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语言表达的评价,目前基本上还是传统评价,具体表现为用直白语言评价、对结果评价、由教师实施评价。传统评价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引发的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一,评价忽视表达的不同情况,不能体现表达的差异性,方式单一(仅限于直白评价),大多只是教师的一种例行操作;二,评价显现在表达完成之后,只能反映教师对已成型的静态表达的看法,缺失对未成型的动态的语言表达的关注;三,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受到冷落,学生总是在被动接受他人(主要是教师)的评价。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他们越来越看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有品位的文化人,作为一种外在表现,他们对委婉表达开始产生浓厚兴趣,一方面喜欢听别人委婉表达,想从洞悉别人委婉表达中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又喜欢在可能的时候尝试进行委婉表达,想以此附加话语内涵。高中阶段,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对自身变化以及变化过程非常敏感,会自觉或不自觉以自己的方式修正自我。高中以前,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较为肤浅模糊,目标虚幻漂浮,行为单纯被动,自我塑造大多依赖别人的指导;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想怎样得到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自主性增强,目标与行为选择都明显带有个性特征。这时期的自我塑造虽说仍不可避免受到他人指导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已大大降低,学生更多地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自我。
基于对“传统评价”的思考和对“学生成长特征”的认识,我们探索用非传统评价对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非传统评价关注“委婉评价”的运用,重视“过程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由“提示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示范性评价”构成,并与语言表达训练联系在一起。学生的语言表达很难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反复,只有让学生明白自己初始表达中存在什么问题,才有修正表达的可能,才能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语言表达。学生“明白”不一定是教师直白告知的,可以是学生从教师的委婉谈话中“悟”出来的。我们安排的语言表达训练包含“语言表达主体训练”“非语言表达主体训练”两类。前者是专为语言表达安排的训练,其主体就是语言表达;后者是为阅读或其他安排的训练,其主体不是语言表达,只是阅读或其他训练需要恰当的语言表达来体现。不论“语言表达主体训练”还是“非语言表达主体训练”都可以按照“初始表达→过程评价→修正表达”这一基本流程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语言表达评价可以与语言表达训练单独组合,也可以与语言表达训练交叉组合。如将“表达”和“评价”有关环节分别标记为①初始表达②修正表达③自我评价④展示性评价⑤示范性评价⑥提示性评价,则有以下组合:
(1)①→④
(2)①→④→③
(3)①→④→③→②
(4)①→⑤或⑥
(5)①→⑤或⑥→③
(6)①→⑤或⑥→③→②
(7)①→④→⑤或⑥
(8)①→④→⑤或⑥→③
(9)①→④→⑤或⑥→③→②
(10)①→⑤或⑥→⑥或⑤
(11)①→⑤或⑥→⑥或⑤→③
(12)①→⑤或⑥→⑥或⑤→③→②
下面举例说明“提示性评价”“示范性评价”“展示性评价”(例前标注“1”为初始表达,“2”为修正表达)。
例1:阅读贺铸《南歌子》上片“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回答: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
2.“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池塘边,雨飘疏,风微抚,白鹭伫立枝头,黄鹂婉转歌唱的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
这是一个“非表达主体训练”,训练主体是阅读理解。教师不需要直白指出学生初始表达中的缺陷,只需要告知学生答案应该由“时间”“处所”“情景”“特点”四个要素构成,学生便会根据教师的提示对表达作出修正。从本例修正表达可以看出,学生表达状态的改变跟教师的提示性评价关系密切。教师提示语中对学生表达的“不完全认可”显而易见,我们把教师这种委婉评价称为“提示性评价”。
例2:概述寓言故事《孤独的鸟,孤独的树》,并作意义分析。
