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信系统传输中的宽带化设计技术及应用

2014-04-16 13:09:19代民安
机电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波分以太网子系统

代民安

(江苏省设备成套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09)

0 引言

地铁通信系统是地铁运营和管理服务中的重要系统,担负着语音、数据、图像和文字等各种信息的传递,以及公务联络、列车运行和管理的控制等重要任务。地铁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通常由传输子系统、公务电话和专用电话子系统、无线通信子系统、广播和视频监控子系统、电源子系统、时钟及同步子系统、自动售票及灾害报警子系统等构成,各系统间互相协调和配合,从而为地铁运营和管理提供有效的通信保障。其中,传输子系统是城市地铁信息通信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是连接控制中心与车站/车辆段、车站与车站/车辆段,与其他线路控制中心、公安指挥中心进行各种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对于数字视频/音频、低速数据及高速数据等不同信息的传输,其要求的系统带宽、时延、可靠性等各不相同,同时多业务、高速率、高精准、同步和开放式传输平台和系统的不断建设,对传输系统的网络设计、设备保护、冗余配置、系统升级和扩展,以及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地铁通信系统中传统的传输技术

较早应用于地铁通信的传输技术是模拟通信,该技术是将模拟信号与载波进行调制,然后在接收端通过低通滤波器将初始模拟信号进行还原,从而实现信息传输。该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其传输信号与噪声叠加,很难被分离,因而信号容易失真,严重影响了通信传输质量,同时该技术也很难满足现在通信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已被淘汰掉。

同步数字传输(SDH)是一种基于时分复用(TDM)原理开发的技术,其采用高度标准化、智能化的网络,具有世界统一的接口,可以实现多厂家设备的兼容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协同管理和操作,并且网络具有强大的自愈功能,传输速率达10~40 Gb/s,曾广泛应用于铁路、电力、高速公路、石油、电信骨干网等专用网络,但是该系统仅针对点对点的电话语音固定传输,对数据和图像等信息的传输支持不够。

异步传输模式(ATM)兼备宽带音频接口和宽、窄带视频接口,一度被称为视频传输业务的最优解决方案,其在传统电话网的电路交换和数据网的分组交换的基础上,还具有面向连接和数据包交换的特点。该技术采用异步时分复用的方式,提供端到端的接入方案,并且可以动态分配带宽,网络带宽利用率较高,但是该系统的技术较复杂,可靠性不高,且高端ATM产品价格昂贵,因此也逐渐淡出通信传输市场。

开放式传输网络(OTN)是一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而专门开发的技术,其基于光纤技术且采用双环路方式,接口类型众多,除 具 有 与 OTN 连 接 的 内 部 接 口 (36 Mb/s、150 Mb/s、600 Mb/s)外,还具有与SDH、ATM等网络外连的接口,如E3(45 Mb/s)、STM4(622 Mb/s)等。该技术性能稳定,在广州地铁1、2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上海城市轨道2号线等上都有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没有国际标准,难以进行各种协议的互联,不利于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并且其最大容量仅为600 Mb/s,不能满足现代通信传输高带宽的需求。

另外,基于以太网的千兆/万兆以太网技术,具有传输直接快速、距离远、设备成本低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原有以太网多媒体应用无QoS、多链路负载分享等问题,能够满足城市地铁通信系统组网的需求。而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以其技术简单、容量大、易扩容、波长间隔大、价格便宜等特点,在带宽要求越来越高的城市地铁通信系统中也开始得到应用。

2 传输系统的宽带化设计技术

为了提高地铁各种通信业务的传输质量,势必要增加传输带宽,同时结合地铁轨道建设线路分段开通以及以后延伸的实际要求,地铁通信传输系统必须做到安全可靠,功能和技术先进合理,并且易于今后的网络扩展。

