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作者:王永,郑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翻译(450044)。
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反映了大学教育和国家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19世纪之前大学常为社会精英把持,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生产知识,而是传播知识,传播一种利于阶级统治和国家政权稳固的所谓“通识性知识”。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实用主义赋予了大学教育功利性目的,作为纯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承的大学殿堂,轰然倒塌,然后是大学瞬而变为知识的主要生产者。不仅如此,知识生产的模式也由传统的学科背景下运行转而在一种所谓应用语境下来运作,更侧重知识生产的服务功能,不但服务于学术研究,更服务于专业培训、各种教学、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著名的“模式Ⅱ知识生产”的概念,用以解释这种超越学科界限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它将知识的生产置于广阔的应用语境下,“通过需求、利益和所有相关行为者之间不断磋商,建立学习型组织、异类团队等实施新型质量控制,围绕某一应用情境确定合作解决问题,在不同参与者的互动中促进知识的生产”[1]。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与旧的知识生产模式相比较,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知识生产有其更为广阔的应用语境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摆脱了牛顿经典力学思维下的纯线性结构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创新性、暂态性、折中性和背景性。它总是以解决某种现存的问题作为导向,并无时无刻不受制于知识的实际应用、社会政策、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2]。因此,生产出来的知识已不再是学科知识和学科逻辑的推演,而是所有可能的参与者(即利益相关者)共同研究、不断磋商、谈判妥协的直接结果,反过来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惠及各方,从而使生产的知识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
知识生产的超学科样态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不再被某种单一学科束缚,它只以问题为导向,凡利于解决问题的因子都可能渗透进来。比如,英语教育就有可能突破英语学科知识的界限,而混合心理学、教育学、信息科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美学等多种学科要素,它们以一种动态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衡,最终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即形成一定的共识——生产出新的知识。而这种新知识一旦产出,就无法进行分解,再也找不到某种学科要素的清晰的影子,从而呈现出一种跨学科的、多学科的超学科样态。
知识生产的异质性知识生产的异质性首先表现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异质性:知识生产者不再局限为大学的研究者们,而是涵盖了所有利益相关人员。其次是知识生产的条件(包括场所和经费)异质性:知识生产不仅可在大学里完成,还可在其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实验实训中心、咨询顾问机构等场所来完成。所需经费更是多种多样,政府拨款、大学收入、企业赞助、纳税人捐款,甚至个人筹措等形成多样态、多渠道的资金来源。然后,知识生产的客体也是异质的,它既可以是经验的,也可是纯理论的;既可以是认知的,也可以是无认知的,甚至是非认知的。
知识生产的过程和结果强调社会责任和道德反思 知识生产不应仅仅围绕各相关方的利益,还应关注可能的、对非利益相关者及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知识生产者要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能敏感地意识到知识生产过程和结果所带来的一切潜在的消极因素,并有效地加以防范和控制。这种基于社会责任层面的反思本身也有益于问题相关方的内部协调和力量平衡,从而能更好更快地生产出新的知识。
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具有多样化的标准由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局限于单一学科,质量控制的标准多由学科同仁厘定,因此标准较为单一。但是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本质决定了其质控标准必然要超越学科壁垒,而更多地依赖于具体的语境,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条件下生产不同的客体就需要不同的质量标准,多样化的标准共同制控知识的生产。
多媒体教育平台和教育软件共性多于个性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力度明显加大,目的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3]。然而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似乎仅仅出于商业的考虑,很少兼及教学用途,即使勉强用于教学,缺陷也是明摆着的。比如,安装在大学流动教室中的多媒体就是默认了所有学科、所有课程都可以共享这一套信息技术,这种缺乏学科或课程针对性的教育平台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不尽如人意。从超学科的视角来看,教育平台和教育软件的开发没有考虑到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异质性和应用语境性,解决问题的导向不明确,知识生产的主体不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知识生产的场所也没有延及到问题发源地。
“填鸭式”教学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知识和学科为本位的,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学生、学生的学习活动相对处于支配地位。教和学都是机械式的,教,就是照本宣科;学,就是死记硬背。然而,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要求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应当承认,多媒体模式确实为死气沉沉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是乱用、滥用多媒体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人曾戏谑地说“机灌”取代了“人灌”,“照机宣科”取代了“照本宣科”。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若结合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其原因大致有二。1)技术没有直接为学科服务,学科教师和学习者没有参与到知识生产的过程或参与不够,因此对技术的使用奉行“拿来主义”,而非针对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社会问责和反思性。学习者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类个体,技术的应用不能以消弭他们的独立品格为代价,而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真实,以及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发了师生的共同焦虑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化。无论是教师抑或学生,都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掌握,以期提高科学素养。适当的压力固然可形成动力,但过度的压力难免也会引发焦虑。多媒体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部分师生学习、“充电”不够之外,多媒体资源本身的实用性也是值得怀疑的一个因素。比如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软件的开发有时过于复杂,不能与语言教学相匹配,教师使用时常不能得心应手。另外,多媒体课件内容太多,信息量很大,常常分不清主次,最终会弄到学生疲于应付。这些问题很显然反映了资源开发过程没有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参与,从而忽略了他们的基本诉求。
评价方式仅限于考试成绩,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自从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实行以来,关于它的有效性以及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可谓多如牛毛,不胜枚举。然而考察的基本点多集中在样本的考试成绩,鲜有其他。比如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否改善了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是否有利于人格及情绪的发展?之所以没有从这些更能够反映学习者综合素质的角度进行考察,多少说明了目前的多媒体模式:1)没有用人单位的参与研发,因此不能顾及他们的实际利益,其直接结果是学习者毕业后,不能适应或胜任其工作;2)依然没有摆脱单一的质量控制标准,按照超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要求,不同的利益攸关者具有不同的质控体系,多种标准均参与到新知识的评价中来,方能更为客观、更为全面地反映其真实面貌和实用价值。
[1]邹应贵.知识生产的模式Ⅱ对教育技术研究转型的启示:以TPCK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5):20-23.
[2]胡壮麟.超学科研究与学科发展[J].中国外语,2012(6):16-2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近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