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所谓“老伴儿”,系指表述老年夫妻关系的一种通俗用语。有朋自远方来,让座献茶后,遂向客人介绍:“这是我的老伴儿……”。“老伴儿”一词出口,当下给人以一种朴实亲近的感受。
结合社会调查和切身体会,笔者领悟到这样一层道理:处理好“老伴儿”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老年人的安逸幸福、家庭和睦,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古语云:“人间重晚晴。”人到老年,只要一息尚存,仍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奔波。他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学习、工作、保健等方面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社会上的支持,儿孙晚辈的照顾之外,最得力的依靠力量便是自己的“老伴儿”了。试想,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是思想上的交流,生活上的安排,健康上的维护,还是精神上的安慰,人际关系的调解,事业上的支持,哪一样能离开“老伴儿”积极、主动的帮助,而能够得以顺利地进行呢?有位年近古稀的老翁非常坦率地说:“年迈之人,经历了夫妻三部曲——年轻夫妻,热恋钟情,如胶似漆;中年夫妻,贴近生活,内容充实;老年夫妻,知冷知热,赛过手足。随着岁月的推移,越来越感到‘老伴儿这个角色的珍贵。这方面的体验太深切了!”接着,他列举了“老伴儿”所起到的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比方,在思想沟通中,由于自己耳聋,别人讲的话听不清,听不全,经“老伴儿”重复一说,音量高强,音速缓慢,辅之以手势,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再比方,吃什么主食,配哪些副食,儿女们摸不准;而“老伴儿”的安排,却总是那么适口对味。又比方,他离休以后,学起了国画和书法,为了鼓励他在事业上的追求,“老伴儿”便学起了装裱艺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既然“老伴儿”之间的关系如此亲密无间,又何愁无“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呢!
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家庭,老两口相处是好的。因为老夫老妻,年深日久,感情浓厚,彼此温柔体贴,关切疼爱,发自肺腑。加之各自的思想修养日臻成熟老练,逐渐懂得了生活中的辩证法,中青年阶段那种猜忌、埋怨、暴燥、报复的心理,遂以信任、谅解、安慰、劝解的心理所取代,彼此关系焉有不融洽之理?
当然,也有个别的、少数的家庭“老伴儿”关系不够协调,难免拌拌嘴,或发发脾气。有的老夫老妻由于往年生活中积怨太深,双方不能“和平共处”,只好分居另住,形成变相离婚的结局。所有这些问题,不仅妨碍个人心情愉快,影响家庭和睦相处,无形中也给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大地上投下了点点阴影。有鉴于此,我们全社会的义务在于促使“老伴儿”关系健康地发展,引导那些不很合拍的“老伴儿”关系朝着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向转化。
对于那些不幸丧偶,顿失“老伴儿”的老年人,要耐心地规劝他们,切不可因过度悲痛而影响身心健康;如果有条件的话,尚可重觅知音,建立新的侣伴关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需要鼓起勇气,破除陈腐的世俗观念,特别是女方更需摆脱“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的羁绊。身边的子女和亲属亦应为长辈的晚年幸福着想,给以必要的同情和支持,以促使老龄再婚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