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对空气生物性污染的认识

2014-04-15 14:41申红玲王泓午
江苏中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恶毒病源生物性

申红玲 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诸病源候论》对空气生物性污染的认识

申红玲 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诸病源候论》在“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指导下,对空气生物性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空气生物性污染因素包括尸气、乖戾之气、瘴气、恶毒之气等,导致的疾病有所不同,流行地区、流行时间、症状特点、治疗、预防、转归预后、注意事项等也有所差异。其观察细致,论述准确,在中国医学史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诸病源候论 空气 生物性污染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证明: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和颗粒物超过一定量时将对人体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中医在“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指导下,早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云:“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病源》)是隋·巢元方编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对空气的生物性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该书观察细致,论述准确,对前人理论有所发挥,多处颇有独到之处,后世许多医家大多遵循其说法,在中国医学史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对该书中“空气对人体健康”的相关论述作总结和归纳,挖掘其历史学术价值。

1 尸气

《病源》专列“尸气候”:“人有触值死尸,或临尸,其尸气入腹内,与尸虫相接成病。其发亦心腹刺痛,胀满气急。但闻尸气则发,故谓之尸气。”尸气致病有以下特点:

1.1 尸气具有传染性,致病与死者相似“死注候”认为死注是由于有人患注病而死,其尸气传染给别人,“染病与死者相似,遂至于死,复易傍人”。“注病诸候”下的“鬼注候”至“饮食注候”等32种都有“死后注易傍人”的说法,说明注病有传染性。患者死后,他人通过接触尸体,导致尸气进入体内而被传染。此特征和现代的传染病特征是一样的。

1.2 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人有触值死尸,或临尸,其尸气入腹内,与尸虫相接成病”(尸气候)。“人若触见丧柩,便即动”(丧注候)。“至于丧死之处……便更接引外邪,共为疹病……但逢丧处,其病则发,故谓之丧尸”(丧尸候)。“人有病注死者,人至其家,染病与死者相似,遂至于死”(死注候)。“人有临尸丧,体虚者则受其气,停经络腑脏”(丧注候)。“人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证状,与死者相似”(殃注候)。《病源》中的“尸病诸候”和“注病诸候”两候中多次论及亲人、旁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尸体,尸气进入体内导致疾病发生,揭示了接触传染这条途径。《病源》同时也指出人如“临尸”、“临尸丧”、“至于丧死之处”、“逢丧处”也会被传染,揭示空气传播这条途径。从现代的医学来说,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虫媒传播、土壤传播等。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而受感染。

1.3 尸气是外因,正虚是内因《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尸病诸候”和“注病诸候”两候中多次论及人若正气内虚,抗病力弱,则尸气乘虚而入,导致疾病发生。“人有年命衰弱,至于丧死之处,而心意忽有所畏恶,其身内尸虫,性既忌恶,便更接引外邪,共为疹病”(丧尸候)。“人有临尸丧,体虚者则受其气”(丧注候)。“其尸气入腹内,与尸虫相接成病”(尸气候)。《病源》明确指出尸气是致病外因,而正气内虚是发病内因。这个观点与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健康是人和自然界博弈结果的结论一致。

1.4 尸气致病病情重而变化多端尸气致病,所得之病与死者相似,有些会导致死亡,严重的“乃至灭门”。尸气致病,变化多端,“尸病诸候”共12候,其中“丧尸候”“尸气候”两候,是由于尸气注易导致的传染病。“注病诸候”列有“诸注候”“风注候”等34种,这里的注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就其病理特点而言。凡病情久延,反复发作,或注易旁人的,都可以称作注病。该书论述的传染病和现代的一些传染病特征是一致的,它们往往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命的特征。

关于尸气的上述特征,《病源》是对前期资料整理总结的结果。汉·华佗《华佗神方·华佗治见鬼卒倒神方》[1]和南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杂诫忌禳害祈善篇》[2]等均有记载,他们指出尸气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使人得病,应尽量避免见闻臭尸,但其病因仍未完全摆脱鬼邪观念。而《病源》认为尸气是指传染病人死后产生的一种能够传染人的气,通过身体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这种尸气就会进入人体内,导致人得与死者相似的疾病,致个体死亡,严重的会灭门。在尸气的定义、病因、传染途径、致病情况等方面,《病源》比前人论述更深刻具体全面,对后来的论述也产生重要影响。唐宋元明清时期,医家沿用其说法,认为传尸病又叫痎疟、遁疰、骨蒸、伏连、殗殜,即现在所说的肺结核。“此病多因临尸哭泣,尸气入腹”而得。明清时期的喻昌、王学权、王孟英等医家进一步拓展其说法,认为尸气是疫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斯为疫矣”,“因热气、病气、尸气”互相交织缠绕而成毒疠之气,导致疫病产生[3-4]。

