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芬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关于美华文学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各种研究模式、文学理论都派上用场,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从中国的思想文化、文论到西方的哲学、文艺理论,美华文学这块沃土成为古今中外各种新旧文学研究武器的练兵场。还出现了多学科共同开发的现象,从外国文学专业的英美文学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再到比较文学中的跨文明、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研究,美华文学受到各专业研究者的垂青,成为各学科争抢的基地。因此,要作全面的、一无遗漏的现状综述,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择要概述,以窥一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涌现了一批很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文学批评专著。比较有影响的有黄秀玲的《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1],她在序言中提出建构亚裔美国文学文本同盟。她在该书中侧重亚裔美国文学的主题研究,注重语境和互文:以亚裔美国作家运用有关食物的意象来探讨经济和文化生存问题的几种不同方式;分析类我或第二自我与种族同化的关系;迁徙的政治,毫无拘束的流动性的“主流”神话,并不适用于亚裔美国人,因为历史上他们在法律和社会自由方面一直受限制,每个亚裔作家都拓展出不同的象征策略来处理这个自由问题;尽管亚裔美国作家对“游戏的”和看似没有必要的艺术创造感兴趣,但并没有推行纯净的审美主义,而是“置身事内的超然”,对自己的社团负责,同时又渴望拥有实践艺术创造的空间。必需和奢侈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生存和生活模式,贯穿了四个母题。
美国著名华裔文学研究专家尹晓煌的《美国华裔文学史》[2]从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对用中文和英文创作的美国华裔文学进行了研究,解读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美国华裔的经历。通过对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的美国华裔创作的文学作品的考证,追溯美国华裔文学的起源与发展,论证其社会意义与文化背景,探讨美国华裔社会文学景观的风格和主题的多样化。
美国凌津奇的《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3]通过对五部亚裔美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将其中的意识形态关注与形式关注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文本意识形态生产的形式特征的分析,纠正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盛行的偏重内容的分析方法,把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亚裔美国文学话语作为一种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历史过程来加以研究。
国内,吴冰主编的《华裔美国作家研究》[4]系统地评介华裔美国作家和作品。吴冰在《导言》中提到近年来博士论文和文章中使用的批评理论更加多样化,种族、身份、性别政治,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反叙事策略,对抗记忆,文化研究,流/离散研究,第三度空间,全球化,去国家化,希望在运用外国理论分析作品时能写得通俗易懂,水乳交融。目前似乎还没有,或很少用中国的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的。写导言时还是2008年。程爱民主编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也是论文集,收录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华裔美国文学评论。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以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中华裔身份的文化认同的形成及多样性为主题,通过作品分析,探讨华裔文化认同的三种视角:生民视角、民族视角和离散视角。
此外大批博士生投入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中,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涉及到的文艺思想从中国的儒家思想到西方的文艺理论:儒家伦理思想、族裔理论、身份认同、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等。
由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作者及小说主人公处于中西夹缝中的独特身份,从族裔、身份角度展开文学批评的很多。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派上用场。金学品的博士论文《呈现与解构——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华东师范大学,2010)借鉴后现代理论中的差异政治观,结合斯图亚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生成性的后殖民理论,探讨华裔美国文学中族裔文化身份的异质性、杂揉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分析儒家思想在这种身份变化中呈现和解构的多元图景。采用语境化和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呈现儒家思想在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过程中遭遇的文化冲突,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邹建军的博士学位论文《“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从伦理的角度对当代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五部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和”正是谭恩美长篇小说创作所探讨的伦理思想的核心。不过,她小说中所呈现的不仅有“和”的正向,也有“和”的反向:正是正向与反向的共存,让其小说产生了一种引人关注的情感与思想张力。母女的冲突与和解体现了作家的独立的审美理想与伦理指向:母女之间的和解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共鸣,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和解与和平的实现。陆薇的博士论文《渗透中的解构与重构: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华裔美国文学》(北京语言大学,2005)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对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华裔美国文学进行了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分析。美国是一个经历了殖民与后殖民两个社会形态和阶段的新帝国主义国家,它对国内的少数族裔进行的是与殖民主义相似的种族主义、东方主义的压迫,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少数族裔对主流文化霸权实施了一系列抵抗策略。薛玉凤在博士论文基础上补充修改的论著《华裔美国文学之文化研究》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及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社群主义的个人观,审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内外的延续与断裂,探索华裔美国文化与华人文化身份的源流,以阐明长达百年的华人“单身汉社会”是美国唐人街社群文化的起源,是华裔美国文化与华人文化身份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华人认同的既不是中国文化,也不是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而是一个“第三度空间”——华裔美国文化——美国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第三度空间的形成既有中美文化以及种族、性别、阶级等范畴的影响,更有社群及地域因素的影响。