2.1 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为了满足多种业务传输的需求,在同步数字传输(SDH)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面向基础电路连接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其将传统的SDH复用器、数字交叉连接器、波分复用终端、网络二层交换机和IP协议等多个独立设备集成为一个综合网络设备。该技术扩展了SDH的传统功能,并将以太网技术和异步传输技术与之结合,新增了EoS和AoS这两大核心处理功能,同时以宽带作为开放的业务平台,辅以虚容器级联技术、通用成帧规程技术和链路容量调整机制等,实现了语音、文字、图像等多数据业务在同一个平台上的接收、映射和传输。目前,经过改进,多业务传输平台已经实现了PDH、SDH、ATM、RPR、以太网等技术的一体化,兼具了各级虚容器复用功能和内嵌RPR设备的二层交换机功能,其传输速率可达10 Gb/s,能适用于多业务的综合汇集和传输,现已在上海地铁11号线上得到很好的应用。不过,该技术仍不能摆脱传统SDH中时分复用技术的时隙通道及带宽的限制,不能做到动态分配信道的带宽,在业务量突增时其业务承载能力不足。

2.2 弹性分组环技术(RPR)

为了优化数据包的传输,提出了一种以IP数据业务为主的新型光传输技术,即弹性分组环技术(RPR)。该技术可以支持环形拓扑结构,具备自动倒换保护功能(倒换保护的测试时间为50 ms),并且在光纤断开或连接不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对数据传输进行快速恢复。同时,弹性分组环技术兼具了空间复用、双环工作、多点传送等功能,带宽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具备千兆以太网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技术简单,建设成本较低。同时,其还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QoS分类和环网保护等问题,实现了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公平分配、环路带宽共享、业务分类等功能,目前得到了电信运营商的青睐,广泛应用于语音、数据、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传输。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数据业务的传输要求,但对以时分复用为基础的语音电路业务支持不够。

2.3 光分插复用(OADM)+超宽密集波分复用(UW-DWDM)技术

随着光传输网规模的扩大以及对传输带宽要求的不断提高,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在铁路轨道交通中逐渐开始得到应用,例如中国铁通京沪穗DWDM工程采用了传输速率为10 Gb/s的C波段40波单纤单向波分复用系统。不过,这种普通的点到点波分复用通信系统虽然传输容量显著增加,但是传输带宽并未进行升级,这就需要灵活的节点才能实现高效组网。但是目前常用的数字交叉连接系统较复杂,很难适应网络传输容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器(OXC)等光节点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实现了光层上的网络互联。光节点数据传输将由现有的点到点连接转变成透明的网式光网络,同时,随着带宽需求的增加,对每个光纤上的传输容量的要求也更高,一般需要创建光传输网络(OTN)来代替传统的点到点连接技术,不过成本较高。光分插复用器的设备成本较低,且不需要任何电源供应,将其应用于密集波分复用和超宽波分复用(UW-WDM)光网络中,可以将光信号选择性地卸下或插入DWDM网络中,可靠性较高,成本也较低,并且网络扩展性较好。波分复用器集合所有来自激光二极管的光信号,形成光束并将其引入单模光纤(SMF),然后通过半导体光学放大器(SOA)进行放大。而OADM则用于增加或减少通道容量,并将光束引入信号分离器,从而将光束分离成特定波长的光信道,然后进入光网络单元(ONU),并最终根据分插复用过程,将光信道分配给最小或最大数量的用户。

3 结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和城市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采用新型、可靠、经济的传输技术对地铁通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对满足地铁通信业务的需求,保证地铁安全、快速、高效运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龚小聪.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方案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05(2)

[2]王成.广州地铁二号线通信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J].铁道工程学报,2007(8)

[3]顾明星,董德存.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通信系统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

猜你喜欢
波分以太网子系统
无源波分在5G建设中的应用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无源波分在5G 前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
谈实时以太网EtherCAT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24期)2017-02-02 07:14:44
城域波分新技术部署策略研究
现代传输(2016年2期)2016-12-01 06:42:52
一种90W高功率以太网供电系统的设计
电源技术(2015年7期)2015-08-22 08: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