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军 邱文全(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动物防疫站)
传统的中兽医理论博大精深,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中兽医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给我们留下了完整的诊疗动物疾病的理论体系。
20世纪以来,西方医学界的发展进步首先是在临床诊断手段上。但是严格地说,这种诊断手段的进步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医学诊断的真正进步。按照西医及西兽医的观点,生病发炎肯定是由于某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够专门杀死这种病原微生物的某种抗生素,炎症就会消失。所以西医及西兽医发现和应用了无数种抗生素、消炎药。但是化学合成药的发现、推广、应用,从起初的疗效显著,到现在被人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负面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的目标是针对当前动物疾病多发及治愈率低下的特点,进一步学习、掌握和应用中兽医传统疗法,以提高动物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中兽医传统疗法正确诊断治愈某些疾病,以弥补当今主流西兽医对于动物疾病治愈率低下的不足。
西药,是人为制造的化学合成药,其中有的物质在人、动物体内没有分析或降解,易造成残留,并对人和动物产生毒副作用。
就目前而论,畜牧业滥用西药抗生素的现象比较严重。在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人类使用量的总和。虽然世界各国对抗菌素、激素类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作出了严格控制和逐渐淘汰禁用的规定,并大力提倡开发和使用高效无害的天然绿色药品和添加剂,但收效甚微。
中兽医传统疗法所使用的中草药是一类具特殊功效的食物,它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阴阳、五行的指导下用于防治动物疾病,成为纯天然的药物,人和动物体内有使其分解代谢的酶,故能进行正常的吸收、分解、排泄。只要方剂配伍得当,对防治动物疾病同样具有良好效果,同时还能解决西医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因此,推广应用中药草防治动物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2011年5月23日早晨,玉山镇玉山村养猪户来电,他养殖的100多头猪中有几头出现不同程度高烧不退,先后给予发病猪使用青霉素、土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以及安乃近,治疗已一星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好时坏,来电要求前往诊治。当天笔者上午到达现场,下圈后经检查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高热、气逆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详细询问使用抗生素药和退烧药的具体治疗情况,经和养殖户商量使用中兽医方法治疗,经同意并愿协助。
经仔细观察发病猪呈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气促喘粗,不愿走动,被毛干枯四肢倦怠,舌质红绛,两目结膜潮红耳背呈青筋暴状, 鼻液黏黄稠,口唇黏液牵丝,呼吸气促浅快,作腹式呼吸。听声音平起且延长,尿黄粪干有腥味,皮肤斑疹,有一头出现抽搐痉挛症状,呼吸困难,口流黏液,鼻镜青紫,耳、颈、腹部皮肤发斑。观察养殖场养殖情况,该养猪户合计养猪4圈50头,猪棚低矮且非常潮湿,卫生情况差,通风情况不太好,当时又是处在年中气温比较高。根据汇总诸多情况及病猪反应判断病猪机体正气受损,卫外能力降低,病邪经口鼻侵入肺卫,热蒸化毒以致气滞血淤,继之邪热上冲,致咽喉等部位红肿。痰火郁于肺经,肺失宣降而致气逆咳喘、呼吸困难;热入营血,则见皮肤红疹等,根据发病经过,临床症状及饲养管理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初诊该病为湿热型高热,找出病因随即确定治疗方案。
以针刺耳尖、尾尖和四蹄,进行放血,继而针刺肺俞、苏气、理中、山根、玉堂等穴。针治后出现脉洪数,给予方剂清燥救肺汤:石膏(先煎)100克、桑叶30克、麦冬30克、阿胶25克、胡麻仁30克、杏仁30克、灸枇杷叶25克、党参25克、甘草15克,煎煮灌服或研末灌服。每日2次,连用3天。3天后复诊,死一头,其余4头症状有所缓解,但精神欠佳,食欲不振,脉象渐平,病情没有扩散。随后开方补中益气汤:黄芪75克、甘草25克、党参50克、当归50克、橘皮30 克 、升麻15 克 、柴胡15克、白术50克,连服3天研末灌服。
方剂中:石膏、桑叶、麦冬、升麻、杏仁、灸枇杷叶、党参、甘草和柴胡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补中益气,止咳平喘,益胃生津,润肠通便,主治肺热咳嗽,消炎解痉,清肝明目,劳伤瘀血,养阴生津和胃。其中甘草不仅能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还能调和诸药。
阿胶、黄芪、甘草、党参、当归、橘皮 、白术,能补血补气,理气,升阳,主治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消肿利水,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消化不良等症。
一星期后,电话回访,畜主告知,猪已进食,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此次的诊疗所使用的是中兽医典型的诊疗方法,中兽医的四诊,即望、闻、问、切,以及治疗所用的方法是针灸和中草药,现对治疗过程理论依据谈一下体会。
首先想说的是诊察疾病的方法,中兽医的四诊望、闻、问、切,虽说是搜集临床资料的基本方法,但也是最主要方法。望、闻、问、切在临床诊察搜集疾病反映的情况时,各有其独特作用,只有认真细致地运用四诊的方法客观搜集,才能详细地得到有效的材料;四诊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四诊合参”才能全面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诊断。