1.“一只孤独的鸟飞过一棵孤独的树,鸟和树都看出彼此深切的孤独。鸟很想常居于此,并以自己温暖的歌抚慰树的孤独,又怕树嘲笑自己的丑陋。树更想留鸟久栖,并以自己广阔的胸怀包容鸟的孤独,又怕鸟鄙视自己的矮弱。终于,孤独的鸟在沉默中飞离了孤独的树,孤独的树也在沉默中没有挽留孤独的鸟。人生在世,经历困难和挫折出现心灵孤独并不奇怪,摆脱心灵的孤独,需要勇气大胆去‘交流。不然,只会像那只孤独的鸟、那棵孤独的树一样,永远心灵孤独。”
2.“一只孤独的鸟和一棵孤独的树,都因害怕对方嘲笑鄙视自己的弱点,都没有勇气向对方表示安慰并帮助消除孤独的善意,当然更没有行动,结果是鸟还是孤独的鸟,树还是孤独的树。‘摆脱心灵的孤独需要大胆主动沟通交流是这个寓言故事揭示的深刻意义。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孤独。那只孤独的鸟、那棵孤独的树没有勇气大胆向别人敞开心扉,主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孤独,主动去寻求别人的安慰与帮助;也没有勇气大胆走进别人的心扉,主动去感知别人的孤独,主动为别人提供安慰和帮助,其结局当然都只能永远心灵孤独了。”
这是一个“表达主体训练”,训练主体是概述和分析论证材料。学生初始表达基本没对材料作概述,且分析文字少,意义揭示不够。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早有了解,于是给出下面示范:
战国时,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就混在乐队里冒充内行。齐宣王死后,继位的齐緡王偏喜欢听独奏,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不懂就是不懂,不懂不要装懂”是这个成语故事揭示的深刻意义。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学生很容易通过与教师示范的比较,获得关于怎样概述和分析材料的正确认识(概述与分析的大致比例以及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如有必要可以再使用提示评价),并将这一认识转化在修正表达中。本例的修正表达显然是在教师示范性评价影响下形成的。教师示范体现了对学生初始表达的“不完全认可”,又为学生表达提供了直观参照。我们把这种委婉评价称为“示范性评价”。
例3:品味戴望舒《雨巷》之美,以“我为丁香姑娘画像”为题写一篇短文。
淡淡的,一缕清香绕过鼻尖。愁愁的,一丝哀伤爬上眉梢。轻轻的,一位伊人踱过身旁……
回眸,那黑亮的、水灵的大眼睛彷佛一瞬间失去光彩,只剩下黯然的忧伤。
转身,那长长的、轻柔的黑发被风吹起,随风舞动,似乎想挥洒出所有的心伤。
漫步,一双精致纯白的鞋子在水潭里溅起点点水花,然后又落下,化成一潭寂寥。
手上的油纸伞,任雨水拍打,奏出一首哀曲,诉说心里无尽的悲伤。
是什么?是什么令她如此悲伤?是那泥泞的小路?是那颓圮的泥墙?还是那寂寥的雨巷?还是……
静默,静默。静默地走近,又静默地远去。
踩着一路的寂寥,噙着满眼的迷茫,撑着一伞的凄婉,带着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她走尽这人生、这生命的“雨巷”……
这一练习兼顾“非表达主体训练”和“表达主体训练”。课文学习后,学生要写一篇与课文有关的短文,并将好短文拿到班上展示(不要求展示文本一定具备可借鉴性),是我们的教学常态。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认可”激励作用不论对展示样本的作者还是其他学生都非常明显。我们把这种委婉评价称为“展示性评价”。
最后,我们还想表达的两层意思是: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是一种手段,是教师要用好的手段,更是学生要用好的手段。学生用好手段,关键在主动配合参与。训练与评价都要讲规矩,规矩都要教师来定。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自我评价不能随意,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得紧扣具体训练目标来说,得联系教师的委婉评价(或提示或示范或展示)来说,得针对自我训练的实际来说。当然,我们也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评价空间,学生可以在满足规定评价的前提下,选择自认为有必要的某一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我们始终希望学生是在明明白白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所以每次训练我们都要求学生回答“表达什么”“应该如何表达”“我是怎样表达的”“我表达得怎样”。二、我们把评价与训练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我们在重视语言表达评价的同时并不忽视语言表达训练;同样,我们重视委婉、过程、学生自我评价,但我们不否定直白、结果、教师评价的作用,而且我们有时也使用直白、结果、教师评价。评价是培养的需要,委婉、过程、自我评价与直白、结果、教师评价都是评价本身的需要。既是需要,其方法和思路就不应该绝对化,其方法和思路的研究就应该持续下去。
周智,语文教师,现居云南昭通。责任编校:洪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