从族裔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有蒲若茜的博士学位论文《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暨南大学,2005),通过对“唐人街”“母与女”“父与子”三个典型母题的剖析,对华裔美国文学特有的族裔经验的书写,对混合的文学传统和文化想像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展示,突破了研究者内部的歧见,从而使华裔美国文学的界定和认同更加明晰化。刘增美的博士学位论文《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南京大学,2011)梳理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的轨迹,提出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从族裔性与文学性融合的角度出发,美国华裔文学批评才能不断拓宽研究视野,避免走入“唯文化批评”的误区,回归文学批评的本来面目。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研究的有很多,如吕红的博士学位论文《追索与建构:论海外华人文学的身份认同》(华中师范大学,2009)从身份认同这个角度切入,以个体的现实身份、群体的族裔身份、性别身份、语言身份和艺术身份等几方面来透析海外华人文学的特点及成就;阐释移民作家的个性特征、群体与流派之形成、发展与影响,其作品主题、风格之变化等等。通过对海外移民作家作品的观照,结合传统文本细读批评和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身份建构之意义。张卓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苏州大学,2006)以黄玉雪、朱路易、汤亭亭、赵健秀和谭恩美等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华裔作家如何以英语文本与美国主流社会的历史、知识和记忆对抗,借助文学的影响力努力消除美国主流社会强加给华裔的刻板形象,建构美国华裔的主体性。于秀娟的博士学位论文《反东方主义面具后的东方主义——谭恩美作品叙事模式分析》(南开大学,2009)从叙事学的角度剖析谭恩美作品中的东方主义阅读感受的形成因素。谭恩美的东方主义叙事模式形成的艺术效果是东方主义与反东方主义并存,表现了具有双重身份的作者的双重写作态度。侯金萍的博士论文《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暨南大学,2010)梳理了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的三种基本模式:社会化成长、族裔化成长及个体化成长,探讨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少数族裔主人公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建构独立自我,确立自我身份的成长过程。
集中于女性小说,进行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有:董美含的博士学位论文《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吉林大学,2011)以邝丽莎、张岚,以及大胆突破伦理底线的第三代美国华裔作家黄锦莲和伍美琴为研究对象,从探寻华裔作品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出发,挖掘20世纪90年代后,新一代美国华裔女性小说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肖薇的博士学位论文《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海外华人女性写作比较研究》(四川大学,2002)从性别、族裔与文化身份的角度展开对以美国为中心的海外华人女性写作的研究。师彦灵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当代华裔女性文学创伤叙事研究》(兰州大学,2012)以创伤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美国华裔女性遭受性别、父权、种族等的压迫和歧视,承载着无数创伤。创伤的存在破坏了美国华裔女性的自我意识,深刻影响了她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她们要从这些沉重的创伤中复原,首先需要将创伤讲述出来,以见证这些创伤;也需要家人和他人对其创伤的认同和理解;但华裔女性自身也需要积极应对,而身体的不断迁徙,就是华裔女性与各种压迫力量对抗、协商,为走出跨界创伤主动采取的策略。陈晓晖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等华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福建师范大学,2003)通过对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和严歌苓等几位当代美国华人女作家的文本细读分析和比较,寻求这些来自不同华人文化背景和华人族裔构成背景的女性写作者之间在文学表征和文化表征上的细微差异,分析当代美国华人女性文学中所存在的多元写作及蕴藏的族群文化发展形态。刘心莲的博士学位论文《性别、种族、文化——美国华裔女性写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2004)围绕美国华裔女性文本中的性别、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美国华裔女性主体的多元建构以及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其对于西方经典女性主义和文化批评的建设性意义。
关合凤的博士学位论文《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寻求: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河南大学,2002)通过对汤亭亭、谭恩美作品的细读,揭示出深嵌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之中的社会及文化结构,以理解将这些作品塑造成型的叙事和艺术实践,并最终阐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身份寻求过程之中的混同与融合趋势,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美国华裔妇女如何探寻她们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蔡青的博士学位论文《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分析》(东北师范大学,2010)指出华裔女作家从自身经历出发,在文本中以描写疾病为载体,折射出创作主体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多方面的反思,揭示处在男权社会与主流文化双重压迫下的华裔女性所受到的身心摧残与伤害,并试图冲出重围,寻求行之有效的疗治方法,以此颠覆二元对立的单一身份认同。这不仅体现了华裔女性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反抗意识,更展现了后学语境下女性对自我身份超越性别、超越阶级、超越种族的执着探寻。
从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中以身份研究居多,有种族、性别、文化身份等;批评理论多样化,以西方现代理论为主,杂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那么,美国华文文学研究现状又如何呢?