2 乖戾之气

对于伤寒病、时气病、温病的病因,前人归之于六淫。《病源》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其致病因素为乖戾之气。乖戾之气是指气候反常情况下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容易流行,可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

伤寒病单纯“触冒寒毒”,就不互相传染。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其乖戾之气而发病”,大多互相传染。所以,要“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伤寒令不相染易候),揭示当时对伤寒病已有预防方法,并提出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方法。人感“乖戾之气”而成时气病,大多互相传染,须“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时气令不相染易候)。人感“乖戾之气”而成温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指出温病比伤寒病、时令病的危害更大,必须采取方法治疗和预防。

可见,《病源》提出“乖戾之气”的新论点,指出伤寒病、时气病、温病等传染病的病因不是常规六淫之邪,而是由乖戾之气引起的。当时没有显微镜,不能发现细菌,但此认识已经近似西方医学的生物性致病因素,在病因学上,突破六淫的窠臼,是一大创见,是中国传染病学非常珍贵的早期资料。只可惜本书未能对此论点作进一步阐述与发掘。后来,明·吴又可在其基础了提出了“戾气说”。

3 瘴气

瘴气是“山溪源岭嶂湿毒气”(山瘴疟候)。“瘴气候”对瘴气的产生有更详尽的论述:“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黄落,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南方气候热,冬天植物不枯黄凋落,动物不闭藏,导致动植物所释放、排泄的有毒物质在这种湿热的环境中郁蒸成对人体生理机能、健康有害的物质,这种有害物质古人称之为瘴气。

人感染瘴气就会得病,所以瘴气也就成了病名。瘴气导致的病类似于伤寒,属于疫疠之疾,故又名瘴疠、瘴毒。《山瘴疟候》指出山瘴疟的病因是感受瘴气,流行地区是岭南山区,是一种地方性疾病。“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嶂湿毒气故也。”虽然在此之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首先指出了瘴疟的名称和病因,但《瘴气候》在“当问病之得病本末,投药可专根据次第”这一总思想的指导下,对瘴气病的辨证论治、转归预后、注意事项,进行了非常精妙详尽的论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辨病之寒热阴阳表里虚实,分证论治瘴气“阴阳受病,会同表里,须明识患源,不得妄攻汤艾”。假如病人原患痼热,现在又感染瘴毒,毒得热而更烦,病人虽形候正盛,但病邪还在体表,未进入肠胃,不妨“温而汗之”,发汗解表;病邪已进入体内,不妨“平而下之”,用泻下之法。假如病人本来有寒病,又得了温瘴,病人虽“暴壮热烦满”,但体内有寒邪,“须温药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药下之”。

病在第一、二天,瘴气在皮肤之间,病人“头痛恶寒,腰背强重”,寒气在体表,用发汗解表和针刺的方法,必痊愈。病在三日以上,瘴气浮于上,“填塞心胸,使头痛胸满而闷”,宜以吐药,吐后必痊愈。病在五日以上,瘴气深结在脏腑,病人“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可用泄下的方法。如病人得病很久才来看病,“病已成结”,就不可发表解肌。

3.2 要慎重使用下利药下利药属下品,药性凶毒,专主攻下,不可久服,疾病已去除就要停止服药。假如病邪几天没有进入体内,不可预先服用利药,否则胃虚,病邪必乘虚而入,此时不易治好。治不好,变成黄胆;黄胆不好,变为尸疸。尸疸这种病就是岭南人中了瘴气,病情“连历不瘥”,变成此病,无法治疗。至于从岭北来的客人,还能“斟酌救之”。

