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2014-04-14 01:33张志宏郭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塔尔牛科尔沁西门

文│张志宏 郭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

黄保平(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畜牧工作站)

调动全市各级畜牧科技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服务,主要在选种选配、秸秆转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棚舍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一、基本情况

1.通辽市概况。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东北与华北的交汇处。辖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和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旗县市区。除北部的霍林郭勒市以外,其余8个旗县市区均有较大数量的肉牛养殖。全市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千米,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有悠久的畜牧业传统和丰富养殖经验,拥有“黄牛之乡”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之乡”之称。

2.通辽市肉牛业基本情况。通辽市属于农牧结合类型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和畜产品基地,也是国家玉米优势产区和良种肉牛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的科左后旗、扎鲁特旗、科左中旗被农业部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207个旗县中。肉牛品种以科尔沁牛、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科尔沁型)著称。科尔沁牛是我国第一个利用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牛培育的地方良种,199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命名;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科尔沁型)2001年经过农业部验收命名。“科尔沁肥牛”获国家地理产品标志保护。科尔沁牛肉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草原地域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良好信誉。

二、发展特点

1.肉牛产业化格局已基本形成。2002年以来,该市按照产业化思路谋划肉牛产业,其主要模式如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内蒙古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为主的4个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相继在通辽投资建厂,具有年屠宰加工20万头的能力,发挥了强劲的带动作用。二是集贸市场带动型。全市已建成科尔沁区余粮堡、科左后旗舍伯吐、开鲁县三个大型肉牛交易市场,年交易肉牛30多万头,交易额超过10亿元。三是民间协会带动型。全市已建成养牛协会38个,肉牛经济贩运队伍已达3000多人。由养牛专业村和育肥牛专业户组成的养牛协会在人才、技术和购销方面提供系列化服务。2012年肉牛专业村人均养牛收入达5000多元。

2.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高。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提高肉牛养殖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以规模化促进标准化。目前全市有肉牛专业村382个;养殖小区56个;年出栏育肥牛50~100头的1265户,100~500头的255户,500~1000头的159户;养殖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121户。供港活牛检验检疫注册资格牛场8个,年供港活牛1万头以上。

3.肉牛达到了良种化。该市肉牛经历了40多年的改良,始终坚持西门塔尔牛改良方向,是全国西门塔尔牛核心产区。利用西门塔尔牛作父本,培育出2个新品种—科尔沁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科尔沁型),全市良种改良种牛比重达到95%。肉牛屠宰平均胴体重达到320千克,屠宰率达到57%。

三、主要措施

1.实施“牲畜种子工程”,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步伐。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市养牛业坚定不移地抓黄牛改良,坚持以西门塔尔牛改良方向不动摇。

一是注重引进优质肉牛品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西欧、原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引进西门塔尔种公牛,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改良。同时在国家级重点种畜场高林屯种畜场、嘎达苏种畜场进行纯种繁育和选种选育,建立纯种核心群,培育种牛。目前两个种畜场纯种西门塔尔牛核心群基础母牛饲养规模达500多头。

二是坚持牛冷冻精液配种不动摇。牛冷冻精液配种是该市黄牛改良的重要技术措施,特别是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情母牛全部实施冷冻精液配种作为建设养牛大市的切入点来抓。市、旗、乡三级都成立了黄牛冷配指挥部,实施一把手工程和一票否决制,做到了组织领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三到位,使黄牛改良工作实现了新跨越。2001—2013年牛冷冻精液配种累计560多万头。

三是重视种源基地建设。多年来,该市一直重视高林屯、嘎达苏和内蒙古东部良种牛繁育中心三个国家级种畜场建设,种源生产能力逐步增强。高林屯、嘎达苏两个种畜场年培育西门塔尔种牛100头以上,为肉牛产业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种源保障。内蒙古东部良种牛繁育中心(通辽京缘种牛繁育有限公司)存栏加系、美系、奥系西门塔尔种公牛98头,其中特级公牛81头,一级公牛17头;年生产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150万只以上,保证了全市牛改良不同品系冻精供应。

