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丽
高校排名兴起发展的原因分析与启示
洪晓丽
高校排名的产生发展内含多种深层驱动因素。在西方,这些驱动因素主要表现为外部性,在中国则主要具有内部性。作为一种高教质量评价方式,高校排名整体演进走势体现了对高教质评的规律认识,其经验做法对建立健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藉此就改进高教质评提出若干建议。
高校排名 驱动因素 演进轨迹 建议
高等教育关系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及成败,事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状况一直受到各国政府、有关组织和民众的高度关注。这种极高关注度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校排名及其所引发的巨大反响。尽管自高校排名产来,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时至今日全球范围的高校排名愈演愈烈。排名机构每次发布高校排名,都牵动着高校、家庭和政府的神经,并引发社会热议。与此同时,这些年学术界对高校排名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高校排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作为一种高教质评方式,高校排名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目前已体现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正确认识高校产生的深层驱动因素,深入思考高校排名的整体演进走势,并以此为视角思考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回应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研究的理论期待、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历史甚为久远。在西方,中世纪就出现了以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为使命的大学。至19世纪,西方高等教育已较为发达,以德国为中心涌现一批以学术研究为重点的高等学校。大学排名历史最早也可追溯到1870年美国教育局发表的《大学排名统计年度报告》。但它在西方受到热捧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继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作为媒体率先发布美国高校排行榜之后,1992年《泰晤士报》发表了前100个英国优秀大学指南,1998年德国推出了250所高等教育机构排名产生,2004年墨尔本大学研究机构公布具有国际地位的澳大利亚大学名单。近十年,美国、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家研究机构更是推出区域性和全球性大学排行榜,大学排名在西方有增无减。研究表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全球战略和高等教育在国家全球竞争和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密切相关的。
其一,高校排名是西方有关机构政治上配合国家争夺全球治理权,维护既有国际格局和秩序的产物和手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前苏联逐步解体,西方阵营盟主美国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强国,在全球实施霸权。其高等教育经过19世纪向德国学习,后来居上走在世界最前列[1]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的2013年全球大学排行榜,当前美国高校总体水平依然处于领先地位,除拥有排名世界第一的学院外,世界前10强高校中有7所美国大学,前200强中则占77席。,为美国称霸全球提供了重要支撑。英、法、德、日等美国盟友依靠先进高等教育支持的科技引领,国力强盛,成为新型全球治理秩序的受益者。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国家日益崛起,世界舞台呈现出一超多极的格局,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秩序受到挑战。国际经验告诉他们,巩固全球治理权,必须以科技与人才强化国家硬实力,加强意识形态进攻。而这正是西方大学的使命所系,并有一定的担当优势。应该看到,西方的大多数高校排名虽非政府行为,但实践表明,一旦涉及国家利益,西方非政府组织就不只是单纯的“经济人”或“公益人”,而往往具有配合国家实施对外战略的高度政治自觉,成为对外政治活动的代理人。从客观效果看,西方大学排名,一方面,在激起本国高校内部竞争,保持高等教育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向全球青年才俊展示了他们高等教育优势及相关资讯信息,为争夺全球人才资源打开了方便通道[2]西方国家的高校排名吸引了众多的国际留学生,很多留学生学成后选择留了下来,成为这些国家廉价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以中国留美博士为例,多数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长期留在了美国工作生活,理工科博士生留美的比例,更从1992年的65%增加到2007年的92%,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几乎所有理工科博士都留在了美国。http://view.163.com/13/0619/17/91OF57FV00012Q9L.html.。另一方面,通过大学排名吸引更多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就为向他们直接灌输西方价值观创造了条件。这些学生学成即使回国,很多已成为具有西方精神的人。
其二,高校排名是西方有关机构经济上配合国家开展全球市场竞争,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的产物和途径。教育经济学认为,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产业属性。在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推进经济复苏的努力,美国、德国等国家按照市场化方向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教产业化、国际化取得很大成功,在争夺全球高教市场中获益颇丰。据美国《侨报》报道,国际留学生对美国的经济贡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留学经济”正在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在澳大利亚,2008年,仅中国的留学生就为该国带来150多亿澳元的收入[3]〔英〕皮特·斯科特主编:《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为更多更好地抢夺国际留学生市场,2000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提出必须使该国高等教育更大国际吸引力,并明确外国留学生入学比例要达10%的目标[4]杨宇立:《高等教育的产业化与国际化——对比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http://www.chinaqking.com/content/Print-Article.aspx?newsid=336674.2013-6-13.。在这场高等教育国际市场争夺战中,西方高校排名机构功不可没。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已成为一些名校的“宣传队”,高校排名起到了很好的留学招生广告效果,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同时,高校排名机构也有“经济人”的算计,从而使高校排名打上了市场经济烙印。特别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国际性商业媒体,其大学排名的商业价值考量,已不限于国内市场,更有庞大的国际市场。事实上,大学排名确已成为这些刊物的很好卖点,“每年载有大学排行的当期发行量是其全年发行量之最,即为证明。”[5]王英杰:《大学排行——问题与对策》,〔北京〕《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有的研究机构则着眼自身发展利益,通过大学排名扩大研究成果社会受众面,强化社会服务,增强社会影响力,拓展发展空间。
