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芊芊
摘 要:目前国内城市街道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在简单化、功能主义化的思想影响下,加之城市发展过快,造成设计成果粗糙、单一。城市设计缺乏特色,城市文脉传承无法延续。自然与城市协调性较差,与自然不相融合,生搬硬套国外的一些案例,忽略了中国的传统特色。我国的自然地形地貌比较丰富,是有非常利于设计的,但我国城市设计的现状却是丧失了自然美学指导下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要解决当代城市设计单调、雷同、缺乏特色以及传统文脉断层等问题,就需要寻找到一些设计学的理论来指导设计实践。本论文将“交互设计”作为方法论,以自然美学为指导,为我国当代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推导出具有相对可行、实用的设计方法,以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使城市街道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关键词:城市街道;自然;生态;景观设计;交互情境
1 具有交互情境的城市街道的空间形态营造方法
街道,从宏观上看,是城市的一个局部;从微观上看,却又是许多建筑、空间,以及使用者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要营造一个街道的交互情境,首先需要做出两方面的准备:(1)对街道景观设计的定性——也可以称为“立意”。(2)对街道景观的整体布局——也可以称为“造境”。结合中国的传统与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街道景观的“立意”可以描述为以自然山水、人工构筑物、人之间达成交互。为了实现这个意象追求,同时街道空间的围护面要素比较多體现在建筑立面上,我们在街道空间的整体布局上,还必须使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自然融合。
绝大多数艺术作品的感人之处,就是它包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而在空间艺术上,这种韵律和节奏美,可以有两种实现的方式。
第一,从平面营造街道、建筑、自然交互时产生的疏密变化,顺应地形地貌,构建街道空间。在城市街道空间中的环境构架分为两种:自然构架和人工构架。地形、地貌、植被等作为自然构架的因素,在进行接到设计的时候需要尊重并合理利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地形作为设计出发点或以水体、植物作为出发点。将自然景观、街道、建筑三者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的营造方式,最大限度保护了自然与地形地貌,将人工框架为主的城市快速过渡到自然框架。当人置身其中时,可更好地与自然亲密接触,又不觉得做作,看似自由随意分布的建筑实为有意安排,可以让街道不会太过冷清,不会失去街道本身的功能,更避免了一些较为隐蔽的街道成为负面因素增长的场所,让人不愿意进入。第二,从立面营造街道围护面的起伏变化,利用标高的变化,营造有韵律的视觉效果。交互是一个过程,在营造街道空间的交互情境时,不仅从平面上顺应自然,还要从立面上与自然相融。我们不仅需要给行人提供一个美好、和谐的静态观感效果,也需要考虑到能否为街道中的行人提供一个行进过程中的连续、变化的动态观感效果。
一些城市街道依据当地丰富的自然因素进行设计建造,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标高的变化,行人行走其中时而登高、时而就低,视觉的高度也随之变化,从产生不同角度的仰视或俯视的视觉效果。结合不同高度的视角变化设计景观,使人再俯仰之间,各得其趣。另一些城市处于平原地带,并无地形起伏,无法通过自然标高的变化使街道产生韵律感。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因素,使围护面要素在标高上产生变化,结合人造景观,实现有韵律的视觉效果。人工框架的建立为街道中的建筑赋予了观景的功能内涵——当行人由下而上的仰视建筑时,建筑就是景观;而当行人登上建筑,由上而下俯视全局时,建筑就是观景台。这种“看与被看”的变换关系,颇有一种独特的哲学韵味。
在城市街道中,应该合理地将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因为街道毕竟是在城市空间内,需要建立很多人工因素,使街道的使用功能完善,符合人们的需求。人工因素包括建筑、构筑物、人文景观等。这些人工因素必然要结合自然环境在标高上形成差异,让街道上的人,建筑中、构筑物中的人在观景时产生具有韵律的视觉效果。
2 具有交互情境的城市街道的空间界面营造方法
严格意义上说,城市街道的空间界面应该分为边界和立面两个概念。只是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中将二者合一,即把连续的沿街建筑立面作为街道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的分界。这种方式有效而明确地分割了室内与室外、公共与私密的空间,但也显得多少有些强硬和死板。因此柯林罗在《拼贴城市》将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批判为一种“强权和专制”,多多少少也与此有关。
在中国乃至东方的传统城市设计理念中,空间的分界往往不如西方城市那样清晰和明确,室内与室外的空间之间,公共与私密的空间之间,往往存在这一个过渡的空间,在本文中将其定义为边界空间。
(1)营造具有渗透和模糊性的边界空间。在东西方的古代城市设计和建设中,都存在连接街道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的过渡、中介空间。例如,中国江南水乡的廊棚,近代中国广州地区的骑楼。这类空间,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视觉上,都存在一种递进式的转变过程,层次丰富,过渡平滑而自然——行人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一个空间,又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另一个空间。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观感,其印象中空间的边界也会各不相同,行人漫步其间,可谓各有所得,各有所悟,从而获得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体验。这种相融合的模糊边界设计使得原本简单的断面布置形式变得灵活多样,避免了城市景观设计中由于过度强调空间的功能性,而使得空间与空间、空间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强烈的对立,甚至是冲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意识地营造多功能和用途的过渡、中介空间,可以使不同的空间层次相互渗透、交互,形成连贯、动态的空间形态,由此产生的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和可意象性就大大加强了。相融的交互边界营造也使城市街道空间结构更显整体性,充分体现了山水城市的内涵。
