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宾西 150431)
谈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的田间定植
王秀梅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宾西 150431)
通过组培技术得到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经过壮苗培养和增根培养后,需进行移栽和田间定植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关键的组培技术完成后,虽然进入和常规培养阶段,但也不可忽视田间定植,这也是苗木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通过田间定植前的准备、定植和定植后田间管理等环节中的技术管理,使组培苗能够快速适应室外环境,进而快速培养成商品苗木。
新西伯利亚黑杨 组培苗 定植
新西伯利亚黑杨是经过俄罗斯几代科学家人工杂交选育出来的极耐高寒、抗病虫害、材质优良的优质速生新品种,各属于黑杨派、白杨派种间杂交形成的优良无性系,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十几年就可以成材利用。扦插繁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生长迅速,当年苗高分别达到1.5~2.0m,地径达到1.5cm左右,最重要的是经过扦插得到的小苗在寒温带的黑河林业局苗圃地可以安全越冬,无任何冻害发生。该优良无性系的引进将解决我国“三北”及其以外更高纬度地区杨属树种造林贫乏的问题,同时也更加丰富我国耐高寒杨属树种资源。
组培苗移栽到穴盘或营养杯并转移进驯化室或温室后,经3~4周的集约化管理,使组培苗逐渐适应了瓶外的自然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也就是说,经过驯化的组培苗,其叶片已经形成角质层,并且具有了很多表皮毛,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叶面和体内水分的无效蒸发,抵抗外界杂菌的浸染,这时的根系已长出大量的新根,且出现较多的根毛,因此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已经可以通过根系吸收来满足整株苗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下一步就可以定植到田间育大,进行正常的苗圃生产管理了。
由于新西伯利亚黑杨生长季较长,一般从4月下旬到9月中、下旬,长达5个月之久,同时我们定植的新西伯利亚黑杨苗又是容器苗,因此可以分两季定植,即春季在5月初~6月上旬,雨季在7月上旬~8月上旬,选择半阴天的傍晚进行。
一般选择土质较肥沃平整的苗圃地,最好于头年秋季进行深翻,耙平、耙细,去除杂物。春季4月份旋耕起垄,垄距为0.6~0.7m,然后镇压,在旋耕前每亩地施入农家肥2000~2500kg,如土壤较干,在定植前还要浇一遍透水。
定植前对温室内新西伯利亚黑杨容器苗进行适度的低温、控水处理称之为蹲苗。由于驯化室或温室移栽的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处于环境条件相对优越,(比大田苗木)空气温度高、湿度大、阳光弱、风也小,因此直接将新西伯利亚黑杨苗定植到田间定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性,从而大大降低成活率。为了增强新西伯利亚黑杨苗对大田环境的适应性,在定植前就必须经受一定的锻炼过程。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降温、通风、控水。定植前的5~7d逐渐加大育苗设施的通风量,降温、排湿,并停止浇水,特别是降低夜间温度,加大昼夜温差,由白天通风逐渐过渡到夜间大通风。夜间最低气温可降到7~8℃。(夏季除外),定植前的2~3d,育苗的温室可上下通风,但要防止雨水和寒流侵袭。试验表明,新西伯利亚黑杨经过一周的蹲苗后茎叶表皮增厚,角质和腊质进一步增多,叶色变深,茎变坚韧,增强了抗寒、抗旱、抗风能力。并且定植后成活率高很少存在缓苗现象。
定植可分为起苗和移栽两个过程。一般按垄定植,根据需要株距一般为20~100cm,坑的大小规格为直径15cm,深15cm,同时每坑中施入少量磷酸二铵(按每亩地10~15kg用量计算)做底肥,每亩地挖定植坑1000~5000个。定植坑准备好以后,可以进行起苗、运苗、栽植,起苗时最好用起苗铲(以切断伸出营养杯底的根系,避免硬拽造成散坨,影响栽植成活率),尽量不伤根,同时注意别把土坨弄散,装车、卸车、运输过程更要注意。栽植时一手轻轻拿住新西伯利亚黑杨营养杯苗底部,倒过来,轻轻倒出新西伯利亚黑杨苗于另一只手上,然后,把苗栽入定植坑中,可以坐水栽,也可栽完后浇水。栽植时关键是要注意埋土要埋到组培苗的根颈部,按压土时千万注意不要直接按压土坨,而是按压土坨与坑壁之间的缝隙,定植后浇透水,然后封埯。
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定植后的初期(10~15d)主要是解决水分供应和提高地温的矛盾,其管理措施不能搬用生产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模式。
苗定植后首先要浇透定植水。以后可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不同灵活掌握。以保持根系周围较高的水势,但还要注意土壤含水量过大,地温不易升高,在较低地温下又不利于苗木根系的尽快发育,所以对于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定植后初期的灌水应本着浇一次便浇透的原则,灌水时间以早、晚为主,不宜中午灌水,在试验中我们3~6d灌一次水(根据土壤含水情况而定),如有喷灌条件使用喷灌效果更好,可以准确地说,如果栽植没有问题,水分控制的较适当,基本上不缓苗而直接进入正常生长,栽植成活率可以达到98~100%。
初期松土注意不宜太深,尤其是小苗栽植坑附近,在未看出正常生长成活前,最好用小平锄松土,目的是以防松土过深伤及苗根或弄散土坨,影响成活。原则是 “初期浅松,中后期深松,不伤苗根”。除草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试验中松土除草次数一般初期2次,中期2次,后期1次,同时中、后期各进行一次铲趟。
一般培育树苗要以底肥为主,但在树苗生长期间也可以追施一些化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一般每亩施2500kg,或施二氨15kg,追肥则以磷、钾肥为主,整个生长季追施2~3次,每次每亩追施5~8kg,采用条施或穴施方法,最后一次追肥一定在8月中旬结束,否则易影响苗木木质化。施肥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烧伤幼苗,施过肥后要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苗木吸收。施肥时还应注意不能随意混施,以免降低肥效或出现化学变化造成肥害。
[1]付成华,黑杨派杨树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杨传平,郑琼等.欧美杨“山地1号”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J].分子植物育种,2006,4(4):57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