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即美

2014-04-14 20:18唐加文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愉悦感德性美德

唐加文

《说文解字》中,美与善同意。

人性是人这一物种的先天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作为社会人的属性。它分为五个层面:物性、感性、理性、德性、灵性。由善的本性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

孟子说,人性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而且在《三字经》中也有提及,“人之初,性本善”。佛教认为众生皆具佛性,只因无始以来被无明遮障,才会因业力在轮回之中不停流转。孙叔敖为了保护人们英勇杀蛇、屈原用大米填满石头缝的故事,都能够很好的证明人性本善。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担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捡起来,并且还给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人的“德性”就是人具有的自我塑造的倾向与能力。作为个体的人的最大优点就是具有可塑性。外部塑造的力量必须转化为自我塑造的力量才能形成德性。如果一个人在外部力量的塑造下表现出具有德性的行为,这称为德行。德行只有出自本心,才配称为德性。有德性就是有养成与践行美德的倾向与能力。每个人都具有人的德性,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评价为有德性。人的德性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只有现实地化为个体内在的美德,个体才能被称为有德性。美德是被人类公认的能够促进全人类生存和发展、能够体现人性的丰富性、美好性的素质。而素质就是人的活动倾向与能力的总和。美德是理想人格的组成要素。美德的表现可以列出长长的清单:礼貌、谦虚、自律、自强、智慧、仁爱、敏捷、勇敢、大度、公正、包容、善良、自信、乐观、开朗、幽默、豁达、敬业……不同时代不同的共同体所认同的美德各不相同。中国古代崇尚“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并将其升格为“五常”,即人人都需要具备的美德。在当代社会也有五种基本美德需要每个人都努力养成,这五种美德是自主、仁爱、诚信、公正、感恩。

诚然,作为潜能的人性是一种倾向,都是合理的,而作为表现的人性其道德评价则有好有坏、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倾向就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趋向性。趋向性就是事物在相同条件下总是向某一个目标状态靠近。人的倾向就是人的需要的表现,人的能力是主体满足某种需要的必备的内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性的全面发展,就是形成和谐均衡的人性结构。人性是人的行为的总动力,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就是不同人的人性的显现。

中国人几千年都秉持儒家观念,认为“人性本善”。中国人常说“良心发现”,这个俗语便是“性善论”最好的注脚。孟子道性善,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即良心。人性本善,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恰如佛家说“人皆有佛性”一样。正因为人皆有“良知之性”,所以每个人都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大学》有言:“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也就是说,小人尽管无恶不作,但是他仍知道什么是善恶,所以在君子面前要掩盖自己的恶性,表现得像一个好人一样。

鲜美的玫瑰、美丽的少女、精美的雕刻、美妙的音乐、优美的舞蹈、秀美的山河……这些都是美的对象。美的对象是能够以信息刺激的方式让主体产生愉悦感的可感知对象。能够让主体产生愉悦感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生理性需要的满足;二是社会性需要的满足;三是超越性需要的满足。美的对象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

美感是有层次之分的,第一层是意象之美,美在感觉,情感状态是喜爱;第二层是意趣之美,美在感受,情感状态是热爱;第三层是意义之美,美在感悟,情感状态是博爱。好听好看是第一境界,爱听爱看是第二境界,会听会看是第三境界。美是主体在符合主体追求意义的需要的信息刺激下产生的自我肯定的感受和对人生意义的意会。一个人只要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境界,游目骋听,则天地万物,皆为同道;无物不美,花鸟虫鱼,皆为同类,无物不亲。美在一个人的心灵,心灵充满博爱,则时时处处、事事物物皆能触发美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美的本质就是所有美的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美的对象千差万别,而且不同的审美主体对同一个对象的审美判断往往大相径庭,同一个审美主体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也经常反复无常。

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所要求的特征,这是一个审美事实,这必须是真的,只有这个审美事实是真的,我们才能说审美对象是美的。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刺激审美主体能够让主体满足审美需要,能够满足审美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对审美主体而言一定是善的。美的对象一定具有审美意义上的真与善。在非审美意义上,真的对象不一定是美的,善的对象也不一定是美的,既真又善的对象仍然不一定是美的。但是,一旦审美主体将对象的真与善确定为审美理想,则对该审美主体而言,一切真的对象都是美的,一切善的对象都是美的。

人性的全面均衡发展表现于人的思想与行为,则为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是美的极致,是引领人类人性发展的永恒动力。爱美是人的天性,追求人性之美也是人的天性。现实的人性可能表现为沉沦与堕落,但追求人性的完美与超越却是刻印于人的潜意识的“原欲”,是生生不息、永远蓄势待发的。审美能力是个人人性发展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性丰富与健全的人,一定是一个时时处处能够发现美、创造美的人。美育是培养造就人性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途径。美感是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性的丰富性。追求美感体验的普遍化、日常化是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需要推动人类不断扩大审美对象的范围。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审美对象无法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时,人类会把目光投向自身、投向自身创造的对象。

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新生命个体本身是纯洁无暇的,越纯洁无暇就越显得脆弱越容易受到伤害。进化过程中,单个人变弱小了,需要更多的信任和合作,群体合作造就了人类的“强大”,所以人天生就有合作精神(这也是善的范畴)。有人做过实验,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有花生,只要猜对了就可以吃掉花生,让黑猩猩自己猜,猜对的概率大概是50%;工作人员用手指提示,结果还是差不多,因为黑猩猩“不相信别人”。换了人类的婴儿(智力水平和黑猩猩相当),却很信任别人,接受指导后100%猜中。这,就是“人性本善”初期表现。

总之,美是在特定时空中蕴涵着特定主体认同的属性,并以信息刺激的方式使该主体产生愉悦感的感性形式。

善即美。 【编辑:修远】

猜你喜欢
愉悦感德性美德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找到工作的愉悦感
柳亚子书法
诚实是美德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缺觉与抑郁
助人为乐是美德
灵异小说中的愉悦感与叙事伦理美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