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鸟:不羁的漂泊者

2014-04-16 21:45方敏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沙枣太平鸟类

方敏

太平鸟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18厘米,翼展35厘米左右,体重40到64克,寿命13年。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种鸟类被人们叫做漂泊者,它们是一群自由不羁的精灵,迁徙到新疆的时间和路线没有规律可循,似乎是由着性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像多数鸟类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路线。

然而这群不羁的漂泊者却有一位执著的追踪者,3年前张耀东教授曾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观测到了它们的踪迹,但从此之后的几年中,这群诡异的鸟儿却再也没出现。难道它们永久地离开了新疆?

探寻漂泊者的踪迹

为了再次追踪那一群个性十足的漂泊者,我们前往3年前发现它们的地点,不过张耀东教授对结果依然没有把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位于天山北部,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大约500公里,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地貌可分为山区、丘陵、盆地、戈壁、河谷、沙漠六大类,这里是著名的卡拉麦里荒原的边缘区域,气候干旱,多风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58毫米,大部分区域只能生长低矮耐旱的草本植物。

在张教授的引领下,我们一路向北挺进,平坦的戈壁荒原早已被厚厚的积雪掩盖,大陆性寒温带气候使得富蕴县境内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气温低于零下20℃的寒冷日达90天之多,冬季的最低气温曾经达到零下51℃,是全国高寒地区之一。在路边停留了20分钟后,就感觉到手脚被冻得僵硬,上下牙齿不受控制地打架。面对现实中诸多的不利因素,一个个疑问不停地盘旋于脑海之中,那些不羁的漂泊者会再次出现吗?难道我们无缘得见?

横穿卡拉麦里荒原后,几排高大整齐的防护林带非常显眼,那里就是张教授在3年前发现那群漂泊者的地点。通过近些年的观察发现,冬季迁徙到我国新疆地区的鸟类为了得到更多食物而大多选择靠近人类居住区附近越冬,这样不仅可以比较容易获得食物,而且可以很容易找到避风保暖的窝巢,然而,富蕴县周围的平原地带,风力大温度低,这些鸟类的漂泊者怎么会选择在寒冷的人工林带中栖息呢?此时,对于这个疑问,张教授还来不及给我们详细解释,他忙着提醒大伙儿尽量缓慢移动,以免惊动了鸟儿,落得一场空。同时,张教授又要求大家仔细观察树上是否有一种体形胖嘟嘟的浅褐色鸟儿,如果它们头顶还有一个尖尖的羽冠,俗称“一撮毛”,那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本次要寻找的漂泊者。

然而在雪花的笼罩下,我们仅仅依稀分辨出有几只麻雀外,其他一无所获。张教授在对周围地形地貌及植被情况做出分析后认为在气温很低的野外,鸟类为了保存热量而减少活动,它们很可能等到天空放晴时,才会出来觅食。

第二天,雪停了,天气晴朗,依旧寒冷。我们再次来到防护林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期盼着漂泊者们的到来。闲暇时,张教授带我们来到树下仔细观察,原来这些都是新疆常见沙枣树,沙枣树是新疆地区特有的防风固沙树种,它们是少数能在荒原上成活的乔木,为我国西北的荒漠地区的防风固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沙枣树是生命力极强的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低于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区域,具备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的古老树种,曾经在我国新疆地区的绿洲边缘区域都有野生林和人工种植林。由于外观不起眼等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在人类聚集区周围几乎见不到沙枣树林了。沙枣5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沙枣的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和含水量都比较高,鸟类非常喜欢采食,成熟的果实或是坠落在地上,或是挂在树梢,为冬季迁徙的鸟类提供了能量来源。

据张教授介绍,我们所在的区域分布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仅仅只有这两条沙枣林带,而且这里距离县城28公里,周围几乎没有人类居住。因此,这一片少有干扰的区域成为了鸟儿觅食和栖息的好地方。不过我们不免疑惑,枝头的沙枣果实每年都会有,为什么前些年却没有大群的漂泊者们前来采食呢?