其三,高校排名是西方有关机构文化上配合国家实施文化输出战略,提高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产物和方式。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它是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学术思想、文艺科技、各种制度等精神创造活动成果,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排名无疑属于一种文化活动,其排名依据和方法体现了一定的高教理理念和高教模式。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具有文化优越感,并重视在全球进行民族文化的输出和传播。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他们加强文化输出攻势,强力输出强势文化,不仅输出政治文化也输出非政治文化,藉此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排名在西方世界率先兴起并得以迅猛发展。其实质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自恃占有国际高等教育高地,在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文化输出意识驱使下,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他们的高教理念和模式,以扩大其高等教育全球影响力。同时,通过高校排名方式能更有效地吸引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实地学习体验他们的教育理念、民俗风情和管理制度等文化,感受他们文化的独特精神和“魅力”,从而有利于增强国际留学生对该国文化的心里认同,进而为该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球、影响全球奠定基础。
中国大学排名是对外学习的产物,但发展较快。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在国内首次公布对87所重点大学的评价和排序,1993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开始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武书连榜),1999年网大(中国)有限公司开始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网大榜),2003年中国校友会开始对外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校友会榜),同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研究院则开始公布世界学术大学排名,2004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开始发布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中评榜)。如果说西方高校排名基于其发达的高教体系主要具有外部性,那么中国的高校排名则主要具有内部性,基本是内省、内需式的,这是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发展现状密切相关的。
国内大学排名是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产物和体现。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也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是在思想观念、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全面实现现代化,归根结底表现在培养人的现代性的发展程度上[1]瞿振元:《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理论先行》,〔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12期。。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尤其要求我们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达到现代高等教育世界先进水平,培育出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2]瞿振元:《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理论先行》,〔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12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与高教现代化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在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的大学,发展一批深具国际影响的学科,破解“钱学森之问”这道艰深命题,推出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成果,以及推进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和结构优化方面,仍需作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国内大学排名就是以指标研设的方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以科学的理念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体现了有关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对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学术自觉和责任担当。
国内大学排名是缓解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矛盾的产物和体现。作为对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信息化是指一个区域、经济体或社会不断发展为以信息为基础(或者说,基于信息)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信息化就是各类高教关系主体以相应高教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为基础而作出某种决策、结论和行动的状况,体现了主体对高教信息的依赖程度。就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信息需求情况来说,作为最大的利益攸关方,家长和学生在作出巨大教育投入后,出于对孩子、自己未来前途的考虑,迫切需要获取相关信息作为择学校、择专业的参考;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其高教政策制定与资源投入需要全面多元的信息支持;高校之间则需要一些信息作横向比较,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中国的大学排名得到不断发展。客观上,研究机构的大学排名及其背景资料等信息服务为高教关系各类主体提供了宝贵的高教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和矛盾。当然,有关机构在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社会影响力,这是市场规则运行的必然逻辑和结果。
