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芳
办公室里正上演着这样一幕:一名在课上违纪的学生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问道:“为什么课堂上讲话?”学生道:“黑板上写的内容我没有看清楚,想借同学的笔记抄一下……”“嘿!不错嘛,上课犯了错,还学会找借口,赶快给我说实话。”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老师打断了。“老师,我只是想借来抄一下……”学生委屈地说。看学生还不老实,老师非常生气,拿出自己的“杀手锏”,说道:“既然你不说实话,那就对你家长说吧。”学生一听,马上急了,说道:“老师,您别请家长,我说我说。”看到学生着急的样子,老师以为找到了突破口,道:“那还不赶快交代。”“老师,真的是黑板上的内容没看清楚,想借……”学生坚持道。“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那就别怪老师……”说完,老师拿起电话。学生丢下一句“随便”,一转身就冲了出去,办公室只剩下目瞪口呆的老师……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不仅想到了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技法——“留白”,即在整幅画中留下一些空白,以最简明的形式承载最精致的情感,手法简洁,回味无穷,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达到“虚中有实”的意境。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妨也运用点“留白效应”。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参考框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内在的参照体系出发,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适当地给孩子留下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空间,让其有思考、反思的时间。尤其在彼此间意见相悖时,不要急于反驳对方,而应先让对方有表达自己意见、观点的机会,然后再下定论。须知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留白”是一种智慧。与学生相处时,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老师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去想、去说,让他们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白,给孩子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锻炼和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空间中,学会分析、判断和面对;在批评方面留白,让他们在认知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富有韵味的“留白”艺术,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主体意识,促进孩子能动地思考、探索和发现,更能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