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潇,张金池,胡海波,王永昌,王 圳
((1.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 210037;2.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3.连云港市林业技术指导站,江苏 连云港 222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生态建设已提到了重要位置,在沿海的城市周边,更加注重生态林的建设质量,要求做到彩化香化。在沿海城市的城郊地带甚至市中心区域的山体营造兼顾景观效果的生态林成为现代城市林业的一个重要方向[1]。为进一步改善锦屏山的生态环境,凸显森林生态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连云港市决定把以森林植被恢复为主体的锦屏山林业发展,作为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提高锦屏山生态景观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锦屏山位于连云港市区境内,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区域,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31'43″~34°34'13″,东经119°06'46″~119°10'18″,平均气温为11.3~14.9℃。全年山区总降水量为1 411.7~1 735.0mm。山体土壤基本上为棕壤,山麓和山前台地、平原为潮棕壤、板土或黄土,棕壤呈中性偏酸。土层厚度山顶30cm左右,山脊和陡坡10~20cm,山坡及涧底50cm左右,局部区域大于100cm。锦屏山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基本建群种为壳斗科的栓皮栎、麻栎、白栎,漆树科的盐肤木、黄连木,豆科的黄檀及金缕梅科的枫香树等。20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松干蚧大爆发及森林火灾、乱砍滥伐、毁林取土、开山采石等人为破坏,森林资源损失严重,大量松树枯死[2],导致了土壤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大面积的无林地、疏林及低效林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低下。本次规划范围主要包括锦屏山南侧西侧,连徐高速路北侧。涉及磨盘山、老龙涧、桃花涧等13个造林小班,建设规模约148hm2。
从锦屏山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处理好山、水、城、林的关系,采用“近自然林业”的森林经营思想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对城区周边重要节点的山林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实施“造、补、改、疏、育”等措施,发展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生态景观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快速建设成一个景观优美、结构稳定、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锦屏山森林景观系统。
2.2.1 生态优先,注重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锦屏山原有生态系统完整性差,生态敏感度较高,因此,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充分保护山林地区原有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该地区较为敏感仅存的地带性植被,把生态优先放在首要位置,以恢复和重建锦屏山森林群落生态系统,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规划区土壤条件较为瘠薄的山地和各个分区的不同区位优势及立地条件,必须以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要造林树种,实行乔、灌、草立体配置,并且要求苗木规格适宜,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同时能较快成林成景。
2.2.3 以人为本,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从可持续理论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亦注重提高山体的景观效益;既要考虑山林的管理,又要方便市民和游客,满足其需求,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
2.2.4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由于绿化工作规模大,范围广,内容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统一规划以使建设内容相互协调与衔接,分期实施,亦即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使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
根据锦屏山的森林植被情况,基于现有山体的自然景观和沿线景观风貌特点,按照造林或改造的施工类型,对环锦屏山森林景观带作出“二区一带”的规划分区。“二区”即景观生态林植被恢复区和景观生态林林相改造区;“一带”即特色经济林带。
该区位于锦屏山西侧,涉及万丈崖、石龟顶等及其辐射范围,共53.333hm2。该区大部分表面为裸岩或浅土层,砾石堆积,临村部分采石塘面多,破坏大。植被基本为破坏后的草甸,零星灌木丛,以及少量赤松、火炬松和湿地松幼苗,山间有小片松林分布。规划定位:以植被恢复为主要生态功能,尽量不留裸地,在裸岩、砾石堆积及部分采石塘面采用络石、木防己、爬山虎等藤本进行复绿,逐步减少水土流失,保留原有地被及灌丛。为适应本区的绿化要求,保证成活率,所选树种为地带性植物和常见耐干旱瘠薄的植物,形成先锋植物群落,逐步恢复森林生态功能。主要树种选择:乔木:柳杉、侧柏、枫香树及火炬松等;灌木:盐肤木、短柄枹、平枝栒子等;藤本:络石、凌霄、南蛇藤、爬山虎、金银花等,树种配置模式见表1。
该区位于锦屏山北、东、南3侧及环锦屏山山体底部,区域内有一定的植被分布,但树种杂乱、植被稀疏,大部分是低效林或残次林。规划设计进行林相改造,突出森林景观,使之既有丰富层次又有季相变化,根据其自然植被状况、立地条件及功能定位,将林相改造区划为“四片”。
表1 植被恢复区树种配置模式
