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巍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855)
建立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赵 巍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85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本企业文化考核评价实践,提出了企业文化考核评价原则、标准及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文化的持续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估改进。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实践与研究
1.1 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运营与发展,给企业以准确定位,从而有效规避市场和行业的风险。如果没有文化理念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失去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与管理哲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它是企业生存的理由和目的,是企业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企业文化主要具有以下 5 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精神支柱和恒定的源动力,具有导向作用。二是能够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激励作用。三是能够把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等全体员工团结成一个整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四是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发生约束作用。一方面,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较为明显,而且是硬性的;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伦理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员工都必须遵守,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五是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在受社会大文化影响的同时,企业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功能,影响社会、服务社会,成为社会改良的一个重要途径。
1.2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由来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源自 2005 年。当年,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指导意见》对评价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考评”;“要在一定时间内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及时修正,巩固提高,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
2006 年 3 月,国资委在昆明召开研讨会。会议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一是企业文化体系的三个基本内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工作机制:组织保障、工作指导与载体支撑、考核评价与激励措施。三是 2006 年 8 月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的要研究探索并形成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评价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
自“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到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再到指导企业的实践、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至今只不过 20 多年的时间。然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兴衰成败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就必须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对企业文化建设这个评价主体的基本内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而有助于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意义。
2.1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定位
2.1.1 企业文化评价
从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评价的研究来看,企业文化评价主要是对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和适应性进行诊断和评判,评价的对象是企业文化本身。其直接目的是要通过诊断,找出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决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对企业文化进行改良和变革创新,增强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使企业文化更好地去适应企业发展战略,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1.2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与企业文化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定位是工作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情况、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状况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目的是要通过评价,查找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完善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规范,从而促进和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好的效果。
2.2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意义
对于企业如何运用企业文化理论去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实现;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怎样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如何使企业文化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始终对企业的发展保持一种正效应;等等。这些都需要对企业文化建设作出有效的评价。但是笔者认为,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重要意义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使企业文化能够促使企业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是看企业文化是否服务和服从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三是找出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方法,为面向 21 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奠定基础。
2.2.1 衡量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相关性的需要