(2)营造具有虚实对比、藏露结合的空间立面。中国古典园林也是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艺术。随着视点的转变,每一次驻足都构成了一幅雅致的画面。一路观赏,一副副画面的串联又组成了无灭点的长卷,如同中国画长卷。园林与山水画的构图方式是相通的。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营造移步易景的情境比较常用的方法便是虚实藏漏了。在城市街道中这种虚实藏漏的关系可以用更大的视角去营造。例如,杭州南山路的西湖天地与大华饭店交接处。从平面的角度看,把基地与道路作为实,水作为虚,大华饭店将湖水作为基地的边缘,西湖水直接引入南山路路边,西湖天地基地设计成半岛形式,也用水与南山路隔开,多出用拱桥与外界相连,以达到虚实相间。从空间上来说,观者在未接近这个路口时看到是一段比较延续的街道立面,到达了这个路口,便发现可站在南山路上眺望西湖。借用电影里推镜头的概念,第一个镜头是西湖天地的清水砖小建筑与大华饭店附楼为实体,限定边界,同时茂密的常绿树木和落叶树间种,叶与枝干的虚实交错,弱化了基地边缘,又将建筑藏在实之后,漏在虚实之间。中间是随空间层层交错推远的大树,不约而同地向湖面一侧微倾,构成了一种空间上层次丰富的向心性围合。如果推进镜头,将建筑置于画面之外,此时这个围合出的空间可以看成是一道洞门,那透漏出的不远处的石拱桥则成了虚空间里的一处实景。如果再将镜头推进,以石拱桥作为实体的屏障,那桥洞则为一处漏窗,透出西湖远山与湖水相应,湖上的氤氲的雾气又营造出一种虚空的意境。南山路上的这个小开口将自然山水引入,与街道形成交互,看似无意实乃精心营造。
3 宜行、宜赏、宜游、宜居的功能定位
在营造城市街道与自然景观交互情境时,人作为街道的使用者,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建立合理的功能定位,是在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当我们把这种理念融入现代城市设计中,就要能够为城市中的人提供一个宜行、宜赏、宜游、宜居的街道空间,令人们在与自然相融的街道中产生美好的体验。这样不仅建立充满诗情画意的特色城市街道景观,也符合了吴良镛先生倡导的建立“健康、生态、幸福”的“人居环境”的理念。
首先,应将生活情境融入城市街道。城市街道不同于快速路、主干道,它的交通功能是要得到控制和削弱的。在进行城市街道的设计时,理清需求的主次关系,对其进行有效梳理,通过合理的功能定位与区分,减少街道的交通压力,加入合适的商业功能、公共服务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使街道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满足精神需求。在街道设计时应注意生活情境地融入,使街道富有人情味,充满了故事,洋溢着生机,承载着历史,成为底蕴深厚的有生命的街道。将生活情境融入街道景观中,让街道的使用者在与自然的交融中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其次,应建立具有人的参与性的交互街道空间。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行为分为两种,一是有直接目标的功能性活动,如学习、工作、饮食、文体等,二是间接目标的准功能性活动,如购物、参观、看展览等。活动方式可分为运行和场所,有个体存在的形式,也有群体存在的形式,形态有动态与静态。不同的活动方式对空间有不同的要求。
现代城市规模巨大、人口密集,且人口存在着比较频繁的流动性。因此,“人”这个要素在城市设计中存在着多义性的解释——包含着人的群体分类、人的个体特征、人的时代特征等多种含义。正是因为“人”作为城市的主体要素拥有着复杂的内涵和多样性的需求,便要求我们在整个城市的规划中保持着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人作为街道空间的使用主体,不同类型的人的需求与参与性应充分考虑在街道设计之中,进行权衡,抓住重点。
4 利用街道的碎片空间,营造有价值、可寄情的小景观
城市街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多变性的,制定好的规划只能限制项目基地红线,而至于红线内的设计则相对灵活。在这种情况下,街道的边界处产生了许多碎片空间,在设计时应合理地将这些碎片空间变得有价值,达到与自然相融,并且营造可以寄情的小景观。首先,景观要素的添加和构成必须符合整个城市、街道的意象。其次是要做到韵味深远,传承文脉。景观要素所传达给人的观感是比较直观且贴近的,如果将景观要素做到精致而饱含韵味,则可以对具有与自然交互的街道情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代城市由于人口密度较大,人均分享的空间相对有限,再加上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些约束,要在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条街道依靠自然山水的天然魅力来为城市居民营造理想的居住环境,显然是不够现实的。因此,现代的城市街道可以借鉴苏州园林中小景的营造手法,适当地改变以适应现代城市的需求,在自然与城市街道交互时注意合理利用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街道之间的一些小区块或零碎片段,采用仿象、兴象、喻象、抽象等方式,规划设计相应的尺寸较小但包含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设施设备,以给周边居民、路过行人提供一个值得回味、若有所思、若有所得的生活氛围,是非常有价值的。
5 结语
人对自然的亲近性是与生俱来的。在草地上奔跑,在林间漫步,在湖边休闲,在山间攀登,登高远眺,从古至今,从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乐于去做的事情。在现代城市中,片面注重功能性,建造了无数人工构筑物,能爬的只有天桥、高楼,能漫步的只有钢筋水泥丛林,冰冷与冷漠是谁都不愿意面对的。本文浅述了营造城市街道与自然景观交互情境的方法,提倡在营造过程中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也符合当今世界对绿色、环保的追求。体现了对人的充分重视以及对美好的生活情境的追求,使街道充满人性的关怀,洋溢着人情味,一定程度消解了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感、疏离感与冷漠感。使人们在城市中与自然相融、享受自然、和谐互动。
参考文献:
[1] 钱健,宋雷.建筑外環境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 徐雷.城市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 文增.城市街道景观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第3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 彭一刚.中古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 柯林·罗(美),等.拼贴城市[M].童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鲍世行.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