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
摘 要:小说改编是表演基础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连接高年级和低年级表演创作的轴心环节,是表演教学中学生由自言体创作向代言体创作的过渡环节,了解和研究小说改编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对于进行教学中的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物形象;舞台行动;性格化创造;生活
对于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刻画,对于环境感同身受的描写,对于人物心理具体细腻的捕捉使得小说这种文学作品成了表演基础教学阶段不可替代的环节,它在教学阶段具体的实用性与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小说为人物形象的创造提供浓郁的生活积淀
生活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现实主义一切艺术创作的起源,因此作为演员要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基础上构架起来的人物形象必定是夯实有力、真实可信的,因此小说恰恰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气息,浓郁的生活积淀,为创造人物打下了基础。
正如著名作家杨绛所说:“创作小说离不开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第一,作者要处在实际生活中,才会有所感受。第二,真人真事是创造人物必不可少的材料。”可以说,小说中所蕴含的丰富而广阔的生活,为学习表演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提供了夯实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中学生汲取营养,通过小说中对于生活的描述、环境的描写来感受具体的大时代、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风貌、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状态等等,为人物形象的创造打下一个很好的开端。
剧本创作阶段人物的生活是隐藏在行动和对话中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想象、去体验,而对于刚刚结束观察生活的学生来说难免有些棘手,小说改编教学阶段弥补了这个特点,小说所提供丰富的生活描写,帮助了他们感受生活、了解生活,熟悉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不同的生活面貌和生活习惯,同时小说对于情节的描写以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帮助同学们感受具体的规定情境,打开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感受力,另一方面学生们要想把人物体现的生动、准确那就必须要在小说的基础上了解生活、感受生活、寻找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行为特点,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规定情境的前提下真实地行动起来,为创造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打下基础。
2 小说为人物形象的创造提供鲜活的人物特征
表演艺术与演员的最终任务是在舞台或荧屏上塑造完整鲜明的、活生生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因此,对于初学表演的人来说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至关重要。剧本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通过人物行动和语言展现的,对于初学表演的学生而言直接进入剧本片断难免会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通过剧本对人物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构思,从而不能使人物的整體形象浮现于心中。而小说中往往对于人物形象有生动、细腻的描写,这些描写对于初步学习表演创作的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提供人物的外貌特征、提供人物的身世背景,学生们可以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创造性的感觉到这些因素,然后加以综合运用发挥联想,我们从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来看看作者对于祥子的描写: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面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是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是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可以说作者对于祥子那真实而富有情趣的描写是非常细致的,从体型体态、面貌特征、五官轮廓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生活在底层、靠体力吃饭的憨厚的车夫形象。老舍先生生活在老北京,他从生活的切身感触中有感而发创造了栩栩如生的祥子形象,生动鲜活的描写帮助学生们在开始的创作阶段能有效地把握人物的外部形态的性格特征,能够让学生创造性地去感受人物,完成最后的创作。
老舍曾经说过“我写作时,首先想到人物,事件的描写总在其次;人,才是主要的。因为有永存价值的是人,而不是事。”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性是处于绝对的核心位置。人物可以说是小说的灵魂,在小说的各种元素中,故事,情节,事件,地点和环境等,如果失去了人物,那么其他元素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小说也就不能称之为小说。法国作家罗丹说:先以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为例,尤其是文学。我们首先要辨别构成一部小说的各种因素,表现活动的心灵的作品的元素——第一心灵,就是说具有显著的性格的人物。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都因其描写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无论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泼辣蛮横的虎妞,还是《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无论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贪婪狡诈的葛朗台,还是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简·爱》中的心地淳朴的简爱,看过小说的人都会为小说家那描写人物精湛的文笔所折服,那些经典的人物形象熠熠生辉,经久不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3 小说为人物形象的创造提供了人物的心理描写
任何一个舞台行动都包含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行动者的动机,心理欲求,外因是客观环境的刺激,每一个行动都包含这一内一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客观环境的刺激下,人们的外部行动总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这种内心活动是外部活动的依据,制约和规定着人们的外部活动将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因此,演员在创作角色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准确的理解人物的基础上,找到人物此时此刻所特有的心理感受,在对手和规定情境的刺激下这种内在的心理感受将转化成内心独白的方式出现,可能是内心中的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片段和词语,总之这种符合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将激发演员的表演,刺激演员的情感体验。因此,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挖掘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为人物的行动找到准确的依据。
4 小说为人物形象的创造提供了性格化的人物语言
富于性格化的人物语言是指人物的年龄出身、职业地位、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趣味爱好、思考事物的习惯、对人对事的态度等人物特征在语言上的表现。优秀的小说作品,人物的语言绝对不是抽象概念化的,而是生动多彩富于性格化的。正如老舍谈到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应该做到:语言的性格化、地方性、哲理性三者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对话不能性格化,那么人物就变成了广播员。的确,赋予性格化的语言是对于作家在人物形象创造上对于语言的最高要求,在我们阅读小说时,就好像能“听”到人物说话时的不同的声音色彩,语调语势以及他们的呼吸状态和速度节奏,并能“看”到他们不同的音容笑貌和精神气质,洞悉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活动。
5 小说为学生人物形象的创造提供了组织人物行动与结构矛盾冲突的基地
小说擅长于叙事。小说的叙事或情节,以及矛盾冲突是小说的特点之一。小说的叙事或情节,以及矛盾冲突为小说片断提供了成立的基础。只有有了叙事情节或者矛盾冲突,才能使人物具有行动,有了行动才能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石联兴,等.攻坚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 叶涛,张马力.话剧表演艺术概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