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CT特征与病理分析

2014-04-15 10:26丁勇生夏淦林李洪江王汉杰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肺门内分泌胸膜

丁勇生,夏淦林,李洪江,王汉杰

(南通市肿瘤医院影像科,江苏226361)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CT特征与病理分析

丁勇生,夏淦林,李洪江,王汉杰

(南通市肿瘤医院影像科,江苏226361)

目的:分析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1)采用64排螺旋CT及16排螺旋CT进行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两侧肾上腺,1次屏气完成。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0mL/s速率注射,注射后25s行动脉期扫描,60s行静脉期扫描。结果:中央肺门型6例,中央肺门合并纵隔型3例,周围合并纵隔型3例,周围型1例,胸膜转移型1例,肺叶型1例。肿块平扫密度多较均匀,增强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一致,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常见。周围型肿块可有分叶,但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少见。免疫组化标记:CgA阳性10例,Syn阳性9例,NSE阳性10例,CD56阳性8例,CK阳性15例,15例Ki-67表达率60%~90%。结论: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最终由病理确诊。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易复发、预后差[1-2]。临床、病理研究较深入,但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2010年3月—2014年4月经病理证实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CT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CT表现特征及病理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53~82岁,平均64.5岁,其中<60岁3例,≥60岁12例。长期大量吸烟12例。临床表现:咳嗽或咳痰11例,痰血5例,胸痛4例,声音嘶哑2例,上腔静脉受侵犯或受压出现上腔静脉梗阻症状4例。15例均经手术、纤支镜活检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手术4例、纤支镜活检7例、穿刺活检4例。

1.2 方法 (1)检查方法:采用SENSATION 64排螺旋CT(西门子公司)及Brilliance TM Big Bore 16排螺旋CT(飞利浦)进行胸部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200mA,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2~5mm、螺距1~1.375。15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两侧肾上腺,1次屏气完成。增强扫描应用对比剂优维显300mgI/mL或碘海醇300mgI/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0mL/s速率注射,剂量80~100mL。注射后25s行动脉期扫描,60s行静脉期扫描。(2)影像学评价方法:由2名副主任医师独立在GE PACS系统进行阅片,记录肿块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阻塞性炎症、阻塞性肺不张、胸腔积液、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意见不统一时经讨论作出一致结论。

2 结 果

2.1 CT表现 肿瘤位于右肺7例中上叶5例,中叶、下叶各1例;左肺8例中上叶5例,下叶3例。中央肺门型及中央肺门合并纵隔型9例,表现为肺门区肿块,最大径2.5~9.5cm,平均6.5cm。肿块边缘光整,包绕支气管向外生长,肿块长轴与支气管长轴一致。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均匀强化8例,肿块内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1例。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中央肺门型6例,累及对侧纵隔为中央肺门合并纵隔型3例。纵隔及肺门转移淋巴结与病灶融合呈“冰冻纵隔”改变7例,阻塞性肺炎2例,上腔静脉受侵犯3例。周围型及周围合并纵隔型4例,肿块大小1.8~4.5cm,平均2.8cm。其中类圆形1例,不规则形3例,肿块边缘均较清楚,有分叶3例,病灶密度较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周围合并纵隔型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3例,其中上腔静脉受压变窄1例。周围型无肺门及淋巴结肿大1例。胸膜转移型1例,表现为胸膜及肺内多发结节,最大结节直径2cm,结节主要分布于胸膜,增强后中度强化,纵隔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肺叶型1例,表现为左肺上叶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2.2 病理结果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均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显微镜下肿瘤细胞非常小,呈圆形或纺锤形,细胞质少,有颗粒状核染色体,缺乏核仁。免疫组化:嗜铬粒蛋白(CgA)阳性10例,突触囊泡蛋白(Syn)阳性9例,神经特异性希醇化酶(NSE)阳性10例,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D56)阳性8例,细胞角蛋白(CK)阳性15例,15例Ki-67表达率60~90%。

3 讨 论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最常见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预后差、对放化疗敏感。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0岁[3]。吸烟与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关系较其他肺癌更为密切[4],本组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64.5岁,与文献报道一致,11例男性及1例女性有长期大量吸烟史。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侵犯邻近结构可引起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等症状[5]。本组出现声音嘶哑2例,上腔静脉侵犯或受压出现上腔静脉梗阻症状4例。

