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顺 王俊杰
(济宁医学院基础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各个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假设、主动查阅文献资料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获取知识[1-2]。我校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强调“临床案例密切联系基础医学教学;基础医学重视实践操作;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等”的教学要求。开设医学机能学实验学,将原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理论相互贯通又密切联系临床的基础医学课程实验课程整合而来。它作为一门与临床专业课程过渡和衔接的基础医学实践课程[3],在五年制医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应用PBL教学法进行了分析评价,总结如下。
临床专业本科6个实验课小班,共141人,每个小班分6组,每组3~4人。随机分成PBL教学方法组(69人)和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组即对照组(72人)。
PBL教学方法组:基本步骤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分析、归纳总结。分3阶段实施,即前期准备与问题提出、PBL引导和评价总结。围绕每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理论知识,提出设问,列出与实验课程内容相关的疑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凝血机制及影响因素实验为例,学生提出:血液凝固实验中,为什么正常人体不发生血液凝固,凝血因子新研究进展,如何通过实验研究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为什么需要这样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哪些是影响实验结果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得到实验结果后,如何处理与分析,临床常见有关疾病有哪些,药物治疗作用机制是什么,等等。实验操作以学生自主操作为主,教师巡视与指导,解答学生问题,并结合实验过程,提出操作相关的问题。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和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使问题贯穿整个实验讨论,形成“问题-答案-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归纳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理清实验思路[4],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科学分析,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对照组:传统实验教学法采用课前预习实验、教师讲授实验方法、操作步骤、观察项目、注意事项,示教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学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评阅:实验报告由带教教师统一进行盲评。对本研究样本的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由闭卷测试与操作技能考核2部分构成。统一测试题目,闭卷独立答题,两组混合盲法批改。操作技能考试:采用两组学生混为一体随机分配考场,考前1min抽签确定技能考核内容。考核教师统一考核标准。PBL教学方法意见反馈问卷调查。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试卷成绩及技能成绩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教学方法意见反馈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69份,收回问卷69份,有效69份,有效率100%,总体评价满意率89.9%。
表1 学生实验报告、试卷成绩和技能成绩比较分)
医学机能实验学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联系临床能力的桥梁课程。改变传统实验课程教学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进行实验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BL教学重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果显示:PBL教学方法在医学机能学实验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采用小班制开课,学时分配充足,每组学生3~4人,是确保正确实施PBL教学法的有利前提;经过课程整合后的应用PBL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5]。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将PBL教学法、临床相关知识、学科前沿知识融会在一起,以引导学生实验设计、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模式为主线,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6-7],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培养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为将来端正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通过问题解答式的讨论,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清晰的机能学实验思路,进而逐步掌握和运用主动解决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课后按照教师的引导,学生利用我校精品课程网站、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图书馆,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主动学习,较早接触学术论文,培养学术兴趣;知识体系更立体和完善,能运用知识建立假设,细心操作,严谨求证,科学分析和总结归纳,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通过PBL教学法的运用与研究,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均增加,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学生为教与学的主体,其临床思维能力在科学严谨的实验中快速提升;而教师则从传统的讲授与示教向引导与指导的角色转变。
目前PBL教学法的实施,受到招生规模扩大和办学成本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正确使用和推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基础医学教师未有临床实践经历,成为 PBL教学方法深入开展的瓶颈。因此,应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快PBL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同时教师需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深造以准确掌握和正确开展PBL教学法。
[1] 单天明,孙宝志.关于基于问题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90-93.
[2] 何洋,韦丽.运用PBL将医学英语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36(1):66-69.
[3] 汪雪兰,朱小南,伍宇平.中国式课堂PBL的实践与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 13-16.
[4] 张红英,朴日龙,李迎军,金秀吉.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效果的问卷调查与设想[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1):18-22.
[5] 李娜,史小琴,陈玉敏,等. 基础医学机能学教学课程的重组及改革[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6):89-93.
[6] 许青松,李香兰,金秀吉. PBL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探索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2,35(1):66-67.
[7] 王军,刘景,王守信,等.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37(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