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祥,伍钧天
(安徽师范大学1.政治学院;2.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式
陈孔祥1,伍钧天2
(安徽师范大学1.政治学院;2.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论证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多种理论的组合,包括文化民族主义、文化革命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文化符号学理论、开放文化思想、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等。基于此,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思维特征可归纳为文化民族主义视角、文化革命思想视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视角、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视角、文化符号学理论视角、开放文化思想视角和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视角。
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理论基础;思维方式
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自强,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确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对于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已有人做过论述,但对于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本身尚无详细的研究。如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客体、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主体、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结构,等等。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理论来源及其分析视角展开探讨,以期对深入分析上述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分析工具。
社会主义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我们党创建的革命文化,反映了外来优秀文化,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能够影响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信仰的一个领域,因此,学者们提出了社会主义信仰的文化性命题。社会主义信仰的文化性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本质规定,体现为对社会主义信仰的文化审视。社会主义信仰蕴含的文化性,主要关乎社会主义信仰的民族性、革命性、先进性、人民性、符号性、开放性、结构性,突出表现为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革命性、文化的先进性、文化的人民性、文化的符号性、文化的开放性和文化的结构性。
“任何文化都有其民族母体,因此文化都带有民族色彩及民族烙印。”[1](P731)在有关文化的民族性问题讨论中,王朝闻关于“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化”的论述,把文化的民族性理念推向对于文化“民族性”的体认。王朝闻把“文化的民族性”定义为“特定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活动)和其他民族的差别”。[2]对于这种逻辑,可以用赵常林、林娅的相关论述来说明,他们在论著《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中分析了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回答了什么是文化的民族性问题。他们同意把文化的民族性看成是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还要看到“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3](P37)关于文化的民族性之精华与糟粕,毛泽东曾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
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4](P707-708)这一论述,既是对民族文化正、反功能的认定,也是对精华与糟粕的区分,要求文化的民族性传承以此思想为指导。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不是民族文化的大杂烩,而是本民族特色的、先进的、积极的、健康的文化综合。
文化的革命性与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紧密联系,突出表现为文化的革命性传统。我国文化中的革命性传统存在不言而喻,正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所言:“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展,到掀起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经民主革命的凝炼、积累、沉淀,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借鉴、吸引、传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革命传统文化无疑是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革命传统文化无疑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产物,借鉴、吸引并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呈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革命性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化的先进性与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人密不可分。1923年6月,《新青年》(季刊)第1期刊登的瞿秋白《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一文指出:“宗法社会及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不破,则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法抗拒,所以不去尽帝国主义的一切势力,东方民族文化的发展永无伸张之日。”这一论断分析了东方民族文化在当时得不到伸张的根源,并提出了东方民族文化伸张的路径,即破除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文化的压迫,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的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并指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进而指出,此种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5](P626-629)毛泽东不仅论证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且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忠实代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有关论述则赋予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全新内涵。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6](P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
文化的人民性,凸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为中心”。正如《人民日报》2012年5月22日刊登的《文化“为人民”的历史跨越》所云:“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7]文化的人民性,由19世纪俄国的文论家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最先提出,它强调文学的人民性。杜勃罗留波夫的《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就是从文学的层面讨论“人民性”的。但从文化层面来定义“人民性”,则是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独创,而与之类似的则有文艺的人民性、理论的人民性、文学的人民性等词语。例如,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在《致读者》的社论中指出:“我们报纸的名字叫作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着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强调文艺的人民性,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与此而言,邓小平的相关论述涉及《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谈话》等。2000年2月21日至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习近平等则频繁在重要讲话中使用“文化的人民性”词语。总之,“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
文化的特质包括它的开放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断言“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会被纳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中,为全世界所共享。”我国学者汤一介也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决不应是‘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引起的‘文明的冲突’,而应是由东西文化互补而致的文化协调发展。”显然,文化的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发展规律所致。因此,文化的开放性思考与实践在我国现代社会也受到广泛关注。相应地,国内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仅从对内与对外、借鉴与吸收、主动与自觉等角
