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视选秀热的原因和对策

2014-04-14 20:42:44张纬宇
艺术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摘 要: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星星之火开始,选秀节目渐成《花儿朵朵》《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中国最强音》《舞林争霸》的燎原之势。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充斥电视荧屏,在给国人带来娱乐和享受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各种问题,笔者从原因、问题和对策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多维审视。

关键词:电视选秀;火爆原因;问题;对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和娱乐方面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在新媒体时代,电视作为娱乐工具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作为“舶来品”的真人选秀节目更是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超级女声》,其成功霎时在全国掀起选秀狂潮,不少平民、草根走上舞台,圆了“明星梦”,以至于模仿和复制这类节目的现象层出不穷,真可谓“忽如一夜快女来,千树万树选秀开”。选秀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又吹醒了什么?

1 电视选秀节目遍地开花的原因

(1)青少年的成名心理。

许多年轻人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电视选秀节目的低门槛和平民化特点恰恰满足了他们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拥有明星一样的光环,对很多音乐院校的学生而言,参加选秀是成为知名歌手的捷径。选秀给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机遇,“海选”的参与方式更是让广大音乐爱好者跃跃欲试。另外,电视选秀节目给青年人提供了一种导向,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不好可以走特长这条路。现在的80、90后思想活跃,也略带叛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于父母,不想循规蹈矩地走父母给安排的考研和公务员之路,想另辟蹊径,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职业。敢于冒险,勇于尝试,为了梦想执着追求。

(2)选秀的接地气。

选秀接地气首先表现在参与者的无限制,零门槛的平民选秀为所有人敞开了成名的大门。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也无论身份地位,只要你有梦想就可以展示自我。上电视不再只是明星们的专属,草根和平民也可以凭实力登上电视荧幕。其次,还表现在与非参与者的互动。除了邀请知名艺人做评委外,短信投票、大众评审、现场嘉宾的参与方式都可以让普通大众过一把当评委的瘾。选秀既调动了演员的表演热情,又调动了观众投票的热情,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可谓全民总动员。

(3)受众的需求。

受众观看节目是为了放松身心,娱乐自我。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受众的满足是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电视节目只有让观众在观看中得到了欢愉,获得了满足,才能吸引观众收看节目,从而获得媒体自身经济效益的实现。拿电视选秀节目来说,节目中新鲜、奇特的娱乐元素迎合了观众休闲解闷的心理需求。《快乐女声》就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受众的心理,其所表现出的青春和个性之美,情感和艺术之美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其所具有的新鲜、奇特的娱乐元素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其“主宰舞台、改变命运、肯定自我、价值体验”的节目思想又正好满足了受众自我实现的需求。

2 选秀节目的问题

(1)雷同多,创新少。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模仿美国的《美国偶像》,其他卫视模仿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导致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首先是名称上雷同,如《激情唱响》和《绝对唱响》,《舞林大会》和《舞林争霸》,《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和《我为歌狂》等等;其次是情节雷同。在很多节目的设计中,参赛选手都要讲述一定的故事,或是家庭困难或是为了音乐梦想不懈打拼,千篇一律,真假难辨。再者是形式单一,整个过程无非是专家评审和大众短信评选、现场PK等环节的拼凑。当受众的新鲜感渐渐褪去,就会产生厌恶、倦怠此类节目的心理。

(2)商业气息浓厚。

电视选秀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本应传播社会正能量。但如今却变成了圈钱运动。“节目的成功需要靠与产业巨头结成营销联盟,强强联手,共同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1]很多选秀节目与广告商联手来取得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造成节目中广告插入痕迹明显。不仅现场安插有赞助商的Logo标识物,节目名称中也要提到冠名的赞助商的名字。例如,“这里是加多宝凉茶冠名播出的中国好声音”,还有在刚要公布选手的结果和解开悬念之时插入广告等等。频繁地插播广告使得选秀节目沾满了浓重的商味,造成观众的抵触心理。广告费之外还有短信收入,选秀节目的短信费大都高于普通短信费用。表面上是与观众的互动,实则成为电信公司和电视台联合挣钱的重要手段,这就从侧面考验着参赛选手的人脉关系和经济实力,无疑给拥有纯粹艺术梦的孩子的天空蒙上了铜臭、权术和阴谋。

(3)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选秀节目的确成就了不少人的“明星梦”,而这使得很多人误认为选秀是成名的捷径。疯狂盲目地崇拜模仿和不劳而获的浮躁心理驱使很多大学生抛弃学业转而追星和参加选秀,这就是“泡沫意识”指导下的行为表现。泡沫意识是我国社会学者李强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不把人生的追求建立在勤奋努力的坚实基础上,而是靠投机取巧的手段达到目的的一种意识。[2]然而成为明星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的明星梦如泡沫般破灭,又荒废了学业,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实乃失策之举。一些带有煽动性的口号标语如“想唱就唱”“我型我秀”造成大学生过度膨胀的自我意识,“唯个性是尊”的理念和“偶像文化”的泛滥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道德和规范的背离。

3 对当前选秀节目改进的建议

3.1 加强创新,丰富文化内涵

(1)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结合,走品牌之路。国际化是节目形态的国际化,“本土化”指的是节目内容的本土化,突出了地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着力打造自我品牌。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电视选秀节目已经丧失了文化品格和社会责任意识,对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的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低,这成为我国电视业整体发展的瓶颈。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电视媒体要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就需要对节目进行创新,做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通过对受众娱乐市场和区域特点的认真分析来打造精品,创造品牌。

(2)摒弃“低俗化”的倾向,加强娱乐文化的人文提升。泛娱乐化时代,庸俗的节目容易导致审美疲劳。观众收看电视是为了释放压力,获取精神愉悦。只有高质量的节目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站稳脚跟,所以电视娱乐节目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和娱乐底线,坚持“不庸俗,不滥情,不愚乐,不平庸”的“四不”原则。“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电视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平民化”和“大众化”是娱乐节目人文关怀的体现,普通人有了话语权,草根也能成为明星。同时,人性化还体现在尊重受众,以满足受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去策划节目,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视听环境。

3.2 制定法规,加强监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型媒体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自律的承诺一旦遭遇经济利益很容易土崩瓦解。而真正的道德文明在于法治化的制度文明。”[3] 针对节目同质化的现象,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法律,对广播电视节目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确保竞争环境的良性运转。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此节目的宏观把控和有效监管,节目制作者也应当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王有森.煮酒论超女[J].中国企业家,2005(8).

[2] 孙旭培,张爱莲.电视娱乐节目“平民造星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J].声屏世界,2005(8).

[3] Julie.电视选秀:失控与速朽[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04b6601008dfu.html.〖ZK)〗

作者簡介:〖HT6SS〗张纬宇(1991—),女,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生。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