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我国提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有十多年了,然而,我们的教育仍然给人以“创新不足”的印象。去年,由新华网举办的“2013年新华教育论坛”专门对“中小学创新精神的培养”展开对话,并得出结论: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在实践中形成。可见,实施创新教育,“实践”二字很关键。
其实,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活动需要,在结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实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切实可行的。以西方国家为例,其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开放且富有个性,非常注重课堂上的提问与讨论,师生间的问与答被认为是创新教育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教师常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查阅书本或资料,以得出富有创见和想象力的答案。其创新课程体系甚至将科研和实践活动向中小学渗透,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设计思想,具有掌握操作技术的初步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创新的认识和价值体系。如美国某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美国土著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活动项目,学生们要徒步穿越校园内的树林,把自己想象成土著人,并思考土著人是怎样生活的,晚上在哪睡觉,房子长什么样子,他们是如何利用手中的天然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等。学生们对这些问题交流讨论后,再到野外寻找天然材料并动手建造棚屋等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不少教师对“创新”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实践”二字亦存在误差。一提到“创新”,就自然而然地将其与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相联系;一说起“实践”,就认为“实践”是课堂以外的事。其实,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对于人的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统称。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实践”在创新教育中的内涵:通过激起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兴趣,培养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从中获得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更是通过实践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师首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采取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学、思、知、行相结合的探究学习方式,大胆质疑问难、积极探索。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搭建起个性化发展的平台,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时间、空间,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实践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通过灵活运用教材,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把创新的精神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对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学科的广泛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由“学会”到“乐学”,再到“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学校、教师还要着眼于课堂教材之外的广阔天地,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创新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弱化教师这一角色的参与,不干预或尽可能少干预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在行动中实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字里行间强调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减负”力度的加大,学生得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更多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这无疑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开展创新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避免浅层化、形式化,将中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落实到实践中,方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责编 欧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