“四诊合参”全面地了解病情后,用的方法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对病症的一种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是通过分析患病动物外部征象,探察病变内在本质的方法。它虽不能直接找出发病的物质掌握动物体器质性病变,但是可以了解患病时出现的各种功能变化,并据此来掌握病症的本质,从整体来把握病症对动物体造成的影响。
中兽医所说的“证”,是病者外部征象、病因、病理的概括,也就是辨证后得出的结果。它不是现代西兽医所说的“症状”, 现代西兽医所说症状只是病的个别表面现象。
中兽医学的辩证法有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法。这些方法均是分析证候的方法,是用来说明每一证候群的本质、机理及治法的关系,在直观基础上反映了动物体病变规律,即找出患病机体的“调节系统”中,哪方面遭到损害并应采取怎样的整体疗法。
识病防病自古都是医者的工作宗旨,中兽医的四诊、辨证论治对于施治者均需要有极高的学习积累,由于中兽医诊治方法为医者的主观判断,《难经》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这些方法是通过一代代医者积累留下,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且要天赋。
医者主观判断首要使用的基础标准就是阴阳,它来源于《易》。孔子在《易·系辞》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是什么?两仪就是阴阳,因此阴阳就是一体两面,一分为二。说到阴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教科书上说“阴阳”说明对立统一的平衡稳定关系,阴阳可作为病征防治的纲领和依据。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因为阴阳平衡的破坏和失调而引起的,西医所使用的是化验指标,中兽医认为动物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兽医所说的寒、热、虚、实证等,实质是动物机体整体性功能病变的反应。因此可以说辨证论治,是要找出动物体受到疾病破坏时其本身的动态平衡和与自然(外界)的不平衡,并设计出恢复阴阳平衡的措施。
其次要说的就是在中兽医中应用的“五行”学说。中兽医应用的“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动物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有内部脏腑病会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五行学说则把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动物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行”说明相生相克的发展转化关系,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极具意义。
五行理论认为动物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
中兽医传统疗法中的中草药疗法,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多兼有药用和食用双重作用。是以中草药的物性、物味和物间关系的传统理论为主导,取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以自然炮制法,保持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特性,并以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使各个药物联为一体,发挥整体复合作用,最后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有好多反馈使用中兽医传统疗法治疗的效果不好,中草药无法让人信服治不了病,不得其解。一次在看《千金翼方》看到有这么两段话,一曰:凡药皆须采之有时日,阴干曝干则有气力,若不依时采之,则与凡草不别,徒弃功用终无益也。学者当要及时采掇以供所用耳。二曰: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裨益,其法虽具大经,学者寻览,造次难得。是以甄别,即日可知耳。孙思邈早在千年前就警示世人,虽说药食同源,但中草药毕竟和食物凡草不同,最基本的也就是最关键的是中草药的采摘和加工是有特定时节和方法的。
中药大部分是植物药。植物在生长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部分所含有效成分量各不相同,药性的强弱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药物的采集只有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进行,方能获得高质量的有效药材。据有关方面通过调查发现,中草药非时采集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由于一些群众中药质量意识不够、采集知识不足以及经济利益驱动,加之药材收购部门不注重质量,一年四季不分时节,见药就收等诸多因素,导致中草药无药效。
在但凡看到的中医医书及中兽医书中只要提到医者,一定会说到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医和中兽医治疗的高境界,就是治未病,对于中兽医而言也就是预防,就是《黄帝内经》所载,“治其未生”、“治其未发”、“治其未成”、“治其未传”、“瘥后坊复”。
单就现在的预防医学而言,就是要通过重视机体正气在抗邪防病中的主导作用,把预防寓于日常的饲养管理之中进行,除了要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外,还要“预施针药,未雨绸缪”。使用中草药调理动物机体生理平衡,预防应激发生,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等。平时用中兽药,剂量不大,通过拌料给药时一般不会因为饲料适口性变化太大,给动物造成应激反应或采食下降等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且成本较低。