度展开对我国文化的开放性探讨,还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维度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与实践,而开放什么、如何开放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对此,邓小平主张批判地吸引,明确指出并强调:“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与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8](P44)
文化的符号性作为文化的一个特质具有独有的特征。英国的洛克曾在《人类理解论》中把知识划分为物理学或自然哲学、实践之学或伦理学、符号学或逻辑学等三类,并指出符号学或逻辑学在于考察人为了理解事物,传达知识于他人时所用的记号的性质。在随后的文化发展中,作为文化的信息系统,符号在我国受到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萧俊明认为符号性是文化的根基,他指出:“符号性是指两个抽象的或具体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实体可以通过约定或通过对类似性或共同性的公认来代表另一种实体。”[9]
理解文化的结构性,首先涉及文化的结构问题。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基于他对语言结构的理解作出了一种文化学的阐释。列维·斯特劳斯在其代表作《结构人类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分析》、《亲密关系的初级结构》、《社会结构》中把语言结构理解为音素、音节、词素、词组、句子等要素的各种联系。因此,所谓文化结构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由其不同要素组成,文化是一种系统,是由系统内诸要素组成的整体。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结构功能主义所作的分析。结构功能主义成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是结构主义研究,另一个是功能主义研究;前者研究文化系统的结构,后者研究文化系统的功能。正因此,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的文化结构如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克罗伯与克鲁克洪所说“整套的生存式样”。[10](P4)这种“整套的生存式样”提法旨在强调文化的整体性、结构性特征。另外,马克思也论述过文化结构,并将人类社会文化划分为特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据之,罗超将文化结构特征划分为有机整体性、转换变异性、调整稳定性,认为“既然文化是一种有机整体,或者说是超有机体,它必然有着自己说明自己,无须外求的生命本质,这种生命本质就是文化结构”。[11]
前已述及,社会主义信仰的文化性命题,主要有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革命性、文化的先进性、文化的人民性、文化的符号性、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结构性等七个问题。而无论哪一个问题,都与社会主义文化信仰质的规定性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七个问题是人们认识、学者研究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常态。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业已形成相对连贯的体系,成为社会主义信仰研究的理论依据,表现为以下几种理论的综合。
第一,文化民族主义。人们对于“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解,主要来自于德国“民族主义、历史主义和民族精神之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德的观点。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德提出了被后世奉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基石的主张,核心思想为:“归属于一个共同体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类自然地形成各个不同的共同体(即民族),每一个共同体都是平等的;绝对不能用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成为自己,不能盲目抄袭其他社会。”[12]很多学者受此影响将“文化民族主义”定位为“探索维护和弘扬共同体民族文化道路的民族主义”。[13](P107)它既涉及文化的归属问题,又涉及对民族主义的认识。前者与文化的民族特性有关,正如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所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模式。”[14]后者与民族、国家的精神有关,如哲学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德提出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两个概念。所谓“文化民族主义”,实有“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的文化性”两种意义。“民族主义是一种文化现象”,“民族即文化”,这就是“民族的文化性”。“国粹论”、“国光论”、文化民族论、文化本位论,这些都是对“文化的民族性”的诠释。“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的文化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构成了文化民族主义的运动过程。
第二,文化革命思想。“文化革命”不等于
“文化大革命”,是相对于政治革命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调文化建设;二是关注文化变革,作用于社会主流形态的确保与维护。对于文化革命思想的理解,有三个观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按照列宁的观点,文化革命改变文化落后的状况,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保证党对文化的正确领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国家立足于世界强国的关键,改变国家文化弱势地位的保证,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抓手,确保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活动载体。按照毛泽东的观点,文化革命是打倒反动文化、铲除旧文化,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按照邓小平的观点,文化革命关注的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同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15]这些关于文化革命的观点印证了马克思的见解,即“文化斗争”。他曾经指出:“‘信仰自由’!如果现在,在进行文化斗争的时候,那么只有采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才行……”[16](P317),文化斗争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以此为指导,文化革命重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创新。
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形成开始,就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存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问题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体现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拓展自身的内涵与外延。这种内涵和外延,从总体上看,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状态上:在继承方面,很多观点、论断得到更精准、更深邃的阐发,包括文化突出作用论、“三贴近”论等;二是在改进方面,不少观点、论断被不断丰富与完善,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论、文化生产力论、文化产业论等;三是在创新方面,一些新观点、新论断被提出与运用,包括国家文化安全论、文化权益论、文化体制改革论等观点。上述各种观点与论断,有共同的价值导向与价值标准,都强调文化建设的突出作用,都主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都关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都注重推进文化创新,都坚持国家文化安全,都保护群众的文化权益。这些观点、论断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内容上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体系。
第四,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人民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既有研究得出的观点,人民观的理论渊源以三种思想存在:一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包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安民富民利民等内容;二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包括“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界立法”等论断;三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体现在马克思的一些论著中,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在继承发展以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三种思想的背景下形成的,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进步、发展、创新相联系。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丰富、完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党的五代领导集体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等等,都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概括和描述。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这个理论反映了以上述三种思想为渊源,以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为主流价值,结合人民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运用,是对中国文化中人民观存在与发展问题的一种合理的解释与有效的表达。
