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4-04-15 16:39黄利斌
江苏林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种苗林木树种

仲 磊,黄利斌

(1.江苏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江苏 南京 210036;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53)

对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仲 磊1,黄利斌2

(1.江苏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江苏 南京 210036;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53)

通过对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快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从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服务能力、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科技创新等方面阐明了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种苗产业;生态建设;绿化苗木

林木种苗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保障[1]。江苏省有着悠久的苗木培育历史,是全国苗木产业大省之一。近年来,随着绿色江苏和生态省建设的推进,种苗产业有了较快发展。林木种苗不但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保障,也为农民致富提供了广阔的渠道。在沭阳、江都、如皋等地,种苗产业已真正成为当地大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在种苗种植规模继续扩张的同时,产业发展内在素质的提高相对较为缓慢,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为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促进全省苗木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对全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开展了调查,分析了当前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对加快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地思考。

1 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现状

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的加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掀起了花木生产的第1个热潮。1985年全省绿化苗木生产面积达2万hm2。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由于当时的市场需求有限,苗木品种单一,生产严重过剩,苗农遭受重创,苗木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种苗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1年全省花木面积达3.3万hm2。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迅猛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省林木种苗生产面积达14.8万hm2,产苗量32亿株,总产值达230亿元。目前,江苏省苗木生产呈现如下特点:

1.1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全省苗木种植面积相对集中,基本形成了“淮北常规造林苗生产区、淮北绿化苗木生产区、沿江风景绿化苗生产区、苏南风景绿化苗生产区、环太湖绿化灌木生产区”,这5大区域林木种苗种植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85%以上。全省拥有“林业种苗生产基地”、“花木之乡”22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1个。苗木种植面积在6 666.67 hm2以上的县(市)6个,666.67 hm2以上的专业乡镇40个,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从事苗木生产的单位7.3万个。随着育苗专业户、合作社和外商纷纷参与建设,林木种苗发展趋向规模化、区域化和多元化。

1.2 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林木新品种、新技术及新模式的不断推广,种苗科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种苗生产科技含量有了较大提高。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种源试验、优良种源区划、良种选育、优良无性系选育繁殖、抗性育种和育苗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组织培养、容器育苗、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打破种子休眠、芽苗移栽、生根剂、节水灌溉等育苗技术在林木种苗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引进了一批耐盐碱树种、珍贵用材树种、石山造林树种及防护林树种,筛选出许多适宜江苏省推广的优良树种或品种,丰富了全省造林绿化树种资源,提升了全省林木种苗繁育技术水平。

1.3 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全省有各类林木种苗市场200个以上,已形成以武进夏溪、沭阳、如皋、江都、吴江、浦口等6个主产区苗木市场为龙头的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其中年交易额在5 000万元以上的市场近20个,2013年夏溪花木市场交易额达165亿元。全省林木种苗经销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苗木的营销逐步得到普及,获取苗木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通畅。全省建有各类苗木信息网站140个以上,中国苗木信息网、华夏苗木信息网、夏溪苗木网等绿化苗木门户网站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江苏省苗木商会成立以来,创办了苗木期刊、4个工作站以及“3所1站”(2个树木评估事务所、1个劳务所、1个树木救护站),发展会员1 000人以上,举办各类种苗展销推荐活动20场以上,为促进苗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了桥梁作用。

1.4 市场监管得到加强

全省已依法建立了林木品种审定制度、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检验制度、档案制度、标签制度和质量抽检制度。先后制定了《杨树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等40个林业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为苗木检测检验和提高苗木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多次开展执法活动,组织开展了“林木种苗质量年建设”、“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和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等系列项行动,有效遏制了无证经营林木种子,从源头上严把苗木出圃关,有效保护了农民群众利益,促进了苗木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2 存在的问题

回顾过去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历程,从总体上看,江苏省种苗产业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有的地方对种苗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种苗产业的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引导,多数种苗生产长期处在自发分散、低水平发展之中。有的地方由于受技术、资金和市场的限制,对发展种苗产业缺乏信心,存在畏难情绪。部分苗木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超前意识,缺乏精品、名品意识,市场观念淡薄,没有融入时代的大潮中。

2.2 政策不配套

种苗产业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尽管省里已经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但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一些重点苗木产区没有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土地有偿流转机制,影响生产规模和效益;融资渠道不畅,发展种苗产业的资金严重匮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种苗产业化的发展。

2.3 监管不到位

由于全省尚未形成种苗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作社或企业自身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一些地方苗木经营无序竞争、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行为屡有发生,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种子销售日趋活跃,但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假劣种子案件增多,网上种子销售秩序亟待规范。