大家都在望着天空,不放过任何一只飞鸟,没多久,不知从哪里飞来几只圆滚滚的鸟儿落在沙枣树上,它们头部那一簇尖尖的冠状羽毛非常醒目,张教授很快就认出这些阔别已久的老朋友,我们期盼已久的漂泊者,人们把它们叫做太平鸟。

漂泊者——太平鸟

太平鸟属雀形目太平鸟科,全球有3属8种,我国有1属2种,即太平鸟和小太平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体长大多在20厘米左右,平均体重约50克,寿命约为13年。

仔细观察太平鸟的特征,虽然它们的整体颜色为灰褐色,但全身上下却点缀着白色、红色和黄色等鲜艳的色彩。在它的头部,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的基部经过眼部一直延续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像是画了一道英挺的眉,配上它漂亮的凤头更显出它的英姿飒爽;而在它的双翅末端,有着白色、黄色、红色和黑色四色均匀搭配组合而成的翅羽,尾尖还附着宽约1厘米的黄色尾羽,极为醒目,与自身的灰褐色形成强烈对比。太平鸟的外形别具特色,印象深刻,也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作“十三黄”。

太平鸟主要分布于北美,北欧至西伯利亚东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及东北三省等,常见于冬季和春秋迁徙季节,属于冬候鸟和旅鸟,其他季节较为罕见,除了繁殖期外,它们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常常到处游荡,所以被观鸟人叫做“漂泊者”。

这些浑圆的鸟儿逐渐多了起来,上百只的太平鸟汇成一支队伍庞大的军团,停落在了沙枣树的枝头,树木顶端和树冠层是太平鸟的活动区,它们身材丰腴却能轻盈地在枝头跃高跳低。尽管太平鸟一路艰辛,体能消耗很大,但是面对眼前的果实,却没有显露出饥不择食的贪吃相,它们仔细地逐个挑选着,仅仅食用果肉饱满的沙枣果实,优雅的觅食姿态在鸟类中甚是少见。

鸟类大都在冬季选择由北向南迁徙来躲避食物匮乏。但是,喜欢成群活动太平鸟在迁徙途中可能集结成上千只的大群,成群结队来到了冬季食物紧缺,气候寒冷的北方。我们不禁担心,它们个体之间会不会为抢夺食物而发生争斗呢?

为此我们专程拜访了新疆鸟类专家马鸣教授,原来太平鸟生性不会在树洞和地洞做窝,每到冬季寒冷的夜晚,它们就大群聚集在一起,个个紧挨着互相取暖,抵御寒冷,同时还可以有效防范天敌的袭击,非常适合露天生活,因此,太平鸟群体中很少有被冻死的个体。虽然太平鸟生性不羁,是名副其实的漂泊者,但却不是孤独的漂泊者,它们成群结队地追寻着食物的方向,四处游荡,凭借着集体的温暖熬过了饥寒交迫的冬日。

当了解到太平鸟是因为留恋有着充足食物的沙枣林而在此越冬时,又让人不得不产生新的疑问,既然沙枣果实是太平鸟的主要食物之一,为什么它们的迁徙却从不循规蹈矩,时而出现,时而又不见了踪影呢?这确实令人费解,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因缘际会呢?

马鸣教授解释说,太平鸟种群的出现与食物的充足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成群的太平鸟只有在找到一处食物充足的地域后才会停留下来。植物果实的生长数量有丰年歉年的情况,太平鸟依据食物数量能否满足群体需要来决定去留,很少有单只或者少数几只鸟儿留下来吃独食的现象,真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当然,聪明的太平鸟也会灵活地根据环境、气温的变化来调整种群的活动区域,因此它们的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这也就是张教授在时隔3年后才和老朋友再次见面的重要原因。

目前,太平鸟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中近危鸟类,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也将其收录在内。太平鸟曾经是我国新疆地区冬季优势鸟种之一,它们没有动听的叫声,却有俊美的外形和聪明的头脑,也受到了养鸟爱好者的青睐,但是太平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无法进行繁殖,因而出现在宠物市场上的太平鸟都是人们从野外捕捉而来,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太平鸟大量死亡,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为了鸟类世界太平自由的未来,保护野生鸟类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猜你喜欢
沙枣太平鸟类
太平老街
鸟类靠什么认路
鸟类
沙枣
喇叭花
太平街
又闻沙枣花飘香
鸟类乐园
新疆,那棵沙枣树
东游Q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