第五,文化符号学理论。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是文化符号。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文化符号学研究中,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围绕文化符号而展开的,受到更多关注的是俄罗斯文艺学家、文化学家、艺术理论家和符号学家洛特曼基于他对俄罗斯文学、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作出的一种符号学的阐述。洛特曼在其名著《论结构概念在语言学和文学中的区别》、《文学文本的结构》、《思维世界》、《文化与爆发》中把所说的文化符号学的范围分为语言、历史、精神心理、社会现实和文化表现。在洛特曼看来,“文化的暂行定义可以规定为由人类社会各集团获得、保存和传递的非遗传性信息总称”。[17](P589)洛特曼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他区分了语言符号学和一般记号
学,更在于他以信息论为依据,建立了有关文化的分析模型,认为“信息论在引伸意义上即为符号学,它不仅研究在一定集体中运用社会记号这类特殊情况,而且研究信息传播和存储的一切情况,因此,信息可被理解为相对于熵的组织性的度量”。[17](P591)根据洛特曼的观点,符号学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自然语言、人工语言系统和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文化结构,其中自然语言为第一模式系统,文化结构为第二模式系统。[18]
第六,开放文化思想。1949年,我国开始使用“文化开放”的概念。这一提法的产生与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视,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两用”原则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从而使我国文化开放与异质文化交流以及和世界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等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文化开放战略的推进不断加强,伴随着这一过程,开放文化的思想也得到不断丰富、发展。邓小平从改革开放的视角指出“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9](P111),认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8](P117)江泽民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视角给出开放文化思想,提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20](P92)胡锦涛则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的视角,指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1](P33),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22](P997),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
第七,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是关于文化结构的唯物辩证思想。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构成要素论、文化合力结构论、文化结构功能论。文化构成要素论认为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文化合力结构论认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关系。文化结构功能论认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不是精神文化而是物质文化。[23]这三种论述一起构成了马克思的文化结构思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体现了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坚持、丰富、发展它。邓小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的“政治文明”建设,胡锦涛的“和谐文化”建设,习近平的“夯实实现中国梦物质文化基础”,就是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的当代诠释与发展。
上述文化民族主义、文化革命思想、先进文化理论、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文化符号学理论、开放文化理论、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均是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依据。这凸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特有的思维特征,即文化民族主义视角、文化革命思想视角、先进文化理论视角、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视角、文化符号理论视角、开放文化理论视角、文化结构理论视角。
一是文化民族主义视角。基于文化民族主义视角的社会主义文化信仰是以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客体的信仰。它以认同、信服一种反映民族特质、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为定向机制,主要代表人们关于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民族历史、民族形态、民族意识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体现人们认识、反映、改造和完善世界的特殊方式。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问题,它通常表现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服、向往、追求,并以之规范自己的言行,统摄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社会主义文化信仰虽然与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叉,但又不同于这些信仰,更不是上述多种领域信仰中有关文化部分的叠加。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是在接受、认同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突出民族眼光、世界视野,并与时俱进。
二是文化革命思想视角。文化革命是革命的一种特殊形式。前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通过文化革命这一特殊形式,可以在文化方面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而走向社会主义。从这一角度看,文化革命的价值在于改变因文化滞后而导致的国家发展所陷入的困境,特征在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极大丰富。文化革命在革命思想中的文化层面,表现为一种实现文化民主化、发展全民
教育、建设和发展公民文化、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维方式。如此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及其实践,就包含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更、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与借鉴、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反思与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构建与完善、社会文化多元取向的引导与整合、“意识形态终结论”、“价值虚无主义”、“实用主义”、“非意识形态化理论”的否定与批评,以及民族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三是先进文化理论视角。先进文化理论应用对社会主义文化信仰来说必不可少,因为它是引导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思想动力。“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4]社会主义文化信仰,想要形成发展,就需要所在国家和社会构建这种先进文化观和先进文化理论。以此为视角,表现为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信仰能否形成、发展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前者为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推动力量,后者则为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阻碍力量。先进文化会影响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而落后文化则会导致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动摇与颠覆。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则是根据先进文化确定,是先进文化被认同、信服的表现形式,且又与社会的共同理想保持一致,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将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载体。
四是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视角。在《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来,到群众去。”[25](P899)。黄炎培的《八十年来》记录了毛泽东对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6](P148)这几句话,可以看作是理解中国文化中“人民观”的一把钥匙。社会主义文化信仰旨在尽量体现以人民群众为本,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关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7](P11)
