来建构视觉形象,或者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和可视性表现某些主题,以涉及文本避开的问题,表达未用文字表达的内容。

作为可说性的文本,文学用语言文字进行形象再造,也就是对语言所要描绘形象的文本建构。文学建构文本,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呈现,比如诗的创作,人们读到诗就会联想到诗所描绘的意象。也就是说,文学用语言的形式构建了一种形象。这种形象不同于视觉的建构,它是由文字的深层表意引人深思的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相对于图像来说,它并不是直观的,而是需要运用想象完成的,是一种形象的间接性表达。此外,文学通过形象反映现实,文学的思想体现在形象中,其形象是经作家的概括、集中,用文字的形式在作品中重新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虽然只是形象,但这一形象却包含了丰富的概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借语言来塑造、描写艺术,艺术家的构思过程是从语言中提炼准确、鲜明、生动的、形象化的语言过程。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就意味着文字是非感官的感受,非具象的形象。由于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直观性与真切感,文学所展示的形象仅仅是一种喻像。

文学作用于感官的间接性,表现形态的虚幻性成为它的缺陷。但也正是由于文学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真切感和直接性,才不受物理规律的局限,才能提供更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文学的语言艺术不仅可以通过人物的行动、独白、对话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心灵。而且,一切艺术的构思都需要文学的想象介入,一切的意境也要靠文学来提升,文学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广阔的自由想象的空间是图像永远无法替代的。文字符号具有的张力使读者的思维有无限的延展性,使读者透过语言想象其传达的形象,领会作者的深层内涵。文字的深度性、表意性可以使观者深入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文本往往以标题或题名等形式出现在图像中,从而把图像转变成“图像文本”,通过文字的形式帮助或影响观众对画面的理解,让观众从字面上和隐义上去解读它们。在图配文的作品形式中,视觉信息因文字而得到强化,图像文字被认为比单独的图像更能产生效果。图像与文字的相互表达,使画面和文本的再现相得益彰,这也就使作为“可说性”的文字与“可视性”的图像具有关联性与可比性。

文字作为一种线性接受模式,文字符号具有的张力使读者的思维有无限的延展性;图像作为一种非线性的模式,以形象性与直观性著称。而且,文字和图像都具有“再现”的功能,都能以再现的方式表现某些内容。基于符号学的视域,文字与图像在并存的文本体系中可以达到一种相互映衬的互文性。基于此,文字与图像作为再现实践的异质领域,将建构形象文本与视像文本关联可能性。此外,图像与文字也绝非简单意义上的自我指涉体,在某种意义上,形象和文本、图像和语言可以相互表达和相互言说:图像具有文学功能,而文字具有图像功能,图文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者互文表达的共同情境。

需要注意的是,在讨论语图关系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语言与图像在再现层面的张力。这种张力,在我看来,可以从“言说的自我”与“被看的他者”之间的差异、讲述与展示之间的差异、“道听途说”式的文学与“亲眼目睹”式的图像之间的差异等方面具体展开。此外,这种张力也与特定的政治、文化领域内的斗争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话语与图像之间的权力斗争。在这个意义上,“文学遭遇图像”也可以视为话语与图像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表征,而这,也是我们在关注微博图文景观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责任编辑:平啸〕

On the Image-and-Word Landscape of Microblog and Its Intension

Yang Xiangrong

Compared to the age of traditional paper media,viewers'self-consciousness has enhanced unprecedented ly in the age of internetmedia,changing greatly their reading psychology and expectation. As one of today's new ly rising internetmedia,m icroblog,which disp lays an image-and-word landscape,is undoubted ly representative.The rising of images as well as their advantage over words reflects a more profound conversion of social culture and aesthetical psychology.The image-and-word landscape embodies to some extent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s and words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visual culture.Starting from the image-and-word landscape of m icroblog and further exp loring the gen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s and words in virtual space will contribute to defining the intension and logic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images and words in the context of visual culture.

m icroblog;the Image Age;the image-and-word landscape;intension

杨向荣,湘潭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411100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学理层面的考察”(11A12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图’艺术史的图文关系研究”(12YBA29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批特别资助“图文关系的学理渊源及其内在张力研究”(2013T602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1批面上资助项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语-图’关系史的考察”(2012M51006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图文文字景观
画与理
景观别墅
文字的前世今生
火山塑造景观
热爱与坚持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