2.以产业化思路肉牛生产,加快了发展步伐。在大型肉牛加工企业和集贸市场带动下,采取了“北繁南育”的措施,牧区搞母牛繁育;农区以小规模、大群体方式建设养牛户、养牛大户、规模养牛场,形成了以加工企业和集贸市场为龙头,以养牛户和规模养牛场为基础的产业化生产格局。一是建设了母牛扩繁基地。2004年以来,在实施12个母牛繁殖基地乡的基础上启动了由30个苏木乡镇(场)、90个嘎查村、3000户组成的母牛扩繁区建设工程,提高了母牛养殖基础设施水平、母牛养殖科技水平和母牛繁殖率。二是加强了育肥牛基地建设。全市以育肥牛大户为基本骨架,建设了由科尔沁区、开鲁县的23个乡镇组成的农区肉牛产业区;以科左后旗宝龙山、甘旗卡镇为核心,由干线公路和重点城镇组成的肉牛产业带。在育肥牛生产方面,较好地推广了育肥牛综合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引导一次育肥、二次育肥、深度育肥三个层面,同时满足大众消费需求、活牛加工企业和活牛供港三大市场,提高了育肥牛养殖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培育民间中介组织,为肉牛养殖户服务。大力发展各类型民间组织、经济合作社、农村经纪人队伍、运销大户,有效对接龙头企业和农户。

3.抓典型示范,带动肉牛产业发展。在典型户的示范上,首先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养牛户采取自筹与扶持相结合的办法。近年来全市实施“双增工程”重点项目,政府协调金融部门每年投放支农贷款2.2亿元,其中每年用于扶持肉牛生产方面贷款达4000多万元。其次强化科技服务,调动全市各级畜牧科技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服务,主要在选种选配、秸秆转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棚舍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三是搞好销售服务。从免疫标识、市场检疫和交通运输方面搞好服务,使育肥牛销路畅通。

4.以粮食秸秆转化为主重点,走建设养畜之路。立足于该市种植业的资源优势,一是狠抓以玉米秸秆转化为重点的饲草料生产。全市年产玉米50亿千克以上,秸秆65亿千克以上,转化为饲料的分别为15亿千克和39亿千克。二是以“三化两贮”为重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全市有玉米秸秆加工场点6.4万处,加工机械8.3万台套;“三化两贮”窖池7.2万座,年制作秸秆“三化两贮”饲料52亿千克;青贮饲料30多亿千克;有饲料加工场点4676家,年生产各类饲料70万吨。

5.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科尔沁牛肉品牌。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该市2002年引进建设,现在已发展成为集屠宰加工和肉牛养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是国家指定的向香港、澳门提供活牛的企业和国家活体牛储备基地,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屠宰加工设备,年屠宰加工能力10万头,屠宰工艺通过了欧盟认证,公司下属育肥牛场年育肥出栏牛规模达1万头。公司拥有“科尔沁KERCHIN”及图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生产的牛肉产品获绿色产品证书。公司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供应牛肉120吨,2010年为广州亚运会运动员供应牛肉300吨。优质的科尔沁肉牛品牌不断吸引屠宰加工企业投资建厂,2010年以来,谷润肉业有限公司、丰润牧业公司等现代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相继入驻该市投资建厂。

6.以生产无公害绿色肉牛为目标,抓优势畜产品认证工作。以打造“科尔沁”绿色品牌为目标,切实加强了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净化源头入手,紧紧抓住疫病防治、降低药物残留、净化畜产品生产环境、饲料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塔尔牛科尔沁西门
日粮硒来源对西门塔尔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不同饲养方式对西门塔尔牛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CSAMT在贵州清镇市卫城镇西门村地热水勘查中的应用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科尔沁民歌分类与民间演唱的差异及反思
雪落西门
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牛核心群选择
科尔沁情
美丽的科尔沁
西门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