饶芃子、杨匡汉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概论》[5]里提出跨文化比较研究、“形象学”研究、“身份”批评和文学的审美研究等方法。杨匡汉的《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6]归纳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八大文化母题:乡愁、放逐、火浴、山水、围城、适性、因果、圆缺母题,论述了母题的艺术变奏与跨界叙说。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以身份认同的问题意识贯穿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由于美国华文文学的阶段性特征,于是有了不同作家群的比较研究。黄万华《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对新生代和新移民从文化取向、原型群落、形象内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展开了比较,分析了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族群性与人类性、多元化与跨文化等重要创作话题上的异同,并对某些作家进行了个案和专题研究。60年代台港留学生作家群与80年代后大陆新移民文群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李亚萍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暨南大学,2004)通过对两大作家群的比较发现,台湾作家更多从彷徨走向归根,新移民作家则在艰难的融入过程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差异与移民群体所处的地域、时代背景相关,从中也可看出海外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生存策略选择和文化认同的相异性,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解孝娟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山东大学,2008)对这两个作家群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这两个作家群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位置,揭示这种比较研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张卓的博士学位论文《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吉林大学,2010)指出留学生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夹缝中求生存”的痛苦的边缘人,到“试图在两种文化中找寻平衡点”的积极的国际人,再到“体验着游走在两种文化中的快乐,由被动的生存移民到主动的生命移植”的清醒的世界公民,留学生文学体现着与时俱进的崭新气息。身处东西两种文化交界的留学生文学记录了留学生们对精神家园的迷失与找寻,展现着时代变革中跨文化语境下中国人的精神轨迹。丰云的博士学位论文《论华人新移民作家的飞散写作》(山东大学,2007)在飞散的框架中解读华人新移民文学和新移民作家,探究其中的文化意蕴、审美表征和文化价值。
陈涵平的博士学位论文《诗学视野中的北美新华文文学的文化进程》(暨南大学,2004)从诗学的角度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文化进程进行分析。北美新华文文学发展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某种特别的诗学特征。倪立秋的博士学位论文《新移民小说研究——以严歌苓、高行健、虹影为例》(复旦大学,2008)对新移民小说展开论述,把新移民小说作家作品与早期移民小说作家作品、中国本土同期小说作家作品加以比较,探索新移民小说所显现出的文学特质、取得的文学成就与其应享有的文学史地位。蒙星宇的博士学位论文《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暨南大学,2010)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20年发展历程,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对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姚晓南的博士学位论文《学术史视野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以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典例与个案为对象》(暨南大学,2009)属于学术史范畴的研究,具体形式为学术史性质的评述。以学术史的视角,选取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论文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本学科代表性学者个案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评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近30年来的发展轨迹和主要学术问题,重在展示学科发展历史。
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著名小说家的个案研究也很多,严歌苓的小说研究是新近一大热点,而她的文化身份被屡屡提及,成为热点中的热点。赵爱华的博士学位论文《论严歌苓多元、开放、平等的女性身份观的展示》(南京师范大学,2007)论述了严歌荃在其作品中表达出的多元、开放、平等的文化身份观及其独特的展示策略。邢楠的博士学位论文《严歌苓小说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对严歌苓小说的主题、方式、意义进行阐述。运用文化理论梳理严歌苓在中西文化间的文化身份及其对她作家身份的影响,然后分析严歌苓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疏离现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从行文风格、叙述视角、意象设置来解读严歌苓作品,力求对严歌苓的美学诉求作宏观把握。张栋辉的博士学位论文《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山东大学,2011)从文化身份的建构探讨新移民文学代表作家严歌苓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跨域写作。
从以上美国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文化身份仍然是一研究热点,美华作家的身份认同与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华文文学比较也是选题之一。
西方文学中流行的中国形象有“哲人王”“中国佬约翰”“异教徒中国佬”“付满洲”“陈查理”“功夫”等刻板形象,同样,我们常用“大鼻子”、“洋鬼子”指西方人,中国文学中也常常出现对美国的模式化的想象,在一段时期内是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的人间地狱,另一段时间又似乎是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这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所以有许多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淘金”,有相当一部分人历尽艰辛留下来,成了美籍华人。美国华裔作家以自身特殊的身份、经历描绘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这些形象既不同于西方文学,也不同于中国文学,而是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虽然大多数华裔作家主要着墨于对故国的想象,对华裔命运的关注,但想象中必然有一个参照,这就是处身其中的美国形象,无论作家是否意识到,美国形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领域中,研究作品中的华人形象或中国形象屡见不鲜。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7]中有一节《想象故国:美国华裔文学里的中国形象》讨论具有代表性的六位美国华裔作家如何书写他们想象中的故国形象。宋伟杰的《中国·文学·美国:美国小说戏剧中的中国形象》一书从异国想象、知识谱系和殖民欲望方面分析美国小说、戏剧中的中国想象。以作者分类:白人作家和华人作家,而后者又分为华侨作家与华裔作家。胡勇在《文化的乡愁》中分析了不同的美国华裔作家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差异。