2.4 结构不合理

江苏省苗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绿化苗木总量上供大于求,许多地区已经出现苗木的结构性过剩。如普通花木品种多,特色品种少;一般育苗多,定向培育少;跟风培育多,自主创新少。出现部分苗木过剩和销售困难。

2.5 创新能力不强

江苏在杨树、柳树等速生用材树种的品种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国前列。但从总体来看林木育种基础薄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处于林木种苗生产的低水平阶段[2]。许多有发展前景的乡土树种得不到有效的选育开发,新品种选育进展缓慢。

3 发展思路与目标

3.1 发展思路

以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省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为根本,以实施林木种苗5项重点工程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管理服务,加快构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生产供应、市场监管和社会化服务的新型林木种苗体系,全面提升林木种苗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实现林木种苗大省向种苗强省的跨越。

3.2 发展目标

创新一批优良林木种质,培育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种苗龙头企业和品牌,初步建成新型种苗科技创新体系和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实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林木品种创新工程、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实施种苗产业提升工程、种苗市场监管工程等“五大”工程。到2015年,林木种苗产业总值达250亿元。到2020年,林木种苗产业总值达300亿元。

4 加快江苏省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1 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服务能力

强化各级林业部门的林木种苗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加强种苗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种苗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种苗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对种苗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指导,发挥行业协会在种苗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加强对种苗企业的服务,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合作。引导行业协会开展种苗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探索建立企业维权协助机制,大力宣传种苗龙头企业和优秀品牌,帮助种苗企业做大做强。

4.2 加大支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

争取各级财政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投入。重点支持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护、创新,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苗企业科技创新和育种平台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种苗领域,提高种苗科研和产业发展水平。在现有林木良种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完善省级林木良种补贴制度,逐步建立与省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林木良种补贴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种苗生产和经营,加大对种苗产业的政策扶持。争取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林木种苗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信贷支持,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林木种苗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增加贷款投放。探索开展林木种苗生产保险列入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苗业风险分散机制。

4.3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布局种苗产业区域,全省林木种苗生产基本形成五个优势区域。一是徐宿淮商品林种苗生产区,二是淮北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区,三是沿海商品林与耐盐碱种苗生产区,四是沿江绿化苗木与园艺花木生产区,五是苏南丘陵特色种苗生产区。大幅度压缩市场过剩的树种生产规模,积极提倡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订单生产,大力发展优良新品种、名特优品种和优良乡土树种、珍稀树种的苗木生产。通过调整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结构,特别是各类国有苗圃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个人育苗基地,尽快由过去的比较单一树种的生产向多树种、多品种、多规格的方向转变。调整苗木的规格结构要由以1~2年生苗木生产为主向多年生大规格苗木培育调整,以裸根苗为主向容器苗培育为主调整,使全省种苗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变化的种苗市场需求,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4 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加强培育名特优新品种、特有乡土树种和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绿化苗木品种选择要把握好3个方向,即能体现春景秋色的彩叶和花果树种方向、能覆盖地面的观赏植被方向、能满足特定环境(如耐盐碱)种植的特殊植物方向,大力培育和推广市场所需的彩化、香化、净化等功能的生态景观保健新品种。充分发挥在苏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引进适合省内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林木种苗新品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注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重点示范推广新品种、工厂化育苗、标准化栽培、无土栽培、贮运保鲜和包装、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等新技术。

4.5 加强市场培育,做强种苗产业

着力培育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提高其经营水平、服务设施、流通能力层次,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苗木重点产区或集散地,重点建设一批初级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在苗木集中消费区及交通枢纽建设一批综合性批发市场和储运中心。要善于从产中的育苗供苗环节向产前的规划设计及产后的施工管理等环节延伸,不但为种苗产业另辟一个广阔空间,也可以规避苗木生产单一环节的高风险。要通过联合、改组、改建等手段组建一批集繁育、生产、设计、施工等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并培育成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带动苗木生产基地和千家万户发展苗木生产,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省内外市场竞争力。

[1] 杨 超.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形势与任务[J].中国花卉园艺,2013(19):20-22.

[2] 刘 勇,李国雷,祝 燕.美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现状及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3(4):75-80.

S721

C

10.3969/j.issn.1001-7380.2014.03.013

1001-7380(2014)03-0050-03

2014-03-10;

2014-03-20

仲 磊(1977-),女,江苏赣榆人,林业高级工程师,从事林木种苗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种苗林木树种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