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校排名经历一个初步探索到整体上渐趋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要求的过程,体现了对高等教育质评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1.排名秩序从自发自为分散进行到权威行动和统一标准、规则的研究制定。长期以来,大学排名秩序较为混乱。国际上,各大学排名机构相互独立,独自运转,由于排名统计口径和数据来源各不相同,排名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即便是同一个排名机构由于排名方法的改变,也可能使对同一个学校的前后排名出现很大变化。2005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公布新的世界大学排名,马来西亚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大学的排名较前一年下滑了大约100名,引起轩然大波[1]孙海涛:《全球性大学排行榜的发展与展望》,〔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从国内情况看,各排名机构每年都竞相推出他们的大学排名,他们相互独立运行,各自为政,更是浪费了资源。事实上,不仅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家庭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有关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研究解决,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我国首份“官方大学排行榜”—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和新闻出版界则合作成立数据发布组织(CDS),在网上对外共同发布大学数据。2011年,俄罗斯国立大学提出制定俄国高校排名标准,得到时任总理普京的肯定和支持。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共同发起成立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并在2006年讨论通过“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确立高等教育排名的质量原则和操作范例。排名机构的大学信息发布对高校排名数据采集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提高大学排名的可信度。而排名规则的研究制定则试图从制度化层面解决排名机构自行其是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排名的规范化水平。尽管国际组织的排名规则不具强制执行力,也不能改变多头排名的状况,但它对高校排名具有较强的指引性,有助于把高校排名从一种混乱失范状态转变为有序规范状态,代表了高校排名的进步方向。
2.排名指标和依据从初步设计到动态调整、渐趋完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权重的设置,直接关系排名结果,是高校排名的关键环节,也是排名的重点难点。由于排名依据问题客观上非常复杂,加之研究人员认识的局限和取向的差异,排名依据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经历一个“试错”、纠偏、调整、完善的过程。实践中,中外排名机构都围绕排名指标及其权重的选置,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指标体系的不断发展。以英国的大学排名机构构建排名指标体系为例,2010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和英国QS公司分道扬镳后,总结以往多年的排名得失,两者各自建立了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指标体系。从指标体系内容上看,他们都明确将教学质量作为新的指标(设置了20%以上的权重),并分别将毕业生质量和从工业界获取经费作为一级指标,各有发展和进步。同时,尽管前者仍然重视声誉调查,但已将其权重由以往的50%调整为34.5%,体现了更注重客观的评价原则。从国内情况看,以中国校友会的指标体系为例,校友会在保持高校排名指标体系总体稳定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2013年将学术声誉设为二级指标并赋予其7.53%的权重,将校友捐赠作为三级指标并赋予其3.01%的权重;2014年,率先将教育部和各省区科技奖励与社科奖励等纳入科研指标,首次将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慈善榜上榜慈善家等纳入杰出校友指标等。总体看,尽管当前各个排名机构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但若将所有排名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做到了坚持主客观相统一、更求客观,兼顾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更重产出,统筹考虑规模与效益、更求效益,注重总量与质量相统一、更重质量,同时实行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等绩效评估相结合,体现了高校排名的客观要求。
3.排名类型从单一综合排名到多维度分类排名。回顾大学排名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大学排名经历了从简单笼统的综合排名到较为精细的分类排名的发展过程。最初,排名机构推出的是综合性排名,对各个大学的整体实力进行排序。这一综合性排名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它并不能清晰直观地反映出不同高校之间的具体差异,如,学科建设如何,毕业生质量如何,学校声誉如何等,这样的排名也看不出各个高校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时至今日,大多数排名机构都在推出大学综合排名的同时,公布了新的排名类型下的高校排名。在西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分类排名较为典型,2014年它的美国大学排名除有传统的本科综合排名外,还有本科最佳商科排名、本科最佳工科排名、文理学院排名、区域大学排名、最有价值大学排名、适合B类学生的大学排名、国际学生最多大学排名、毕业生负债最少大学排名、大学校园学生经济差异化排名、学生种族多样性大学排名、荣誉奖学金发布最多大学排名、新生入学率最高大学排名、毕业率最高大学排名和小班授课比例最高大学排名等等,体现了精细分类、倡导特色的排名理念。从当前我国的大学分类排名情况看,校友会榜在将高校区分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型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特色型大学等类别的基础上,2014年除推出综合性的大学排名外,还公布了研究型大学、毕业生质量、教师水平、学科水平、最具媒体影响等类型高校排名。