3.2.1 水源涵养林 位于锦屏山北侧,涉及磨盘山及其周边范围,共23.333hm2。本区水资源丰富,山体周边有很多水库,但由于离市区较近,人为干扰严重,植被稀疏,水土保持能力较差。规划定位:以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乔灌草立体配置,保留现有地被及灌丛,选用深根型、根系发达的树种,以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形成密林叠翠、层林叠嶂的景观特色,成林后较好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善森林景观。选择主要的乔木树种:红楠、枫香树、侧柏、朴树等;灌木:绣线菊、油茶、白檀、小叶栎等;竹类:刚淡竹、金镶玉竹,树种配置模式见表2。
表2 水源涵养林树种配置模式
3.2.2 公益墓地林 位于锦屏山东侧,是连云港市合法的公益墓地,涉及老龙涧、钩鱼山等及其辐射范围,共20hm2。该区绿化主要是灌木锦鸡儿、卫矛、酸枣、君迁子、白檀等,且零星分散。规划定位: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墓地文化,结合祭祀特点,营造松柏常青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特有文化氛围,重点营造防火隔离带和常绿林。主要乔木树种选择:侧柏、圆柏、龙柏、蜀桧、雪松、柳杉、三角枫、乌桕等;灌木:铺地柏、绣线菊、夹竹桃、油茶、海桐等,树种配置模式见表3。
表3 公益墓地林树种配置模式
3.2.3 生态景观林 位于锦屏山南侧,涉及桃花涧景区、刘志州山、平顶山等及其辐射范围,共36.667hm2。该区内植被基本稳定,常绿树和落叶灌丛镶嵌分布,局部有发育较好的松林。但景色单一,季相变化和规模效应不明显,周围紧邻采石矿区,影响其景观效果。规划定位:以建设桃花涧风景林区为重点,尊重景区历史文化特色,突出地带性特征——春花、秋色。根据现状,增加春花新品种,突出桃花涧名称效应,除必要增加常绿树种外,主要在绿色中点缀色叶植物,以形成秋色林,增加旅游吸引力。主要树种选择:色叶类:榉、刺楸、朴树、三角枫、五角枫、枫香树等;观果类:油柿、火棘、铺地栒子、山茱萸、贴梗海棠等;观花类:山樱花、桃、杏等,树种配置模式见表4。
表4 生态景观林树种配置模式
3.2.4 地带性植被 位于环锦屏山山体底部。大部分地段坡度较缓,土壤条件较好,地带性物种丰富,缓坡上分布着大量的楸树、麻栎、枫香树、黄连木等原生树种,极少部分地段土壤瘠薄,有少量疏松林和灌丛。规划定位:以恢复和培育连云港地带性植物为主,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补、改、育”等经营措施,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地带性植被重要展示区[3]。主要乔木树种选择:栓皮栎、麻栎、枫香树、楸树等。灌木:盐肤木、糙叶树、石楠、黄连木等。藤本:络石、凌霄、金银花、野蔷薇等,树种配置模式见表5。
表5 地带性植被树种配置模式
本区位于沿徐连高速路旁、环锦屏山村庄周围。土壤条件较好,有小规模的经济片林,村庄及其周围栽有桃、杏、李、樱桃、柿子等散生经济树种。规划定位:依据各村庄实际情况和现有优势,以地方特色林果为主,形成春花秋果的景观特征,凸显果林乡舍的景观风貌特色。主要树种选择:桃、杏、樱桃、柿子、枣树、油茶、油桐、杜仲、金银花等,同时配置雪松、栾树、三角枫、五角枫、枫香树、桂花、白玉兰等景观树种。
锦屏山石多土少,在整地方式方法上应依据造林地地形、地势以保土蓄水、增厚土层为目标。山体下部或山麓地带岩石裸露较少,土层较厚,可在山脚下带状整地,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筑成水平阶地,采用半挖半填的方式,增加土壤厚度,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山体中、上部坡度较大,岩石裸露较多,土层较薄,可采用沿等高线挖鱼鳞坑的整地方式,鱼鳞坑大小视树苗的规格及其生物学特性而定,对需水量和土壤肥力要求高,根系丰富的深根性树种,可挖大坑造林,对需水量和土壤肥力要求不高,根系不发达的树种,坑相对较小。
容器苗造林具有抗旱保墒,延长造林季节,提高造林成活率等优点。由于容器苗自带营养土,非常适用于土壤贫瘠、土层较薄地区的造林成活。植被恢复区造林可选用1年生或高度30cm以上的容器苗。林相改造区可选用2年生以上的容器苗。要求苗干通直、根系发达,针叶树种顶芽无损,土球能裹住根部。
ABT生根粉是植物生根促进剂和生长调节剂,可提高幼树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增强酶的活性和根系活力,使受伤根系迅速恢复而长出新根。应用方法有浸根法、喷根法等。浸根法指造林前将苗木根系浸泡在配制好的ABT生根粉25~50mg/L溶液中0.5~2 h后栽植;喷根法是指造林前,用ABT生根粉配制50mg/L溶液喷湿幼苗根部造林[3]。
荒山造林除土壤贫瘠、土层较薄是影响林木成活的制约因子外,土壤干旱缺水是其关键因素。使用保水剂对苗木蘸根处理或施入土壤,可促进水分向苗木根区移动,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使用保水剂时,一般用量为6~10g/株,深度为大苗20cm左右,小苗10cm左右;蒸腾抑制剂是通过缩小植物气孔开张度来抑制蒸腾,提高植物抗旱能力从而提高造林绿化成活率。选择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无风、晴朗的早晨或傍晚,将蒸腾抑制剂稀释后均匀喷施于叶面和枝干。针叶树树高2.5m以上稀释50倍,1.5~2.5m稀释100倍,1.5m以上稀释200倍;5年生以上阔叶树稀释50倍,3~5年生稀释100 倍,3 年生以下稀释200 倍[4]。
整地造林时把复合肥或有机肥作为基肥施入土壤中,既可以直接作为植物养分来源,又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从而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锦屏山大部分土壤贫瘠,在肥力方面很难保障苗木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适量施肥对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十分必要。
连云港锦屏山营造林规划,体现了生态林的恢复重建、景观再现的理念,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高森林景观效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旅游资源质量,显著提升城市品位,形成一个城乡环境绿化、美化、优化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5],使锦屏山的环境质量、结构、布局迈上一个新台阶。
[1]包启龙.沿海地区景观生态林建设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23-124.
[2]王永昌.云台山退化生态系统森林恢复与重建效果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9,36(2):38-40.
[3]邓鉴锋.西樵山森林景观改造的生态景观效果调查[J].广东林业科技,2005,21(1):1-5.
[4]张 勇.生态重建 景观再现[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1):120-124.
[5]吴章文.城市与城市森林[J].中国城市林业,2006(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