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对于那些重视企业的所有关键管理要素(这些要素包括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要远远好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第二,企业文化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对于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负面影响。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对企业采用新的经营策略或经营战术产生抵触,造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第三,许多企业文化对企业丰厚的经营业绩存在负面作用,而且这样的企业文化容易蔓延。那些鼓励不良经营行为、阻碍企业进行合理经营策略转变的企业文化,容易在长时间里缓慢地、不知不觉地形成,而且常常形成于企业处于较好经营业绩的时候。这种企业文化一旦存在,就很难改变。第四,旧有的企业文化不易改变,但完全可以转化为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转变不仅错综复杂,而且需要较长时间,特别是需要企业领导具有明确的现实洞察能力。这比企业领导具有杰出的经营管理能力更重要。因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清楚哪一种企业文化能够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
2.2.2 服务和服从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钱德勒(Chandler)认为:战略就是“确定企业基本长远目标、选择行动途径和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资源分配”。换言之,就是描述一个企业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企业战略是一个企业相对稳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和资源分配都是围绕实现这个目标而进行的。因而,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要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并随着企业战略的调整而调整。适时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评价,及时修正、优化与发展战略不匹配的文化因素,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持续性、适宜性和有效性,从精神层面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2009 年,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规模位居全国 5 475 家监理企业的第 3 位,铁路工程监理市场占有率雄踞榜首。针对经营规模不断扩展、管理跨度不断延伸、管理压力不断增大的实际,公司将“团结协作、永争第一”的企业风貌及时调整为“诚信、严谨、团结、争先”,不再过分追求“大”和“一”,注重突出“诚信”和“稳健”,使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更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
2.2.3 新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需要
从中国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看,中国企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震荡。这场文化震荡是由于经济文化对中国原有政治文化的冲击引发的,是伴随着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开始的。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建设面向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中国的部分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正在出现分化和解体。纵观当今中国企业,有的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要么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要么是企业整体文化减弱,局部文化(或部门文化)增强,要么是企业文化解体成散沙状态。这些企业原有的企业精神及价值原则大都已经废弃或被束之高阁;原来的企业英雄模范多年来已绝少有人提及,在公众传媒中也几乎消失;原有的企业文化要素也已变化或消失。其次,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正在建设中。如果我们以一种发展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当今中国的企业文化,已经能够见到一些新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大厦。尽管还不是很多,但却是 21 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希望所在,如“海尔文化”、“华为文化”等。中国企业将在这场文化震荡中重新建设自己强大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尽管有些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还在分化、解体,但等待他们的将是建设新的企业文化大业。
对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优秀,文化建设是否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判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 8 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评价。
3.1 企业文化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适应度
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作为主文化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企业文化的形式上看,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经过长期的劳动交往而逐渐形成的、被全体成员认可的文化。这些成员的心理、感情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而在他们身上必然表现出共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气质。因而,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根基,企业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
3.2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度
企业文化具有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一旦形成便很难变革。因此,它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战略也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相协调,以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如果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制定了新战略并要求新文化与之匹配,那么原有的文化就可能成为实施新战略的阻碍力量。因此,企业文化必须在集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新旧文化的协调和更替是战略实施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3.3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支持度
正确的战略可以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但这种竞争优势有短期和长期之别。要想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基业长青,必须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除去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获得核心竞争力外,其他大部分核心竞争力(如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服务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的获得,都需要相应的企业文化的支撑。
3.4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特色度
除了支撑企业战略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企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树立企业的品牌。而有效地树立品牌,必须要求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突出行业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这样才有助于受众在心中对企业作出区分并对企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守法、诚信、公正、科学”是监理人员的执业准则,因而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把“科学公正、清正廉洁”作为了员工行为准则的重要内容。