五是文化符号理论视角。文化符号理论侧重于研究文化的符号学功能与意义。它包括客体的指称对象意义,即指称符号;主体的象征意义,即象征符号;符号的工具功能意义,即功能符号。该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个通过符号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模式化整体系统,而且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要通过该系统内含的符号组织规则使各符号要素相互作用并有序组合起来。为此,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关注研究构成其信仰系统的最小单位即符号元素。此信仰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恪守整体性原则,即作为部分的符号元素一旦脱离了作为整体的系统也就不再含有任何独立的意义,作为部分的符号元素只有在和作为整体的系统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确定其意义和功能。另一方面,文化符号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意义和功能也只能通过对各个符号要素间的结构和层次关系的研究才能捕获和明晰。文化符号这一理论目前在社会主义信仰领域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一个本质特征:综合表征信仰客体的对象符号、主体的象征符号、信仰的功能符号。
六是开放文化理论视角。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文化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及建设领域比较流行。该理论系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引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多样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基于该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文化理论对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及培育具有通用性和应用性。比如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社会主义文化与其它国家、民族文化的交融,都表明了在强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情境中,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与交融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断言的那样,“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会被纳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中,为全世界所共享”。社会主义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既受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他国优秀文化的影响。它需要我们抓住各国各民族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呼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他国优秀文化为参照系来考察、研究社会主义信仰。
七是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视角。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强调任何文化现象都是由一个相互联系或依赖的不同文化要素所组成的系统,而且任何文化都不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任何文化要素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其他文化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发生一定程度的重组。这个视角其实瞄准了两个方向,即客体结构取向和主体结构取向。客体结构取向将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客体结构予以模式化,查究诸如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构成、要素、变量等问题,目的是考察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不同构成对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主体结构取向将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主体结构视为社会主义文化信仰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组织结构,分析这种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影响,不将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一种预先存在的、自然生成的、强加于信仰主体的信仰,而将其视为一种信仰主体的自身需要、主观认同、思想崇尚、理性选择的后生成性信仰。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王朝闻.旧话重提——民族性和民族化琐见[N].光明日报,1983-03-03.
[3]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M].北京:中国文化学院出版社,1988.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A].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任仲平.文化“为人民”的历史跨越[N].人民日报,2012-05-22(001).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萧俊明.文化与符号——当代符号性研究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0(4).
[10][美]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1]罗超.文化结构与中国文化本体[J].殷都学刊,2004(2).
[12]钱雪梅.文化民族主义刍论[J].世界民族,2000(2).
[13][英]Encyclopedia of Nationalism:VOL.2[Z].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1.
[14]王剑.“文化全球化”解读[J].理论学刊,2004(7).
[15]贺金玉.邓小平对列宁晚年文化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德州学院学报,2001(3).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8]赵蓉晖.洛特曼及其文化符号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家,2006(1).
[1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3]田旭明,沈其新.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的理论意蕴与当代中国现实观照[J].中州学刊,2012(1).
[2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02(12).
[25]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27]十八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Socialist Cultural beliefs Studies: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inking Mode
CHEN Kong-xiang1,WU Jun-tian2
(1.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2.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Demonstration of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inkingmode is the premise for socialist cultural beliefs studies.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theories including Cultural Nationalism, cultural revolution theory,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theoty,the"View on People"in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Semiotics,Open Culture theory and Marxist Cultural Structure theory.As such,the thinkingmode of socialist cultural beliefs studies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perspectives of the afore-mentioned various theories.
socialism;cultural beliefs;theoretical foundation;thinkingmode
D64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4.06.006
1674-8107(2014)05-0034-07
(责任编辑:韩曦)
2014-04-1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2BKS064)
1.陈孔祥(1962-),男,安徽巢湖人,教授,博士,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安徽师范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青年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伍钧天(1989-),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年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