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主要发生在段以上支气管内,包绕支气管形成肿块,肿块质地软,切面呈黄褐色。显微镜下肿瘤细胞通常较小,呈圆形或纺锤形,细胞质很少,有很细的颗粒状核染色体。但缺乏甚至看不到核仁,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率很高[6]。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诊断帮助较大[5],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如CgA、Syn、CD56/NCAM、CK5/6、CK7等可用于该肿瘤的诊断,但并不是所有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均呈阳性。本组病例只有CK标记均为阳性,其余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部分病例呈阴性。Ki-67蛋白是细胞增殖标记物,由于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表达率较高,平均表达率为70%~90%。因此病理学家认为Ki-67表达低于25%可排除小细胞肺癌[7],本组病例表达率为60%~90%,符合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高表达率。

以往CT将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为中央型与周围型。由于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生物学特性不同于非小细胞肺癌,而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影像表现。为详细描述病灶范围及转移情况,Kazawa等[8]提出CT的8分型:中央肺门型、中央肺门合并纵隔型、周围型、周围合并纵隔型、沿淋巴管扩散型、胸膜多发转移型、肺叶型及类肺炎型。本组中央肺门型及中央肺门合并纵隔型为主9例,其中发生于肺上叶8例。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为中央肺门型6例,累及对侧纵隔为中央肺门合并纵隔型3例。CT表现为包绕支气管壁生长的肿块,原发灶、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融合并包绕侵犯大血管呈“冰冻纵隔”。本组病例大血管侵犯主要以肺动脉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9]。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无管腔内生长的特点,所以很少引起远端肺阻塞的改变。9例中合并有阻塞性炎症仅2例,主要是病期较晚,肿瘤压迫支气管所致。本组周围型及周围纵隔型4例,表现为肺组织周边类圆形或不规则均质肿块。边缘有分叶征,但无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钙化、内部坏死等非小细胞肺癌的征象。周围合并纵隔型原发灶相对较小3例,而转移淋巴结较大且融合成团,与文献报道一致[10]。周围型病灶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胸膜转移型表现为胸膜不规则增厚,胸膜下多发结节,增强扫描增厚胸膜轻度强化,常伴发胸腔积液。本组胸膜转移型仅1例,表现为肺内及胸膜多发结节灶。肺叶型指整个肺叶被巨大肿块代替,肺叶体积无缩小,无充气支气管征,增强后病灶强化程度一致。本组肺叶型表现为左肺上叶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1例,但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与文献报道不符合,考虑可能是肿块内有坏死成分所致。沿淋巴管扩散型及类肺炎型较少见,本组未收集到此病例。大体病理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肺癌肿块密度高、内聚力强而纤维含量低,肿块血供相对丰富,很少出现坏死及空洞。本组中央肺门型肿块平扫见低密度坏死区1例,增强后坏死区无强化,肺叶型平扫密度均匀,而增强后强化不均匀1例,其余13例平扫密度均匀,增强表现为轻到中度强化,病灶强化程度一致。

[1]季俐俐,王桂兰,陈莉.小细胞肺癌Nrf2与c-myc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交通医学,2013,27(6):607-610.

[2]孙蕊,陈秋松,蔡莉,等.18F-FDG PET/CT在小细胞肺癌分期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4):743-746.

[3]李维华.肺神经内分泌癌和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新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7):1-8.

[4]Devesa SS,Bray F,Vizcaino AP,et al.International lung cancer trends by histologic type:male:female differences diminishing and adenocarcinoma rates rising[J].Int J Cancer,2005,117(2):294-299.

[5]廖嘉煦,杨汉丰,肖应全,等.肺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基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9):8849-8851.

[6]张文玉,黄勇,申洪明,等.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诊断[J].实用肿瘤杂志,2012,27(1):101-104.

[7]Halasova E,Adamkov M,Matakova T,et al.Expression of Ki-67,Bcl-2,survivin and p53 protein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carcinoma[J].Adv Exp Med Biol,2013,756:15-21.

[8]Kazawa N,Kitaichi M,Hiraoka M,et al.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Eight types of extension and spread on computed tomography[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6,30(4):653-661.

[9]岳玲,孙玲玲.小细胞肺癌CT八分型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6):459-462.

[10]倪恩珍,王亚非.64层螺旋CT在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493-494.

R445.3

B

2014-09-30

1006-2440(2014)06-0723-03

猜你喜欢
肺门内分泌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稳住内分泌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