3.5 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管理的适用度
企业文化最终需要员工认可,才能有效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引导作用,从而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然而,有的企业连愿景、使命这些必须的企业文化理念都没有;有的企业虽然其愿景、使命等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一应俱全,但它们不为广大员工所知,或者知晓率很低;还有的企业则因为其企业愿景冗长、企业哲学过于深奥,使得员工知道但不理解,或者理解了但不认可。这些问题使得企业文化在很多国内企业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管理效用。
3.6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融入度
制度是体现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企业文化的落地需要制度的支撑。这些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制度包括组织结构、绩效、薪酬、激励机制、招聘制度、晋升制度、培训制度等。一方面,企业制度应全面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制度应得到全面、彻底、有效地贯彻落实。一流的制度,二流的执行,产生的必将是三流的结果。
3.7 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的一致度
除制度外,企业文化的落地还需要靠一系列行为规范来保障。这种行为规范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与否,也体现在员工的言行是否与文化理念保持一致。
3.8 企业文化传播推进体系的有效度
企业文化的建设本质上也是一个说服员工改变态度,进而改变行为的传播过程。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不能忽视传播的力量。一般说来,企业能有效传播企业文化的渠道包括企业网站、电子屏、光盘、宣传专栏、宣传标语、文娱活动、资助捐款、宣传刊物等。通过这些传播途径,使员工能比较好地感知企业文化。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上述八大理论性标准融入企业发展和管理实践,制定了公司总部、下属企业和现场监理机构 3 个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
3.8.1 机关总部文化建设标准
(1)上墙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精神、重要岗位职责、重点文化理念展示、业绩展示、文化活动展示等,具体尺寸根据实际空间确定。
(2)文化元素配置:每个员工办公位置配备企业桌旗,设置岗位牌。
(3)日常管理:办公区域物品堆放整齐;办公桌上物品整洁有序、干净清爽;资料柜档案盒规格和标志设置统一,资料摆放整齐有序;办公区域洁净明亮(各部门根据自身管理职责确定档案目录)。
(4)员工形象:熟悉并践行文化理念;精神昂扬,谈吐得体,举止稳重,衣着整洁,待人接物礼貌大方;团队凝聚力强。
(5)制度完善,员工执行力强。
(6)适时开展文体活动或公益性活动,员工参与度高。
(7)企业形象、文化理念的对外宣传成效显著。
(8)领导身体力行,模范践行企业文化理念。
3.8.2 下属企业文化建设标准
(1)上墙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精神、重要岗位职责、重要工作制度、重点文化理念展示、公司介绍等,具体尺寸根据实际空间确定。
(2)文化元素配置:每个独立办公区间配备企业桌旗,设置岗位牌。
(3)日常管理:办公区域物品堆放整齐;办公桌上物品整洁有序、干净清爽;资料柜档案盒规格和标志设置统一,资料摆放整齐有序;办公区域洁净明亮。
(4)员工形象:熟悉并践行文化理念;精神昂扬,谈吐得体,举止稳重,衣着整洁,待人接物礼貌大方;团队凝聚力强。
(5)适时开展文体活动或公益性活动,员工参与度高。
(6)企业形象、文化理念的对外宣传成效显著。
(7)实用性制度完备,员工执行力强。
(8)领导身体力行,模范践行企业文化理念。
(9)市场经营主动性强,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3.8.3 项目监理机构文化建设标准
(1)上墙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精神、重要岗位职责、重要工作制度、重要工作流程、重点文化理念展示、公司介绍、业绩展示、管内工程平面图及形象进度图、晴雨表等,具体尺寸根据实际空间确定。
(2)总监办公室:配备企业桌旗,上墙总监职责、总监每日必省、全国地图、项目所在省市区地图(根据空间实际,选择上墙管内工程平面图及形象进度图)等。
(3)户外形象:布设项目口号、项目理念;在重要工点布设宣传牌;项目驻地设置宣传橱窗;根据空间实际,配置必要的文体活动器具和场所。
(4)文化元素配置:每个独立办公区间配备企业桌旗。
(5)日常管理:办公区域物品堆放整齐;办公桌上物品整洁有序、干净清爽;资料柜档案盒规格和标志设置统一,资料摆放整齐有序(档案目录执行《现场监理资料管理规定》(京铁城监项[2012]51 号)相关规定);办公区域洁净明亮;员工宿舍整洁干净、通风采光良好,配备必要的保暖或降温设施;员工食堂干净卫生。
(6)员工形象:熟悉并践行文化理念;精神昂扬,谈吐得体,举止稳重,衣着整洁,待人接物礼貌大方;团队凝聚力强。
(7)工地形象:保持做到“安全帽统一、服装统一、岗位证统一、工具包统一(便携检查工具、图纸、规范标准、监理日志、手电筒等)”。
(8)适时开展文体活动或公益性活动,员工参与度高。
(9)企业形象、文化理念的对外宣传成效显著。
(10)建设单位满意度高,“现场保市场”效果突出。
(11)实用性制度完备,员工执行力强。
4.1 系统性原则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是由企业内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建设是着眼于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因此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排列,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以一个严密有序的结合体出现。企业内各种因素一旦构成了自身强有力的文化,将发挥出难以估量的功能和作用。企业将企业目标内化为企业的价值系统,通过价值系统的深化运动来带动具体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文化不是各种孤立因素简单而松散的集合,而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化,都将引起其他因素发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整个企业文化系统的变化。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即作为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应该全面反映企业文化建设这一综合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揭示各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所包含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特征还要求在评价时应遵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时效性原则
企业的运作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的,受到当时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不可能孤立地进行,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同时,企业文化渗透着现代经营管理的种种意识,包括商品经济意识、灵活经营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经济效益意识、消费者第一意识、战略管理意识、公共关系意识等。因此,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企业文化建设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强力型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业绩的提高。但是,当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那些经营策略能够合理变化、适应性较强的企业文化则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
企业文化的时代性、适应性,决定了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时应遵循时效性原则,以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数据为依据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的结果应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对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既要能够反映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又要能够反映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各个因素的潜在的优势和劣势。
4.3 比较性原则
