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秦芬(1987—),女,汉族,湖北荆门人,企业管理研究生,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营改增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实施两年多以来,已经初见成效。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作出了贡献。随着营改增改革步伐的进一步迈进,该政策对企业经营以及财务管理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对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以期对我国企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影响
一、背景概述
自2011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颁布营改增(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一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方案以来,营改增已成为当前财务及税务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营改增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可以说,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随着该政策在企业经营运行中的推广,营改增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也逐渐显现。现阶段,如何通过解读营改增政策并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规划,已成为企业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一方面,营改增以后,企业仅在增值环节缴税,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对于那些进项税额较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际税负减轻。另一方面,营改增以后,很多企业适用的税率降低,税负下降。例如,营改增以前,一些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改革之后,只需要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因而,税负幅度下降比较大。但是,此次试点仍然出现了实际税负不降反升的现象。原因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纳入试点范围,造成很多企业在与供应商的交易过程当中,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进行税额,但是企业在销售时仍然要按照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销项税额,使得企业的实际税负增加。这对于那些主要成本为非可抵扣类资产以及劳务的行业来说表现尤为明显。
(二) 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首先,“营改增”后,稅种发生了变化,伴随的会计核算科目和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在营业税体制下,企业仅仅根据收入额乘以适当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而营改增后,企业就要分开核算销项税额以及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那么企业必然就要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未交增值税等会计科目。当期的应纳增值税税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不仅如此,由于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区别,营改增后,相关收入和成本以及税金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营业税体制下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含税收入,而营改增后变为非含税收入。基于此,企业财务管理有必要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非试点地区与试点地区在会计核算上也存在差异。由于目前营改增试点范围的局限性,只是选择“部分地区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这就给那些经济活动涉及领域广的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带来了困难。这些企业需要在非试点与试点地区之间不同的税种问提方面进行调整和衔接,这种两税并行的情况,加大了企业会计核算的难度。
(三) 对服务业定价机制的影响
。服务业的定价机制灵活多样,影响服务价格的因素也较多。因此,营改增对服务业税收的变化也可能会对服务价格的制定产生影响。以广告业为例,在实施营改增前,广告业适用于5%的营业税,假如一项业务收费200元,扣除10元的营业税后净收入是190元(暂不考虑其他附加税费)。实施营改增后,假设同一项服务按照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要想同样获得190元的净收入,那么理论上服务价格就要提高到201.4元(201.4-201.4*(1+6%)/6%=190)。但是,至于企业是否能够提高价格,提价后客户是否能够接受,即使客户接受,他们会不会以此为借口向企业要求一些额外的附加条件。这些都取决于该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性、业务细分状况、企业营销战略等等诸多因素,提价并非易事。
(四) 对发票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后,税改企业相关发票种类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给发票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例如,在原来的营业税体制下,服务类企业只需根据营业额开具服务业税务发票。营改增后,由于增值税存在购进抵税的进项税额,因此,要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区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一方面,专用发票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实质,具有完税凭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抵税的作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产品从最初的生产到最终的消费各个环节衔接起来,体现了税收的稳定性和联系性。基于此,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使用和管理等规定更加严格。
三、 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自营改增实施以来,绝大多数省市都不同程度的针对该改革过程可能对企业的影响拟定了过渡政策。基于以上对试点企业实施“营改增”后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分析,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积极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营改增”中包含了很多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因此企业财务人员首先要树立起纳税筹划意识,积极解读政策,尽可能科学合理的将企业税负降到最低。首先,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税收筹划需要相关人员熟悉国家税务政策、税收理论以及实务知识等,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企业要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以便其提高专业技能并快速适应税务筹划工作。其次,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或者能够提供增值税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这样才能在货物或者劳务的购进上,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达到减税效果。
(二)转变企业会计核算方式
。营业税的会计核算处理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增值税存在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问题,会计处理也变得更为复杂,因此,企业应健全会计核算,以适应营改增的政策改革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正确设置增值税明细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记录和生成正确的明细账,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在日常的采购和销售环节,按照专用发票计提税额。同时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存在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账务处理上也与原来的记账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但是,目前对于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何时缴纳增值税以及是否存在重复缴税的问题,以及应客户要求退票并重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还没有具体、明确的政策。因此,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实时关注税收政策的最新动态,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三)健全和优化定价机制
。营改增后,对于试点企业来说服务的定价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该政策实施的局限性,有些客户所在地区还未推广,如果提高劳务价格,他们可能会另选供应商。因此,企业应注重对“营改增”的解读,充分认识到该政策的内涵,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制定与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谈判策略,考虑双方的切身利益,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试点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
(四) 加强对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与普通发票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关乎企业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负水平。因此,专用发票的管理要严格遵守发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发票管理措施,对发票实行专人专管。在发票的获得、开具、传递和作废等各个环节都要与普通发票区别开来。例如,发票遗失时,要及时到税务机关备案。加强对财务人员、项目执行人员、销售人员等与之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规范发票的开具流程,防止漏开、虚开等失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程双华.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师,2013,03:20-21.
[2] 尹旭.浅谈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加强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