武书连榜在将大学区分为综合类、理科类、文科类、文理类、工学类、医学类和经管类的基础上,2014除推出大学综合实力排名外,还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公布了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和教师绩效排名、新生入学质量排名和本科毕业生质量排名,推出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类组合的自然科学排名,以及哲学、经济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组合的社会科学排名,并公布各高校在所在各省区市的排名情况。这些从不同角度的个性多元化排名很好地将高校特色与优势揭示了出来,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了高校办学情况,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4.排名方式从单纯数字化排序到分等级分层次排序。国内外机构研究高校排名,主要是对高校的整体实力或局部情况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分别作出量化评估,测算出分值并进行数字化排序。实际上,大学实力评价和排名,其结果应是质和量的统一。同一指标下两个评价对象,即使在同一个品质层次上有量的区别,由于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客观存在,具体情况不同,往往难以分出孰优孰劣,以量化数据比较实力大小、进行排序往往是不准确的。正因为如此,当前一些排名机构研究高校排名时,除对高校进行量化评价、数字化排序外,还尝试公布高校的等级或星级排序。2010年,中国校友会在推出数字化大学排名的同时,率先对中国两岸四地高校开展星级评价,用星(★)的数量表示大学的等级,将普通高校分为8个星级,最低的为1星级,最高的为8星级,以发挥大学排名的激励、指导作用。其中,8星级代表世界顶尖大学,7星级代表世界一流大学,6星级代表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5星级代表中国一流大学,4星级代表中国高水平大学,3星级代表中国知名大学,2星级代表中国区域高水平大学,1星级代表中国区域知名大学。2014年的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用百分比法对各项排名指标进行等级评价,并用A、B、C、D、E共5等11级表示各大学的实力。其中,前10%为A等,实力最强的前2%为A++级,介于2%-5%之间的是A+级,5%-10%之间的为A级。本科毕业生质量C级及以上的列出排名和等级,C级以下的直列等级、不列排名。尽管星级和等级排序不够精确,与定性评价较为接近,但由于层级较多且有测评总分作参考,基本能代表各高校的实力情况,体现不同高校在评价范围内的发展差异,同时又能克服数字化排序结果的绝对性及其产生的弊端,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更能为各方所接受。
当然,现实中,还没有一种大学排名方式是完美的,具可复制、普遍推广意义。同时总体上,国内外大学排名还存在更重科研、较轻教学和社会服务,更重结果导向、较轻过程管理,更重外在表现、较轻内在精神气质和制度文化,以及排名结果多样、权威性不够等问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作为一项探索性活动,目前高校排名仍处在研究机构和有关组织的学术活动层面,能否完全走向广泛的制度实践,还有待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当前我国高教质量评价现状,重点提出以下几个评价改进建议。
一是以推进管办评相分离为原则建立统一、权威、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和完善评价主体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和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厘清政府、高校、有关社会组织在高教活动中的基本职能和角色定位,也事关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着眼于增强高校质量评价的公信力,建议借鉴大多数高校排名由非官方组织的有益做法,将高校质量评估工作从政府部门职能中剥离出来,将其交由非政府组织去承担,形成统一、权威、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防止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二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重点抓紧研究制定高教质量国家标准。指标及权重的设置是高校质量评价的核心要素,在数据来源给定的情况下,对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意义。研究制定高校教育国家标准,首先应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或教育方针,在分析高校排名指标设置得失的基础上,坚持以大学职能为基本维度开展质量评价,全面评价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成效,特别应把人才培养作为质评的重中之重,加大教学质量评价分量,把高校资源更多地引向学生培养上来,适当提高科研水平在一流研究型大学中的评价占比,使高教质评适应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社会要求。其次,根据不同高校发展的目标、定位、职能,研究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现差别化办学要求;在区分高校类型,将各个高校整体作为评价对象开展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教师水平、教师绩效和生源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以及学科教育等方面,细化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多样化指标体系,从而使各个高校教育情况更清晰、更全面。
三是以有效解决实际突出问题为导向提升高教质量评估的成效和水平。质量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解决问题,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和水平。为此,应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紧贴高教实践,克服高校排名活动的单向性,建立互动、双向的高教质评模式,向前、向后延伸评价工作。质评前,应在运用较为成熟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准确把握特定时期高等教育新的要求和存在问题,并将要求落实和问题解决情况作为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当前,尤其应围绕解决高等教育行政化和同质化严重,社会化、国际化和结构优化不足,学术腐败和学术诚信缺失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弱化,教师绩效考评和职称评定唯论文是从,以及创新性研究成果产出和运用不够,拔尖创新人才、世界一流学科和国际领先原创性成果不多等问题,完善评价内容,努力使评价活动贴近实际需要。质评过程中,不能像大学排名那样,仅作简单的数据采集、测算和结果比对,而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作出质评分析报告,着重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及时提交数据分析报告。高教研究会应动态跟踪高教质量问题改进情况,并将其作为下一轮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适当设置加分、减分指标及权重,激发高校抓质量问题整改的内生动力,发挥质量评价的引导和激励功能。
〔责任编辑:天则〕
洪晓丽,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