企业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一方面,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有其必须遵守的共同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区域文化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企业文化又有个性的一面。即使同一国家内的不同企业,其企业文化也有共性的一面,但又有由于其所处行业不同、社区环境不同、历史沿革不同、经营方针不同、产品性能不同、时间特点不同等而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个性的一面。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与优劣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以企业的横向对比作为参照的。评价某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不能脱离与其他企业的比较而孤立地进行;否则,也就失去了评判的依据。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衡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应按照比较性原则,以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参照系,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状况。
4.4 客观性和可行性原则
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评价时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也就是说,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必须从各企业的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既要看到某个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又要看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性。在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时还应遵循可行性原则。也就是说,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既要考虑和分析某个评价因素(或指标)的必要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这个评价因素(或指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进行评价。离开了客观实际,评价的结果就显得毫无意义,甚至会导致错的结论。
对于企业文化的评价,需要依据其内在结构分层进行。在评价每层时又要对基本构架点进行观测。企业要按照企业文化层与层之间的功能关系,从精神层开始评价,然后到制度层,最后再到物质层。定性指标给出其考察的内容,定量指标(即内涵规定)给出其具体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评价过程的效率以及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5.1 评价指标
一般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包含四个大的方面,即:精神文化(如企业精神、最高目标、经营哲学、企业风气、企业道德、企业宗旨等)、制度文化(如制度的完备性、可行性、执行力等)、行为文化(领导示范、员工行为、企业风俗等)、物质文化(企业标识、企业产品、企业环境、设备水平、文化传播网络等)。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实践中,依据各个层面的建设标准,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评价划分为 6 个大项指标、36 个小项指标,实施权重评价。既定性,又定量;既涵盖了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又确保了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一致性。
5.2 评价方式
考核间隔可以以年度为单元。平时检查与集中抽查相结合。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度末评比表彰一次“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评比采取自下而上形式,由各单位(下属企业、项目机构)自评;公司综合办公室牵头组织机关其他部门对自评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并结合机关日常督查结果,提出初评意见,报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批。同时,各单位也对机关总部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5.3 评价考核
订立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奖惩,并根据评价结果兑现奖罚。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在确保与股份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的基础上,编印了《企业识别系统(CIS)规范手册》,发布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具体的评比标准,并把企业文化建设执行情况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考核范畴。对评出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进行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交流、推广;对企业文化建设评比不及格的单位,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其负责人向公司主管领导作出书面检查;并取消在公司其他评优评先项目中的评奖资格。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通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塑造理想的企业文化。即使原来已经建成了适用的企业文化,如果不加以维护,该文化也可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一定的改变;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也可能会使得原来适用的企业文化变得不适用了。因此,要注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改进,定期对企业文化的持续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估和诊断,为企业文化的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每隔一定周期向员工印发《企业文化调查问卷》,询问员工是否认同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等企业价值理念;是否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企业文化理念是否在企业规章制度中得到了较好体现;是否认可与员工本职工作相关的企业规章制度;认为企业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做得怎样;对在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是否满意;员工在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方面做得怎样;员工在工作中形成行为习惯与其岗位责任要求的适应度如何;本企业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状态如何;企业在充分利用媒体(包括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企业文化方面做得如何;公司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做得如何;等等。
经过调查、汇总、分析、评估、诊断,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先“做对企业文化”,然后“将企业文化做对”,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全员性工程,对其建设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权重,也将随着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最关键的是通过考核评价,一方面激励、督促员工积极认同践行现有的文化理念,另一方面对企业文化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整、改进和优化,使企业文化在助推企业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支撑作用。
通信地址:北京市复兴路40号。
F407.9
B
1007-4104(2014)03-0028-06
2013-12-26
赵巍,政工师,任职于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