可见,瘴气既是病因,又是病名。瘴虐之名,最早出于《肘后方》,《病源》对瘴虐的病因、流行地区、病情特征等,有更进一步认识。比《内经》、《金匮要略》、《肘后方》等书论瘴虐,明显有了发展。在中医古籍中,《病源》首次把疫疠和瘴气并列为专候,并详细论述瘴气的病因、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症状特点、辨证论治、转归预后、注意事项等,这是此前任何一部古医籍所未达到的高度与深度,对后人论瘴、治瘴提供重要的思路和参考。至于瘴气究竟对应于现代什么病,一般人认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恶性疟疾、脑型疟疾等,多发生于距离赤道较近的南方,那里气候温热潮湿,利于蚊虫孳生,易导致疟疾等疾病流行。而周琼认为瘴疠与疟疾等现代疾病不是简单的单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以疟疾为主,同时还包含了包括聋、哑、伤寒及皮肤病等众多现代疾病在内的疾病群[5]。

4 恶毒之气

《病源·注病诸候》中的“毒注候”是“鬼毒之气”因饮食而进入人体腹内而致病,其症状为病邪向上至喉咙,如有东西在喉咙间,吞吐不出,或游走全身,如同锥子刀子所刺一般疼痛。“恶注候”是人体虚弱,“恶毒之气”乘虚而入而导致的疾病,其症状为攻击疼痛,走窜不定,痛无定处。“注忤候”是触犯了“鬼邪之毒气”而致病,其症状为四肢肌肉游走动,或者五脏刺痛,时休时作,变动无常。“遁注候”是由于人体虚弱,感受“邪毒之气”,停留隐匿在经络脏腑之间,其症状为四肢沉重,腹内刺痛,发作无时,病也无定处,缠绵在人体而不痊愈。“食注候”是赴喜事或丧事人家的宴席,“外邪恶毒之气”随着饮食而进入五脏,沉滞在体内,流注于体外,其症状为肢体沉重,心腹绞痛,突然好了,突然发作。

以上论述的毒注、恶注、注忤、遁注、食注五候,致病之因大体相似,即感受“鬼毒之气”、“恶毒之气”、“鬼邪之毒气”、“邪毒之气”、“外邪恶毒之气”,其症状也大体类似。为方便称呼,本文统一称为“恶毒之气”。外来的秽恶邪毒之气,有时还加上一个鬼字,说明在《病源》时代,还没有完全摆脱鬼神致病观念。

综上,“恶毒之气”致病有以下特点:第一,传染途径有两条,即因饮食而进入体内与通过空气传播;第二,“恶毒之气”是外因,体虚是内因;第三,其症状大致为肢体沉重,腹内刺痛,发作无时,病无定处。

《病源》所记载空气的生物性污染因素,除了上述4种外,还有病气和蛊毒。病气和蛊毒从《内经》开始就有论述,《病源》没有什么创新,并且论述不多。另外,病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与正气相对,有学者对其有所专论可参考文献[6]。《病源》所论蛊毒,还带有神秘色彩。故对病气和蛊毒本文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病源》所记载的空气生物性污染因素较多,包括尸气、乖戾之气、瘴气、恶毒之气、病气、蛊毒等,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一样,其所导致的疾病有所不同,流行地区、流行时间、症状特点、治疗、预防、转归预后、注意事项等也有所差异。《病源》以上详尽的阐释,是我们研究古代空气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和流行情况的宝贵资料。

[1]易磊,李伟.华佗神方治百病.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

[2]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7

[3]申红玲.喻昌“详论温疫以破大惑”一文的学术思想探析.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16

[4]申红玲,沈伯雄.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环境医学思想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087

[5]周琼.清代云南瘴气环境初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51

[6]章琪.病气论.光明中医,2003,18(104):6

R228

:A

:1672-397X(2014)06-0071-03

申红玲(1968-),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健康的文献研究,中医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happysnowflytj@163.com

2013-12-30

编辑:韦杭吴宁

国家“973”计划课题(2011CB505406)

猜你喜欢
恶毒病源生物性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的亲生物性指标研究:基于气候响应视角
试论淡水养殖常见生物性病害与防治技术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喉痹候”导引法
《谢氏南征记》中“乔氏”悲剧形象及其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可爱的外表下藏着恶毒的“心”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胀候”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大便难候”“大便不通候”导引法
美国务卿炮轰俄罗斯“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