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的思想演进、丰富内涵与实现路径

2014-04-15 07:28刘友宾
中华环境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产力环境保护文明

刘友宾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的思想演进、丰富内涵与实现路径

刘友宾

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其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坚持依法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公众参与。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

一、生态文明的思想演进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早着眼点。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远见卓识。1972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参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融入了世界环境保护的滚滚潮流。随后,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正式起步,播下了生态文明的种子。

我国首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宜昌兴山水上公路即将建成通车。CNSPHOTO/供图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就把环境保护摆上了议事日程。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1979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生态文明的种子开始发芽。在随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环境保护越来越被摆上重要位置。十二大报告指出,要“保持生态平衡”。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的结合起来”。十四大报告强调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地位,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地位,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成为党和国家的政治意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号召,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正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行动指南。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实,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内涵更加丰富,具有了“关系人民福祉”的深度、“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五位一体”的广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

山丹县军马场草原入选“中国美丽田园”之美丽草原景观。CNSPHOTO/供图

二、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学说和辩证法原理包含着深刻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马克思从不讳言人对自然的“斗争”、“利用”、“控制"、“变革”、“统治”、“征服”, “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但他同时也指出:“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属性,“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才能实现高度的和谐统一,“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人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可以说,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推翻阶级压迫,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类生态意识的真正觉醒和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产主义既是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也是生态文明的最高境界。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由于无产阶级实现阶级解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所以,他把主要精力更多的用在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但他从没有忽视人与人的关系中包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他认为,“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结束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统治,彻底消除私有制,社会内部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与人的关系上的自由平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二)生态文明的关键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地位的平等自由以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伟大事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生产力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重大变化,提出“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十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力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到优化生产力,不断赋予生产力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内涵。

(三)生态文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文明更多的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的哲学思考,其侧重点在人与人的关系,并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既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贵的理论智慧,同时更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探索,特别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深入思考而做出的理论总结和阐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性、结构性和复合性特点。整体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遏制。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也导致了一些地方社会矛盾频发。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列为发展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十五大报告首次指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十六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十七大报告指出:“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充满了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正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

——坚持正确政绩观。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保证。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要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这两项工作摆上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抓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意识,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理念。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坚持依法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4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人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在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当前要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一条重要原则。西方一些环境伦理学家割裂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否认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游走于“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两个极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既不把人类看成是“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也不把自然看成是脱离人类社会实践的神秘的“自在之物”;既肯定“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高的精华”,“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又警惕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深刻认识到“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更不是生态文明。当代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坚持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公众,也必须紧紧依靠公众。公众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要保护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弘扬环境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更加自觉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气,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系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巡视员)

猜你喜欢
生产力环境保护文明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对不文明说“不”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文明歌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