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军+赵飞
摘 要:互联网经历了由Web1.0向Web2.0的转变,但对网络的认识还停留在Web1.0的阶段。本文旨在从四个方面阐述Web2.0时代互联网的特征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网络中个体的影响。
关键词:web2.0 网络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68-01
1 看不见的网络向可视性网络的转变
在Web2.0时代,技术的问题正在逐步从技术本身得到解决。网络的匿名制度是信息虚拟传播的基础,在Web1.0时代信息的传播遵循记者—编辑—发布的模式,即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网络取缔了现实空间中最主要的言论制约因素——出版者与作者的分离。这些就构成了网络虚拟性(看不见)的技术根源,在这样的网络中我们看到的是信息。Web2.0时代的信息传播就变成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这种关系型搜索让信息查询变得更加人性化的同时也让网络具有了可视化的特征。
2 传播型网络向交流型网络的转变
互联网是一个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功能的信息传播型网络,因此也就具有信息传播的一切特征。在Web1.0时代信息的生产没有脱离传统的信息生产模式,即:记者—编辑—发布的模式;但Web2.0却完全颠覆了这个模式,麻省理工的《技术观察》称Web2.0“……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这其中自身的商业循环,绝不可能以浅薄的收费服务或者广告来衡量。”传统的网络在这种信息交流中担当着信息通道的作用,既不能消除信息噪音的干扰,又不能有效地将信息用户的反馈传达给信息源,以便使信息源得到及时调整。
在Web1.0时代,你只能拨号上网,只能浏览、下载和搜索。换句话说,网络提供什么,你就接受什么。对于Web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
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Web2.0时代,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作为高质量的信息源互联网具有更加广泛的参与性。
3 陌生人的网络向身边人的网络转变
网络交流往往是匿名交流。在网下,人们受制于现实的社会角色,难免有重重顾忌,人们不得不按照社会的规范小心翼翼地行事。但一到网上,在虚拟的名字下,就像到了假面舞会现场,人们可以任由自己尽情发泄。生活中的人也许温文尔雅,但一到网上便咧开嘴大骂,将禁锢已久的“本我”之恶尽情释放。莫言曾这样评论:“人一上网,马上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就变得胆大包天。”在这种口唇快感的满足中,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对于现实社会的否定性力量也随之消解。
Web2.0的宗旨则是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个人的作用在互联网中将越来越明显。
Web2.0时代的博客体现着以个人为中心的沟通,它区别于传统的以事情为线索的沟通,又由于其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很快地成为了人们易于使用的一种沟通方式。在博客上,博主将个人的信息、看法等内容发布出去,用户通过访问博客可以直接参与到与博主的讨论,这就形成了虚拟的面对面对话,不同于以往的以事情为线索的匿名讨论,通过博客平台的讨论,可以让讨论者更加清楚对方的背景以及观点,使沟通针对性增强,效率更高。真实性的时代已经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虚拟世界交流越来越趋向于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虚拟社会真实化将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也正是因为如此,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也逐渐呈现新的特点:即习惯性的人际交往逐渐增加,这是一种与具有相似“本我”属性的人群聚集在各自的小团体之内进行麦克卢汉的所谓深度参与,这种深度参与所获得快感与满足感是任何与陌生人交往所无法比拟的。
4 自由的网络向受控的网络转变
从长远来看,硬性的控制会以同样大的科技手段实现,我们从技术上获得自由也必然将从技术上予以控制。对网络的控制主要来自于政府。政府既为了使网络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也为了信息网络自身更加健康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塑造网络架构特质的代码进行控制,以使网络空间处在自己的高效控制之下。就像政府力量以往在对电话和电视进行控制时所做的那样。除了代码控制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颁布法规等形式来对网络空间进行控制。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力量正在以看得见的手或看不见的手从网络架构、市场、法律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对网络空间的行为进行控制。网络空间“正从相对自由的世界走向受控的世界”,而且这一趋向越来越明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参考文献:
[1]殷晓蓉.麦克卢汉对美国传播学得冲击及其现代文化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2]许亚荃,李炜.从网络的虚拟性看网络谣言[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3]顾亚东,顾国庆.国内网络信息文化研究综述[J].农业网络信息,2007(11).
[4]李国防.从网络主体实践发展看网络道德建设[J].理论界,2003(06).
[5]杨华.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当下意义[J].东疆学刊,200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