还有一系列的博士论文写到中国形象,如卫景宜在《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暨南大学,2001)中梳理了美国主流话语中的“华人形象”,早期华裔写作可谓是对“华人形象”的隐性的辩白,而六七十年代崛起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则公开质疑、抗争。汤亭亭运用中国故事重塑华裔英雄形象,寓言式地描述了华人移民经验的种种状况,并以“西方梨园”的杂化意象表述她对华裔文化身份的构想。美国华裔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形成跨文化对话的空间,展示了中国文化在西方语境的书写态势及调适策略。高小刚在《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的博士论文中阐述了北美华人作家对故国的想象。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福建师范大学,2004)中以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探讨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等的一组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作品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不同特点,并以文化人类学的视域和后殖民批评方法看待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化身份与叙事策略以及文化利用问题。南平《永远的“他者”:跨文化视野中的金山客形象》(苏州大学,2006)着重研究赴美筑路的华工的“他者”形象:在国内家乡被称为金山客(guest of the Golden Mountain),在美国则被称为“中国佬”(Chinaman),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处于一种边缘化与他者化的状态,作为第一代移民的金山客成为“永远的他者”。邹涛《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四川大学,2007)以比较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的方法,聚焦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华商形象,填补了商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为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华人学研究是一个有益补充,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促进了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发展。詹乔在博士论文《论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暨南大学,2007)中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对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其产生的政治、历史原因,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盖建平在《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复旦大学,2010)中分析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的代表作品《金山篇》《逐客篇》《苦社会》和“木屋诗”,展开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文史互证与华人形象的正面呈现。唐海东的博士学位论文《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复旦大学,2010)以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题材作品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其中国形象的流变史、形成机制和传播效用。以“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和“原乡记忆”概括了白人作家、华裔作家和中国移民作家创作的中国题材作品,及作品中传达的中国形象。写作语言及其蕴含的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品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作者身份这三点是决定某个特定中国形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某一时期的中国形象既反映了美国文化内部的动力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某些真实信息,中国形象的演变是中国自身事实上存在的历史性变化和作为形象制作者的美国自身文化结构的变化之间的联合作用和互动的结果。杨华《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山东大学,2012)以20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跨文化形象学研究,归纳出四种“中国形象”类型:伦理中国、草根中国、诗性中国、现代中国,并分析了成因。
与汗牛充栋的中国形象研究相比,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寥寥无几。向忆秋在其博士论文《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山东大学,2009)中详细描述了旅美华人作家形形色色的美国想象并探析原因。蒋金运发表在期刊上的《北美华人英文文学中的美国形象》一文阐述了北美华裔作家在双重文化背景下以自身特有的华裔美国人的双重的他者身份,构建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形象:金元之国、海洋之国、年轻之国、交融之国和刺激之地。朱耀龙的硕士论文《论严歌苓汉语写作中的美国形象》(暨南大学,2004)论述了美国形象在汉语文学中的渊源及其演变及严歌苓汉语写作中的美国形象的本原化特性及其构成与成因。自由与理性的美国形象的成因在于严歌苓对自我身份的超越。
与中国形象和美国形象的各自研究相比,在文中同时综述中美形象的就更少。周颖菁的博士学位论文《近三十年中国大陆背景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武汉大学,2010年)论述了西方的“他者”形象与中国的“自我”形象,同时涉及跨文化写作中的身份、女性和语言问题,但研究范围局限于近30年中国大陆背景的女作家的跨文化写作。陈学芬的博士学位论文《自我与他者:当代美华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河南大学,2013)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人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同时展开论述,并联系作家的人生经历、文化身份,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语境等,探讨形象的产生机制。通过对美华文学三大作家群移民小说中的中美形象的比较,深入剖析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如作家个人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作家的身份认同,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从以上综述中可以看出,用形象学的方法研究美华文学的并不少,其中中国形象的研究较多,而美国形象研究较少,系统的中美形象的比较与汇总更少,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美形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研究状况,我想是因为美华文学自身的特点所致。美国华文文学因为作家的移民身份,更多地关注华人移民,书写自己熟悉的人物。而美国华裔文学由于作家的华裔身份,从小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对遥远的故国充满想象,生活在熟悉的中国人中,深谙家族移民历史,自然在小说中着力于中国形象的塑造而不是美国形象的塑造,导致中国形象凸显,而美国形象隐蔽。与之相关的批评研究自然也呈现出相似的风貌。
[1](美)黄秀玲.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M].詹乔,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美)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M].徐颖果,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美)凌津奇.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吴冰,王立礼.美国华裔作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饶芃子,杨匡汉.海外华文文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6]杨匡汉.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7]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