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移动 陈忱
近日,南京移动与南京市民政居家养老协会、江苏好苏嫂家政服务公司签订居家养老项目合作协议,通过整合民政老年人信息平台,结合老年智能终端、社区服务工作手机,为全市首批3万名老年人免费办理了老年智能手机,可提供助医、助餐、助急、助行等“十助”信息化服务,探索出一条社会养老行业信息化合作的新模式。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养老成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长期任务。养老制度不完善、养老资金不充足、养老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养老事业发展遭遇多重发展制约。南京移动探索养老行业信息化合作的新模式,是践行“移动信息专家”角色的积极尝试,以突破常规的发展性思维,结合“智慧养老”项目与产品,努力让南京一百多万老年群体“老有所依”,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移动信息化送来的晚年幸福。
李老太今年67岁,是一位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上依靠江苏好苏嫂家政服务公司的家政人员照顾。4月的一个周末,儿子打电话说要带孙子回来看望她,可把李老太高兴坏了!她拿过新办理的移动智能老年手机,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发送了需要一名家政人员买菜、做饭家政服务需求信息。没过多一会儿,门铃叮咚响了起来,好苏嫂家政人员已经站在了门前。
移动信息化为李老太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李老太对记者说,与以往“大屏、大声、大按键”的老年机相比,她新办理的移动智能老年手机那才是“高大上”,大屏幕智能机,智能呼叫、救急、服务模块安全便捷,还能为老年群体提供预约挂号、健康短(彩)信等多项贴心服务。据了解,南京移动尝试使用协议消费赠机模式,为南京3万名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和3000名社区服务人员配置智能终端,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实现老人“点单”和社区服务人员“接单”同步,可提供助医、助餐、助急、助行等“十助”信息化服务,提升了老人日常服务与社会服务机构紧急救护工作效能,为老人家居安全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很多老年人家庭中,都会配备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表等常用家庭医疗小器械。老年人经常会使用这些器械进行自我健康检测,以便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由于年事已高,受到视力不清、分析不准等因素困扰,很多老年人即使进行了自我测量也很难得出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的论断,自我健康检测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南京移动进一步完善民政老年人信息平台,将民政12349热线与12580呼叫中心整合,并可通过智能血压仪、计步器等健康守护产品将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上传到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健康守护服务,真正实现“不出家门、服务我有”的现代养老模式。
南京移动推出的系列“健康守护神”产品,随时随地呵护老人健康。“健康守护神”项目包含多款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健康终端产品,可实现用户数据接收、查询、反馈、管理、建议等,连结起个人、家庭和医疗卫生单位的纽带,实现了丰富多样、跨地域的贴身健康服务。用户使用健康终端产品测量出的血压、血氧、血糖、心电、体温、体重等生理指标,通过每台终端产品内装置的SIM卡,将测量数据传输上传到“健康守护神”管理平台。平台可自动为用户提供提醒、报告,实现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位一体的服务效果,便于个人、家庭和医生实时动态掌控老人健康状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合理处置措施。自南京移动“健康守护神”项目上线以来,已有数万名用户从中受益。
此次南京移动推出的老年智能终端,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可提供助医、助餐、助急、助行等“十助”信息化服务,为居家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与服务的同时,更为他们的的健康与生命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保障。
前不久,南京市民王大爷在家中脑梗突发晕倒在地。意识尚且清醒的他赶紧拿出智能老年机,点下了“助急”服务中的“120救护”模块。十余分钟后,南京市卫生局120急救中心的4G120急救车便及时赶到,将王大爷送往医院救治。
南京移动将4G技术糅合应用到120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去,与南京市卫生局120急救中心开展合作,运用4G网络将急救中心、医院及120急救车辆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可将病人生命体征数据即时传输到医院,在急救车到达医院前,既可有效开展院前有效救护,又可让医院有充足的时间针对性布置医疗抢救设备和急救方案,从而将宝贵的最佳抢救时间掌握在医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