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海良 陈日新 谢秀俊
(1.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患者,男,58岁,干部。初诊时间:2013年5月3日。主诉:双眼干涩、异物感1月。病史:患者长期于空调房内工作,夜间仍使用电脑工作,休息甚少。1个月前感双眼干涩、异物感、视物疲劳,未予以重视,10天后逐日加重,于某三甲医院眼科就诊,泪液分泌量测定(Schirmer法)为7mm/5min;泪膜破裂时间(BUT)为5s,血糖及自身抗体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干眼症。予以泪道冲洗1次,并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停药后复发。故来我院就诊。查体:眨眼频繁,结膜稍有充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干眼症(肝肾不足)。治疗:采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制艾条对患者关元穴施以温和灸治疗,距离皮肤约2~3cm,以患者感觉温热而不灼烫为度,每日1次,连续艾灸10次。艾灸时,患者感到沿带脉有紧束感,每次灸至患者紧束感消失为度。治疗10次,症状明显减轻。随访2个月,未见再次加重。
按语:现代医学认为干眼症多是因免疫相关性炎症、细胞凋亡、神经调解异常、性激素失调等因素相互影响,损害正常的泪液分泌神经传导,影响泪液分泌的质和量,产生眼睛干涩[1]。中医学认为干眼症属于中医学“白涩病”范畴,又名“干涩昏花证”、“神水将枯证”、“神气枯瘁”。《审视瑶函·五卷·目晕》谓:“因劳瞻竭视,过虑多思,沉酒恣燥之人,不忌房事,致伤神水。”五脏六腑精气足,阴阳平和,则目能视万物,察秋毫;若因劳累,思虑过度,嗜酒,房事过度,则脏腑阴阳失调,精血暗耗,不能上荣于目致目失濡养而生疾[2]。无独有偶,患者长期工作劳累,思虑过度,致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虚火上攻于目,灼伤津液,泪液减少,而出现视物疲劳、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此例患者采用艾灸关元穴治疗,且疗效较好。《针灸大成》谓:“脐下三寸,小肠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下纪者,关元也。”关元为任脉之要穴,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并且与胃经、督脉及冲脉联系密切,是阴中之阳穴,一身元气之所在。任脉隶于肝肾,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艾灸关元穴可以使经气沿任脉直达双目,而疏通双目周围经络,以治标;还可以加强肝藏血、肾藏精的功能,使精血充足,阴阳平和,以治本。艾灸关元穴达到标本兼治,使双目得到精血濡养而有效的减轻了患者双目视物疲劳、干涩、异物感等症状。艾灸关元穴时,患者常感到沿带脉循行处有紧束感,此为热敏灸感出现的一种表现形式,热敏灸感的产生是人体经气被激发与传导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促进气至病所[3,4]。加强了艾灸疏通经络、滋补肝肾、补益精血的功能,使精微布于五脏,上荣于目,促进了泪液的分泌,有效提高泪膜的稳定性,从而明显减轻了视物疲劳、干涩、异物感等症状。关元穴热敏灸为干眼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1]刘祖国,杨文照.干眼症的发病机制[J].眼科,2005,14(5):342-345.
[2]傅彦江,黄欣.中医对干眼症的认识[J].中医杂志,2011,52(22):1 978-1 979.
[3]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等.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J].针刺研究,2010,35(4):311-314.
[4]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12):90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